- 金融資產風險與定價(理論篇)
- 韓立巖 部慧編著
- 912字
- 2018-12-31 17:39:31
1.2 投資:真實資產與金融資產
投資行為在宏觀經濟與金融經濟中的含義是不同的。宏觀經濟中的投資是指形成新的產出能力的真實投資,即資本存量的增加,包括基礎設施、廠房、設備、原材料等實物資本和技術、品牌、渠道等無形資本。而金融投資是證券交易,包括股權、債券以及各種各樣的或有權益。或有權益的實現依賴于相關證券所依托的標的項目的經營績效和該證券交易市場的供需狀態,這是金融資產投資的根本屬性。
真實資產包含實物資產和無形資產。實物資產(real assets),是指那些可以創造收入且一旦擁有就可以直接提供服務的具有物理形態的資產,包括土地、建筑、機器、知識等。實物資產代表一個經濟的生產能力,決定一個社會的財富。無形資產(intangible assets)分為知識產權類和非知識產權類。前者的權益依賴法律的保護,包括專利、商標、版權;后者有賴于商業秘密的保護,有時也間接獲得法律保護,包括專有技術、廣義品牌、渠道、商業模式等。相比實物資產,無形資產沒有物理形態,但其自身擁有商業價值。而金融資產(financial assets)指的是真實資產的要求權,它定義了真實資產在投資者之間的配置。金融資產與實物資產的區別在于,金融資產的價值與其物質形態沒有任何關系;整個社會財富的總量與金融資產數量無關,金融資產不是社會財富的代表。金融資產在經濟中的作用涉及:消費的時間安排,即將個人現實消費與現實收入分離,將高收入期的購買力轉移到低收入期;風險分配,風險來源于實物資產,金融資產能實現風險在全社會的分散和優化配置;所有權與經營權分離,復合所有權,即變不可分割的資產為可分割的資產。金融市場是金融資產的交易場所。
金融市場的主體主要是家庭部門、企業和政府。家庭部門既是金融市場資金的主要供給者,又是投資者;企業主要是需要融資。金融市場履行的基本經濟職能是作為流通渠道,使資金從那些因為支出少于收入而積蓄了盈余資金的人手中轉移到那些由于支出超過收入而陷入資金短缺的人手中。通過金融市場的直接融資,借款者通過在金融市場上出售他們的證券直接從貸款者處借入資金,這些證券是對借款者未來收入或資產的要求權。對于購買證券的人來說,證券是他們的資產,而對于出售或發行證券的個人或公司來說,則是負債(見圖1-1)。

圖1-1 金融體系中的資金流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