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ikon數碼單反攝影完全攻略
- 鄭志強 張煒
- 1031字
- 2018-12-31 22:06:10
1.4 高解像力與高像素的取舍
在計算機上打開數碼照片,然后放大觀察,會發現這些畫面中的所有連續色調其實是由許多色彩相近的小點所組成的,這些小點就是構成圖形圖像的最小單位——“像素”(Pixel),每個像素點的明暗程度和色彩各不相同,聚集在一起形成了數碼圖像的明暗和色彩。數碼單反相機參數中標識的像素數,就是指一定面積上的像素數量。像素數越高,其擁有的像素點也就越豐富,越能表達顏色和畫面明暗的真實感,畫面質量相應也就越高。由此可見,像素越高,相機的檔次也就越高,例如,Nikon D7000的像素超過1600萬,即表示這款機型的成像質量要優于像素為1230萬的Nikon D5000。當然,像素并不是決定相機檔次高低的唯一決定性因素,有些全畫幅機型的像素要少于1600萬,但檔次仍然高于D7000。例如,Nikon D3s這款相機的像素就不足1300萬,但檔次仍要高于Nikon D7000。下面來看畫面整體效果與像素的關系。

像素為4256×2832時,畫面非常細膩。

畫面大小不變,像素為1250×832時,畫面質量已經開始變差。

畫面大小不變,像素為425×283時,畫面質量已經非常差。
由以上對比可以知道,像素越高,相應的照片畫質也會越出色,但像素并不是畫質的唯一決定因素,這還涉及解像力的概念。讀者可能對解像力的概念感到陌生,其實解像力就是圖像的分辨率。這個指標主要是用作對照相機鏡頭的還原能力進行測試,測試的方法主要是用相機拍攝逐漸變細的條紋,然后在電腦中放大10~50倍甚至更高倍數來觀察拍攝的畫面。例如,在相同面積的兩個區域中畫100條黑線。有的鏡頭拍出來的影像只能辨認10條線,有的鏡頭拍出來的影像能辨認100條線,則可以認為后者的“解像力”比前者高。在數碼單反相機中,解像力主要是針對鏡頭來說的。下面看使用相同相機、不同鏡頭測試的結果。

原圖38條線,自左到右逐漸變灰

鏡頭1分辨出36條線,無法分辨出最右側2條線

鏡頭2分辨出34條線,無法分辨出最右側4條線
由此可以知道,鏡頭1的解像力要好于鏡頭2的解像力。
看到此處讀者就會明白,為什么尼康相機的像素相對佳能的低一些,但仍有非常廣泛的用戶群。例如,Nikon D7000有1600萬的像素,而佳能的550D有1800萬像素,但在成像質量方面,D7000一點都不比550D差,這主要是由于其解像力好的緣故;同樣,Nikon D700只有1210萬的像素,畫質卻能與佳能的5D Mark II分庭抗禮,這也是源于尼康攝影器材超高的解像力。
光圈:F4.0 快門:1/1250s 焦距:105mm ISO感光度:400 曝光補償:0EV
本圖片使用Nikon D700拍攝,像素僅有1210萬,但這并不影響其出色的畫質。
TIPS
正常來看,像素超過1000萬后,如果僅為個人用照片,而不是作為沖洗大型海報等使用,無論是哪種機型,相差都不會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