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時,楚、晉兩國都很強盛,鄭國是一個小國,卻處在楚、晉兩個大國之間,因此鄭國只能采取左右逢迎的政策。有一次鄭國公子子國和子耳興兵攻打蔡國。打了一次勝仗,子國的兒子子產(chǎn)很不以為然,擔心楚國會來討伐(因蔡國是臣屬于楚國的)。那年楚莊王果然派他兒子公子貞親自率兵來攻,鄭國的當權者子駟、子國等不知所措,有的主張向楚國投降,有的主張等待晉國來援,子駟說:“我記得周詩中有這幾句詩:“俟河之清,人壽幾何?兆支...
上QQ閱讀APP看后續(xù)精彩內(nèi)容
登錄訂閱本章 >
春秋時,楚、晉兩國都很強盛,鄭國是一個小國,卻處在楚、晉兩個大國之間,因此鄭國只能采取左右逢迎的政策。有一次鄭國公子子國和子耳興兵攻打蔡國。打了一次勝仗,子國的兒子子產(chǎn)很不以為然,擔心楚國會來討伐(因蔡國是臣屬于楚國的)。那年楚莊王果然派他兒子公子貞親自率兵來攻,鄭國的當權者子駟、子國等不知所措,有的主張向楚國投降,有的主張等待晉國來援,子駟說:“我記得周詩中有這幾句詩:“俟河之清,人壽幾何?兆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