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敷貼療法簡介

敷貼療法的原理

敷貼療法又稱外敷療法、外貼療法等,較口服藥物更為簡便、實用,屬于中醫外治法范疇,是我國勞動人民幾千年來在同疾病作斗爭中總結出來的一套獨特的、行之有效的治療方法。敷貼療法是以中醫基礎理論為指導,將藥物提取物或生藥細末,與各種不同的輔料一起制成膏糊狀制劑,敷貼于所需的皮膚、孔竅、穴位來治療疾病的方法。敷貼療法可使藥物有效成分直達皮膚病灶處而發揮作用,還可通過穴位使藥性通過皮毛腠理而由表及里,循經絡傳至臟腑,以調節臟腑氣血陰陽,扶正祛邪,從而治療疾病。

敷貼療法的特點

敷貼療法的理論建立在中醫臟腑經絡辨證等基礎上,與內治法的理論是相同的,不同的只是給藥途徑,本法用藥不經過脾胃,故不會損傷臟腑,所以對衰老稚弱及不能納藥的患者更為適宜。幾千年來,本法一直在民間廣泛流傳,并深受廣大群眾的喜愛。它可廣泛用于全身一百多種病癥的治療,具有簡、便、廉、驗、捷等特點,不僅能治療常見病和多發病,而且對一些疑難病和危重病癥也常有其他常規療法所無法比擬的療效。總之,敷貼療法作為一種傳統醫學方法,能夠在民間盛行不衰,必定有其內在的實用價值,深入研究此法的各種用法,探討其作用機理,將有助于挖掘中醫傳統療法的精華,使之更好地為現代臨床醫療服務。

敷貼療法分類

在敷貼法的基礎上,衍生出的敷熨療法,是在藥物外敷的基礎上再加冷熨或者熱熨,從而使藥物更好地作用于肌膚,使其達到祛病強身的目的。

敷貼療法是將藥物和適當的輔料經過特殊的處理后,敷于患部或腧穴的外治療法。敷貼療法又可分為冷敷法和熱敷貼療法。冷敷法是以冰涼的物體對患處或穴位進行冷療的方法,主要用于熱毒蘊結的實證,所用藥的藥性多苦寒。熱敷貼療法又稱熱熨療法、熨療法、熱敷法、藥熨療法。分為干熱敷和濕熱敷兩種。干熱敷是將中草藥炒熱或燒熱后置于布袋內,將口袋扎緊,趁熱時敷于患部外表以達到治療疾病的一種方法,一般每次敷10~20分鐘,每日2次。濕熱敷是將中草藥放入鍋內煮沸,取其汁,趁熱將毛巾浸透后擰干,并折成方形或長條形(根據治療部位需要而定)敷于患部外表,為保持溫度,兩塊毛巾交替使用,一般換3~4塊毛巾即可。

主站蜘蛛池模板: 体育| 长乐市| 德安县| 荔浦县| 施甸县| 贺兰县| 壤塘县| 建湖县| 都兰县| 淮阳县| 南平市| 克拉玛依市| 班玛县| 沽源县| 宜都市| 关岭| 永吉县| 芦溪县| 内黄县| 南开区| 丽水市| 阜康市| 杨浦区| 牙克石市| 定安县| 綦江县| 秦安县| 聂荣县| 车致| 梁平县| 迭部县| 高淳县| 桑日县| 高陵县| 乌拉特中旗| 吉木乃县| 陆丰市| 沁水县| 怀化市| 青河县| 清水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