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我們的朋友有時候也會拿自己開刀呢?原因有可能在于你阻礙了對方的發展,至少你在某些方面影響到了對方的利益,要么就是你本身太過于強大,你的能力太突出了,以至于打破了朋友圈中的平衡,一些心存嫉妒的人肯定會想辦法打擊你,會想辦法在背后陷害你,讓你不得翻身。當然,也有可能是對方根本就是你的對手,他虛情假意地接近你,只是為了方便使詐。但無論是哪一種情況,都表明了你已經命犯小人,成為了別人的眼中釘。
說起股神巴菲特,很多人都會認為他是一個善于投資的人,可巴菲特并不這樣認為,因為在很多投資領域,他都是輸家。巴菲特從來都不是全能的人,在其他很多方面,他也需要依賴朋友,需要依靠高人的指點,而正是因為擁有這種軟肋,他也常常被那些壞朋友所誤導,甚至被他們傷害。
在20世紀50年代的時候,巴菲特一度癡迷郵票,他渴望投資郵票,而這源于他的一位朋友。這個朋友也是生意場上的老手,他和巴菲特一樣,也熱衷于股票交易,而且很多時候兩個人還是競爭對手。不過在場面上,兩個人還是朋友,而且巴菲特認為朋友之間有競爭也是好事。正因為這樣,巴菲特經常和對方在一起討論郵票,對方似乎也愿意和巴菲特共享信息,更重要的是在這一領域,巴菲特只是一個什么也不會知道的新手,因此迫切需要尋找一位導師。
有一天,這位好朋友告訴巴菲特說4美分的藍鷹郵票將要被5美分的紅鷹郵票所取代,那個時候,可以大量收集藍鷹郵票,刻意制造奇貨可居的局面,那么很多收藏家就會前來收買這種過期的郵票,從而有效提高郵票的價格。巴菲特覺得很有道理,于是就花費了10萬美金購買了藍鷹郵票。可是當紅鷹郵票發行之后,巴菲特手中的藍鷹郵票也沒能拋售出去,最后只能降價處理,而這一次的投資讓他虧損嚴重。
事后有人提醒他說自己被人騙了,因為在尚未完全退出市場的郵票上投資,這擺明了就是自找虧損,巴菲特一下子意識到自己可能真的被人從背后捅了刀子。畢竟對方在慫恿自己投資的時候,他自己卻怎么也不肯動手投資。一想到這件事,他就非常生氣,不過正是因為這件事,讓他明白了道理,也看清了一些朋友的真面目。此后他無論是和別人合伙做生意,還是投資都顯得很謹慎,也正是因為這樣,他才能夠成為股市的常勝將軍。
在生活中,我們常常會發現自己常常莫名其妙地遭人陷害,而且對方往往能夠非常準確地了解自己的行蹤,能夠非常準確地把握住自己的缺點,能夠非常有效地打擊自己的軟肋。面對這樣的情況,我們需要進行反省和深思,看一看自己是不是遭到身邊人的陷害了,想一想自己是不是被朋友給出賣了。
很多人也許根本不會考慮那么多,也不會輕易去懷疑自己身邊的朋友,可是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每個人都應當心存戒備,哪怕是最親近的人,也沒有必要完全地坦誠相見,而且你的身邊往往會潛伏著一些別有用心的朋友,他們接近你往往只是為了給你制造麻煩和傷害,對此,我們需要保持必要的警惕。
稍微了解歷史的人都知道,在宋朝時期,中國的北方有一個強大的民族契丹族,這個民族的人很少,經濟也不發達,可是卻總是兵強馬壯,幾乎成為了大宋最強大的敵人和對手。那么為什么契丹人總是能夠給大宋王朝制造麻煩呢?關于這一點,可以從契丹人喝水的細節看出來,每一個契丹族的人在河邊喝水的時候,都不像平常人那樣直接彎著腰去取水喝,而是采取單腿跪地的半蹲姿勢,右手握兵器,左手取水喝。
也許你會嘲笑這樣的姿勢,明明可以很好地喝到水,為什么要浪費體力去制造一些新花樣出來呢?實際上契丹人也曾經和平常人一樣喝水,但是河邊通常都會有野獸出沒,結果野獸從背后發動攻擊,對人的威脅很大。此外,一些外族的奸細會在士兵們喝水的時候趁機從背后發動攻擊,從而給士兵造成很大的傷害和威脅。正因為吸取了這樣的教訓,契丹人開始變得更加警覺,每次喝水都采取半蹲姿勢,這樣可以盡可能地觀察到后面的情形,謹防來自背后的那只黑手。
對于我們來說,也需要保持這種防備之心,畢竟現在的社會很復雜,如果你遇人不淑,認人識人不夠深入,那么很有可能會因此而受到傷害。所以即便是一些朋友,我們也不能輕信,也要懂得進行自我保護。背后傷人往往不是君子所為,而在背后向朋友施加毒手,更是小人行徑,如果你有這樣一個朋友,那么就要小心謹慎了,最好還是離對方遠一點,盡量讓對方遠離自己的生活圈,盡量不讓對方抓住自己的弱點。
只想收獲不想付出的朋友,會讓你吃大虧
英國科學家法拉第在發現電磁感應的時候,意識到這將是足以改變世界的一個發明,當然他也面臨著研究經費嚴重短缺的問題,為了讓自己的研究能夠繼續下去,他于是決定和助手去找首相這個老朋友索要一筆贊助費。見到首相后,助手急匆匆地提出了索要經費的事,并興致勃勃地解釋了這項發明,不過首相對于發明一竅不通,也不怎么感興趣,在他看來這樣的發明并沒有什么特殊的意義。所以任憑可憐的助手費勁唇舌,首相依然無動于衷。
這時,法拉第開了口:“我想我助手說得很明白,科學可以帶來發明,發明可以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漸漸的人們就離不開這個發明。到時候,我想您可以用它收稅。”首相聽說這項發明有利可圖,思考了片刻便同意提供一大筆援助。
這筆贊助費之所以能夠成功,關鍵就在于法拉第提到了征稅,也就是說當法拉第的稅收能夠為國家帶來利益時,首相才愿意提供援助。在這里,經濟利益的作用似乎比友情還要更加重要,同時也指出了一個淺顯易懂的道理:想要讓別人有所付出,那么首先應該讓對方有所收獲。這往往是人際交往的一個真實寫照,也是一個人際交往的基本法則,你想要得到別人的幫助,那么就需要先付出一些東西,這樣一來人際交往才能達到一個基本的平衡狀態。
有付出就會有收獲的道理人人都知道,在中國有“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的八字箴言,西方世界的《圣經》中則說:“你愿意別人怎樣待你,首先要怎樣去對待別人。”無論什么時候,付出和收獲總是相輔相承,相互牽制,相互作用的,有付出就會有收獲,而想要有所收獲,就必定要懂得去付出。
但在生活中總是有一些人想著空手套白狼,總是想著吃免費的午餐,他們一方面期待著能夠收獲更多的利益,一方面卻總是想著如何做到一毛不拔。這樣的人即便在對待朋友的時候也是一樣,總是將朋友當成一個可以獲利的對象,將朋友當作一個現成的提款機,只要有利可圖,就想著從朋友身上搜刮更多的東西,自己卻從來不曾想到要去付出什么。可是他們往往得不到別人的信任,最后會被朋友們排擠出去。
“欲先取之,必先予之”,這是為人處世的一個基本原則和方法,哪怕是朋友之間,也是一樣。任何人不能因為對方是朋友,而肆無忌憚地要這要那,做人不能輕易透支友情,不能輕易去消費友情的忠誠度,到最后只會整垮這段友情。而一旦遇到喜歡過度消費友情的朋友,我們也要保持理性和冷靜,不能因為顧及情面而甘心被對方“剝削”,最好還是和這樣的人保持距離,以免自己受到拖累和傷害。
成功學大師拿破侖·希爾曾經有過一個很要好的朋友,兩個人從小一塊長大,彼此之間都很熟悉,拿破侖·希爾知道自己的朋友盡管是知名的企業家,但平時有些小氣,不喜歡把好東西拿出來和別人分享,而一旦別人有什么好東西,他就想盡辦法來討。面對這樣的朋友,拿破侖·希爾也是無計可施,常常只能睜一只眼閉一只眼,裝作不知道。
有一次,朋友想要讓拿破侖·希爾幫忙介紹一個贊助商,因為這樣可以幫助他拓展業務,更重要的是他知道拿破侖·希爾是名人,只要他肯出面,自己就可以省下一大筆費用。可是拿破侖·希爾卻認為拉贊助商這樣的事情最好是應該自己去弄,因為他了解這個朋友的個性,像這樣一毛不拔的人如果和別人做生意,那么很有可能會因此而傷害到那位贊助商的利益,他可不想因為這件事而弄壞自己的名聲。所以經過思考之后,拿破侖決定不蹚這趟渾水,并建議對方自己去找贊助商,當然他愿意幫忙牽線搭橋,至于具體的合作事宜,最好還是兩個人私下去協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