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4章 人生篇(3)

愛迪生的兒子不解地問,火勢已然不可收拾,就算全家人都趕到,依然是無濟于事,又何必多此一舉。

愛迪生望著火場,正色道:“趕快叫他們來看,這真是一場百年難得一見的大火?!?

隔天,在冒著余煙的實驗室廢墟中,愛迪生充滿自信地告訴他的兒子以及所有的工作人員:“經歷昨晚的一場大火,感謝上帝,將我們過去所有的錯誤都一次燒盡了。我們將要在同一塊土地上,建造一座更完善、更先進的實驗室!”

名言的解讀和啟示

名言

人在沒有受到偉大觀念所鼓舞的時候,他的活動通常是毫無結果的、卑微的,那么觀念要想在現實中得到價值,就只有到這個時候——當一個為崇高觀念而獻身的人的心中擁有充沛的力量,并促使它圓滿地實現才可靠。

——車爾尼雪夫斯基

最弱的人,集中其精力于單一目標,也能有所成就。反之,最強的人,分心于太多事務,可能一無所成。

——卡萊爾

名人軼事

1979年初,錢鐘書一家遷入北京三里河南沙溝高知樓。這里都是清一色的紅磚建筑,非常別致、雅靜,非常適合做學問。這里住的全都是享有盛譽的專家學者,俞平伯、華君武、黃永玉等都住在這里。

漫畫家華君武也是無錫人,同住在一個大院中,但與錢鐘書卻是互不相識。華君武和錢鐘書是同鄉,早已互聞大名,但一直無緣相識。不過華君武慕賢之心甚盛,每天早晨在院子里散步,常常懷疑有一位經常碰面的人就是錢鐘書。他越看越覺得像,最后下定決心上前問詢,結果卻是另一位教授。華君武不知道錢鐘書根本沒有散步的習慣。

黃永玉也是一樣,他常對人稱贊錢鐘書是住在這里的大儒,《管錐編》出版時,黃永玉買了不少本放在家中,隨手送給來訪的朋友。作為著名的畫家、詩人,不送自己的書畫,而是送錢鐘書的大作,其推崇之意不言而喻。

雖然錢鐘書整天足不出戶,但信息卻很靈通。他訂閱了許多中外文報刊,每天都翻閱。報刊上隔三差五總有關于他的近似神話般的軼聞傳說,讓人啼笑皆非。他每天還接到大量信件,有各種開會通知,有請教人生問題的,有慕名要求登門求見的,有研究者的文章請他審閱的……不一而足。

錢鐘書對這些打擾深感頭痛,極力躲避。楊絳曾講過這樣一件事:有一位外國女士打電話求見錢鐘書,錢鐘書對著聽筒委婉地回絕她說:“假如你吃了一個雞蛋覺得不錯,又何必要認識那下蛋的母雞呢?”

名言的解讀和啟示

名言

人們說生命是很短促的,我認為是他們自己使生命那樣短促的。

——盧梭

人類有自知之明,把自己看成無所不能的人是世界上最愚蠢的人。

——楊格

名人軼事

福特是美國著名的福特車系的創始人。他對汽車和摩托車業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曾獲美國總統頒發的“一等勛章”。在美國乃至整個世界的汽車制造業里,福特是一個舉足輕重的重量級人物。

但沒有人是十全十美的,福特也是一樣。

有一次,在福特技術研究所內部,人們為汽車內燃機是采用“水冷”還是“氣冷”發生了激烈爭論。福特是“氣冷”的支持者,所以新開發出來的N360小轎車采用的都是“氣冷”式內燃機。

在美國舉行的一級方程式冠軍賽上,一位車手駕駛福特公司的“氣冷”式賽車參賽。在跑至第三圈時,由于速度過快導致賽車失控,賽車撞到圍墻后油箱爆炸,結果連車手也被燒死。此事引發了福特“氣冷”式N360小轎車的銷量銳減。技術人員要求研究“水冷”式內燃機,仍被福特拒絕。一氣之下,幾名主要技術人員準備辭職。

福特公司的副總理感到事態嚴重,就打電話給福特:“您覺得你在公司是當總經理重要,還是當一名技術人員重要?”福特在驚訝之余回答:“當然是當總經理重要。”

副總經理毫不留情地說:“那就同意他們去搞水冷引擎?!备L赝蝗皇∥蜻^來,于是毫不猶豫地說:“好吧!”后來幾個技術人員開發出了適應市場的產品,使公司的銷售量大增。這幾個當初想辭職的技術人員均被福特委以重任。

福特公司步入了良性發展的軌道。一天,公司的一名中層管理人員瓦爾多與福特交談時說:“我認為公司中層領導都已成長起來,您是否應該考慮一下培養接班人了?”瓦爾多的話很含蓄但卻表明了要福特辭職的意愿。

福特一聽,連連稱道:“您說得對,不提醒我倒忘了,我確實該退下來了,不如今天就辭職吧?!?

由于涉及移交手續問題,幾個月后,福特便把董事長的位子讓給了別人。

一個人無論地位多高或者擁有多么巨大的成就,都不可避免地會犯這樣或那樣的錯誤。能夠具有自知之明,并能夠虛心聽取下屬與自己主張相反的意見,這是何等的胸襟。

這兩件小事就足以表明福特人生境界的高邁。

每個人都不是萬能的,都會面臨過時的危險。由昨日的先鋒、權威成為今日的落伍者,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仍以昨日的感覺坐在位子上發號施令,這種思維會破壞你開創的整個事業。

名言的解讀和啟示

名言

一個人追求的目標越高,他的才力就發展得越快,對社會就越有益。

——高爾基

沒有一定的目標,智慧就會喪失。

——蒙田

名人軼事

契訶夫最討厭繁縟的禮節,向來不把人們恪守的規矩當一回事,他是真正的我行我素,做什么事情都由自己決定,決不人云亦云。

1901年5月,41歲的契訶夫和莫斯科藝術劇院著名女演員克尼碧爾喜結伉儷。按說舉行婚禮是人生的一件大事,但契訶夫卻等閑視之。事先他不僅沒告訴他的朋友,連他的弟弟妹妹也沒打聲招呼。甚至當天他和弟弟在路上相見,也只字未提關于婚禮的事。

婚禮舉行的時候,教堂里只有四個親友,一位是他的叔叔,一位是他的哥哥,另兩個是他平時交往相當密切的大學生。而這四個人之所以在場,主要是因為法律規定,必須得有四位見證人。

婚禮結束后,契訶夫讓哥哥和叔叔陪兩位大學生進餐,而自己則和新娘遠游去了。

契訶夫的行為一向不為世人所理解,他的家人經常指責他,但契訶夫從來都是一笑了之,不置可否。

高爾基是契訶夫的好朋友,他對契訶夫活在凡俗世界卻能夠保持獨立人格十分贊賞。他在一篇評論契訶夫的文章中這樣說道:“庸俗是契訶夫的天敵?!?

名言的解讀和啟示

名言

一個人將會沒有觀眾,如果他僅為三便士就樂意演這種危險的把戲:把一塊燒紅的鐵扔進一根黑色炸藥中卻不讓它起火。

——斯威夫特

魅力是為遠處的贊美者而存在的。沒有任何場面比熊熊燃燒的火焰更壯觀。

——塞繆爾·約翰遜

把白紙裝訂進書中有一種特殊的魅力。沒有失去純潔、依然閃耀著天真色澤的白紙總是比它被使用之后更美好。

——利希滕伯格

名人軼事

畢加索成名以后,仿他的畫的人與日增多,一時弄得真假難辨,讓人們頗為擔心。

一天,一個專門販賣藝術品的畫商見到了畢加索的壁畫《和諧》,他對畫面所表現的內容十分不解。為了充分了解畢加索的繪畫風格,謹防上當,他專程帶了另一幅簽有畢加索名字的畫來求教于畢加索。

商人開門見山地問畢加索:“為什么您的壁畫《和諧》中,魚在鳥籠里,鳥反而在魚缸里呢?”

畢加索不假思索地答道:“在和諧中一切都是可能的。”

這時,商人取出那幅畫,想證實一下這幅是不是畢加索的真跡。畢加索向那幅畫瞥了一眼,輕蔑地說道:“冒牌貨!”

通過這次會面,商人似乎領悟了畢加索繪畫的奧秘,于是,事隔不久,商人又興沖沖地拿了一幅畢加索的畫來找畢加索,問他這幅畫是真是假。畢加索看也沒看便答道:“冒牌貨!”

“可是,先生,”商人急了,喊叫道,“這幅畫可是您不久前親筆畫的,當時我也在場。”

畢加索微笑著聳聳肩膀,淡然說:“我自己有時也畫冒牌貨。”

名言的解讀和啟示

名言

為了安慰我們的痛苦,大自然使我們變得瑣碎輕浮。

——伏爾泰

希望不滅,舊去新來。虛榮浮華,根深蒂固。

——波普

回避瑣事者必然回避世界。

——喬治·查普曼

名人軼事

有一次,林肯總統在白宮會見某國總統,該國總統個子長得特別高,兩個人站在一起,就像兩根垂直豎起的炮管。林肯樂呵呵地說:“想不到您個子比我還高呢,怎么樣,當總統滋味如何?”“您說呢?”那位總統反問道,“我感覺到天天像是吃了火藥,總想放炮!”

名言的解讀和啟示

名言

人生是由需要到需要的過程,而非由享受到享受的階段。

——約翰遜

生活中最大的滿足就是意識到自己應盡的義務。

——赫茲里特

逆境是達到真理的一條通路。

——拜倫

名人軼事

林肯相貌極丑,連走在街上行人都要掉頭對他多看幾眼。他也從不講究打扮:他那窄窄的黑褲子,傘套似的上衣,加上高頂窄邊的大禮帽,仿佛要故意襯托出他那瘦長條似的個子。他走路姿勢相當難看,而雙手晃來蕩去更是丑陋不堪。

林肯是小地方出生的人,直到臨終,甚至已經身任總統,舉止仍是謙卑俗夫的樣子,仍然不穿外衣就去開門,仍戴著手套去歌劇院,總是講不得體的笑話,往往在公眾場合忽然憂郁起來,不言不語。無論在什么地方——在法院、講壇、國會、農莊,甚至于他自己家里——他處處都顯得不得其所。

林肯不但出身貧賤,而且身世蒙羞,母親是私生子,他一生都對這些缺點非常敏感。

然而,雖然沒人出身比他更低,但也沒人比他升得更高。

他后來成為美國最著名的總統之一。

一個有著這么大的弱點而不去改正的人,難道也能得到林肯那樣的成就嗎?

其實,林肯并不是用每一個長處抵每一個短處來求得補償,而是憑偉大的睿智與情操,使自己凌駕于一切短處之上,置身于更高的境界。他拼命自修來克服早期的障礙。他非常孤陋寡聞,在20歲以前聽牧師布道,他們都說地球是扁的,他曾信以為真。他在燭光、燈光和火光前讀書,讀得眼球在眼眶里越陷越深;眼看知識無涯,而自己所知有限,他總是感覺沮喪。他填寫國會議員履歷,在教育項下填的是:“有缺點?!?

他一生就是對一切他所缺乏的全面補償。他不求名利地位,不求愛情與婚姻美滿,集中全力以求達到更高的目標。他渴望把他的獨特思想與崇高人格里的一切優點奉獻出來,造福人類。

這就是林肯一生的資本。名言的解讀和啟示

名言

正確的道路是這樣:吸取你的前輩所做的一切,然后再往前走。

——列夫·托爾斯泰

一個人應該絕對相信的是不要把事情看得太嚴重。

——巴特勒

名人軼事

蕭伯納擅長幽默和諷刺,成名之后,一位皮鞋油制造廠的老板請求蕭伯納,允許以他的名字注冊商標。老板說:“這樣,你的大名就會傳遍世界?!笔挷{馬上回答道:“那么那些沒鞋穿的呢?”

20世紀初,風靡歐洲的美國舞蹈家鄧肯一度迷戀上了蕭伯納,她寫信給蕭伯納說:“如果我們倆結合,生下的孩子,有我美麗的儀表,有你聰明的頭腦,該有多妙!”蕭伯納復信說:“如果孩子儀表像我,頭腦像你,該有多糟!”

記者問蕭伯納是否愿意訪問美國,他說:“我怕見紐約港口的自由女神,因為那里沒有自由。”

一位胖神父在路上遇見了蕭伯納,他瞇縫起眼睛打量著又高又瘦的蕭伯納,不懷好意地挖苦道:“看你的模樣,真讓人以為整個英國發生了饑荒?!笔挷{平平靜靜地回敬了一句:“是嗎?不過看你的模樣,讓我懂得了整個英國發生饑荒的原因了。”

有一天,蕭伯納乘車外出,因為和司機是老相識,兩人談話很是投機。他一時沖動,想試試自己駕車的技術。蕭伯納一邊掌握著方向盤,一邊又和司機大談新近構思的一個劇本。正說得起勁,突然司機探過身來奪去了方向盤。蕭伯納吃驚地問:“您怎么啦?”

司機答道:“您的劇本簡直太好啦,可我不愿意你在寫完它之前把命送掉!”

某人問蕭伯納:“您能不能用最通俗、最簡潔的語言解釋一下悲觀主義者和樂觀主義者有什么區別?”蕭伯納想了一下,給他打了個比方:“假如這里有半瓶酒,悲觀主義者會唉聲嘆氣地說:‘唉,只剩下半瓶了。’而樂觀主義者則會興高采烈地說:‘看,還有半瓶呢。”’

蕭伯納在街上散步,一輛自行車從側面沖來,雙方都措手不及而跌倒了。蕭伯納從地上爬起來,笑著對騎車人說:“先生,我不幸,可您比我更不幸,要是您再加點勁,那就可作為撞死蕭伯納的好漢而名垂青史啦!”兩人握手道別,沒有絲毫難堪。

蕭伯納92歲時,在一張報紙上看到自己不幸去世的消息。蕭伯納沒有生氣和惱火,立即給那家報社發去一封風趣的電報:“訃告為時尚早,我只是半死不活,請更正。蕭伯納?!?

名言的解讀和啟示

名言

懦夫在未死以前就已經死過好多次;勇士一生只死一次。

——莎士比亞

在我所聽到過的一切怪事之中,人們的貪生怕死是一件最奇怪的事情,因為死本來是一個人避免不了的結局,它要來的時候誰也不能叫它不來。

——莎士比亞

名人軼事

巴爾扎克死后名垂青史,但生前卻一直過著貧困窘迫的日子。也可以這樣說,他的一生大多數時間是在還債中度過的。

主站蜘蛛池模板: 龙江县| 德惠市| 徐闻县| 耿马| 利川市| 成安县| 若尔盖县| 磐石市| 枣阳市| 皮山县| 福建省| 德令哈市| 恭城| 黔南| 香河县| 东乡县| 安顺市| 曲麻莱县| 阜城县| 顺平县| 鄂托克旗| 连云港市| 丰顺县| 元阳县| 南华县| 南康市| 湖南省| 鹤壁市| 楚雄市| 辉县市| 吉木萨尔县| 松阳县| 海兴县| 德保县| 临泉县| 精河县| 龙州县| 泗水县| 安塞县| 安阳市| 保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