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概述

艾灸保健八大穴,一周三次生病少

足三里灸——健脾益胃,無敵長壽

【保健功效】

常灸足三里,可健脾益胃,促進消化吸收,強壯身體,改善人的免疫功能,并對腸胃、心血管系統等有良好的調節作用。中老年人常灸足三里可預防中風。

【對癥疾病】

消化系統病癥:胃痛、嘔吐、腹脹、腸鳴、消化不良、急慢性胃腸炎、十二指腸潰瘍、胃下垂。

生殖泌尿系統病癥:泄瀉、便秘、痢疾、疳積、腎炎、腎絞痛、膀胱炎、陽痿、遺精、功能性子宮出血、盆腔炎。

神志病癥:下肢痿痹、癲狂、中風。

其他病癥:腳氣、水腫、下肢不遂、心悸、氣短、虛勞羸瘦、闌尾炎、腸梗阻、肝炎、高血壓、高脂血癥、冠心病、心絞痛、風濕熱、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休克、失眠等。

【保健灸法】

溫和灸、直接灸均可,時間可掌握在5~20分鐘。

神闕灸——健運脾胃,益氣補腎

【保健功效】

神闕為任脈之要穴,具有溫陽益氣、補腎健脾之功效。

【對癥疾病】

腹痛、泄瀉、脫肛、水腫、虛脫。

【保健灸法】

灸10~20分鐘,用溫和灸或隔物灸,如將鹽填臍心上,置艾炷灸之,有益壽延年之功效。艾灸此穴選擇冬季為宜。

關元灸——補腎益氣,培腎固本

【保健功效】

調補肝腎、調經止帶、調理腸道、回陽固脫、強身健體。

【對癥疾病】

泌尿系統病癥:遺尿、尿失禁、尿潴留、尿路感染、小便赤澀、急慢性膀胱炎。

生殖系統病癥:遺精、陽痿、性功能減退、前列腺炎、月經不調、盆腔炎、子宮脫垂、功能性子宮出血。

消化系統病癥:消化不良、腹痛、泄瀉、痢疾、脫肛、腸道蛔蟲癥。

其他病癥:休克、眩暈、虛勞、腰痛、低血壓、類風濕性關節炎。

【保健灸法】

直接灸,每次5~7壯,或艾條溫和灸10~20分鐘,隔日1次。

中脘灸——培補后天,健胃奇穴

【保健功效】

中脘為強壯要穴,具有健脾益胃、培補后天的作用。

【對癥疾病】

消化系統病癥:胃痛、泛酸、呃逆、胃出血、胃潰瘍、胃下垂、腹痛、闌尾炎。

神志病癥:臟躁、失眠、精神分裂癥。

婦科病癥:月經不調、閉經、子宮脫垂。

其他病癥:肢體乏力、麻木、高血壓、頭痛、中暑。

【保健灸法】

一般可直接灸5~7壯,或艾條溫和灸10~15分鐘。

膏肓灸——補益身體,生發陽氣

【保健功效】

常灸膏肓穴,有強壯身體的作用。

【對癥疾病】

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乳腺炎、各種慢性虛損性疾病等。

【保健灸法】

艾條溫和灸15~30分鐘或直接灸5~7壯。

命門灸——調補腎氣,補腎壯陽

【保健功效】

具有補腎壯陽的作用。

【對癥疾病】

頭面五官病癥:頭暈、耳鳴。

生殖泌尿系統病癥:遺尿、陽痿、早泄、赤白帶下、胎屢墮。

神志病癥:癲癇、驚恐。

其他病癥:虛損腰痛、脊強反折、五勞七傷、手足逆冷。

【保健灸法】

溫和灸15~30分鐘或隔姜灸3~5壯。

涌泉灸——益腎清熱,強心健身

【保健功效】

有補腎壯陽、養心安神的作用。常灸此穴,可健身強心,有益壽延年之功效。

【對癥疾病】

神經系統病癥:頭痛目眩、小兒驚風、癲癇、失眠。

頭面五官病癥:咽痛失音、口瘡。

泌尿系統病癥:二便不利、腎結石。

其他病癥:足心有熱、高熱不退、咳嗽、肺炎。

【保健灸法】

一般可用溫和灸15~30分鐘。

大椎灸——益氣通陽,清腦寧神

【保健功效】

手足三陽經之會,有固表屏風之功。

【對癥疾病】

骨傷科病癥:落枕、頸椎病、肩背腰脊疼痛。

熱性病癥:感冒、熱病、惡寒發熱、瘧疾、中暑。

五官病癥:急慢性結膜炎、瞼腺炎、角膜炎、青光眼。

呼吸系統病癥:咳嗽、喘逆、咽喉腫痛。

神經系統病癥:小兒驚風、癲、狂、癇、癔癥。

其他病癥:五勞虛損、七傷乏力、自汗、盜汗、高血壓。

【保健灸法】

如體虛易感冒或哮喘,可每年夏天隔姜灸或艾條溫和灸,每次20分鐘。

主站蜘蛛池模板: 青岛市| 汪清县| 青州市| 宽甸| 宁城县| 鄂伦春自治旗| 宁武县| 寻乌县| 丰宁| 东阿县| 姜堰市| 榆树市| 星子县| 康马县| 民权县| 乌拉特中旗| 苏尼特左旗| 吕梁市| 海丰县| 丹棱县| 澎湖县| 榆中县| 黄冈市| 宁津县| 南城县| 兴城市| 长乐市| 绍兴市| 河北省| 富蕴县| 忻州市| 洱源县| 衡南县| 锡林郭勒盟| 清原| 顺义区| 保定市| 朝阳市| 台前县| 邹平县| 菏泽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