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設計模式之禪作者名: 秦小波本章字數: 566字更新時間: 2019-01-02 03:55:50
4.4 最佳實踐
接口隔離原則是對接口的定義,同時也是對類的定義,接口和類盡量使用原子接口或原子類來組裝。但是,這個原子該怎么劃分是設計模式中的一大難題,在實踐中可以根據以下幾個規則來衡量:
?一個接口只服務于一個子模塊或業務邏輯;
?通過業務邏輯壓縮接口中的public方法,接口時常去回顧,盡量讓接口達到“滿身筋骨肉”,而不是“肥嘟嘟”的一大堆方法;
?已經被污染了的接口,盡量去修改,若變更的風險較大,則采用適配器模式進行轉化處理;
?了解環境,拒絕盲從。每個項目或產品都有特定的環境因素,別看到大師是這樣做的你就照抄。千萬別,環境不同,接口拆分的標準就不同。深入了解業務邏輯,最好的接口設計就出自你的手中!
接口隔離原則和其他設計原則一樣,都需要花費較多的時間和精力來進行設計和籌劃,但是它帶來了設計的靈活性,讓你可以在業務人員提出“無理”要求時輕松應付。貫徹使用接口隔離原則最好的方法就是一個接口一個方法,保證絕對符合接口隔離原則(有可能不符合單一職責原則),但你會采用嗎?不會,除非你是瘋子!那怎么才能正確地使用接口隔離原則呢?答案是根據經驗和常識決定接口的粒度大小,接口粒度太小,導致接口數據劇增,開發人員嗆死在接口的海洋里;接口粒度太大,靈活性降低,無法提供定制服務,給整體項目帶來無法預料的風險。
怎么準確地實踐接口隔離原則?實踐、經驗和領悟!
推薦閱讀
- Reporting with Visual Studio and Crystal Reports
- Building Modern Web Applications Using Angular
- JIRA 7 Administration Cookbook(Second Edition)
- Vue.js入門與商城開發實戰
- Visual Basic程序設計(第3版):學習指導與練習
- 老“碼”識途
- OpenShift在企業中的實踐:PaaS DevOps微服務(第2版)
- C#程序設計
- Linux Device Drivers Development
- Android底層接口與驅動開發技術詳解
- 組態軟件技術與應用
- Creating Data Stories with Tableau Public
- Hands-On Robotics Programming with C++
- Visual Basic程序設計實驗指導及考試指南
- Node.js實戰:分布式系統中的后端服務開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