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0章 大學在左,夢在右

曾經,對大學充滿了向往和激情。然而,當被我們念叨了三年的高考一下子就過去的時候,當第一次邁入北京大學校門的時候,與其說那是一種仰望,還不如說那是一條踏踏實實的路,一段充滿夢想與收獲、坎坷與荊棘的征程。

績學之“士”“君子”之風

大學,會陪伴我們走過人生中彌足珍貴的四年。當我們與她朝夕相對時,她是人格化了的。如果是老者,她的經驗與教導使我們受益匪淺;如果是青年,她的激情與活力更點燃我們無盡創新的渴望。她有她的精神,一如豐富飽滿的血肉之軀有其令人敬畏的魂。

紐曼說,大學是一切知識和科學、事實和原理、探索和發現、實驗和思索的高級保護力量;它描繪出理智的疆域,并表明……在那里對任何一邊既不侵犯也不屈服。這是一種自由。學術上我們自由地學習、探討、研究,思想上我們天馬行空,展現自己的個性與風采。然自由不是隨心所欲,它要求我們自覺、自律。她讓我們明白我們能創造的不僅僅是物質,還有內心自省之澄澈清明的心境。時刻從心而發約束自己,卻又從心而發開闊視野,發散思維。大學之于我們,如碧空之于飛鳥,大海之于游魚。在不斷的歷練中,我們成為蒼鷹,騰躍龍門,終成大器。

大學遠不是什么象牙塔,我們也遠不是“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的秀才。大學是要我們闖出來的。而闖不是蠻勁,是理論聯系實際的行動,是知行合一的體現。闖出名堂,遠不是會考試就可以的。如今社會正是缺少動手能力強的人才,而大學就是要培養這種人才。如果不會靈活運用,不會付諸行動,IQ再高也沒用。

大學能夠成就績學之“士”,自由之思想,實踐之所為。然而,大學還是德之所在,道之所存。大學成就的,還有謙謙“君子”。

德是大學學習的靈魂所在。《禮記·中庸》中提到“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就是要求人們學以成德,習以成性。道德在指引我們看清大學學習方向的同時,也在潛移默化地塑造著我們的人格。它從人的本性出發,引導我們在大學中明心志,學大成,不斷地自我反省、自我升華,使我們樹立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大學之德,不在四年,而在一生。

登高遠望 柳暗花明

如果說大學生活是航海,那么理想目標就是黑夜中的燈塔,指引我們前行的方向,帶領我們駛向勝利的彼岸。大學生活,有目標才會有動力。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

學業,始終是學生最重要、最基本的業務。大學目標之一就是不斷汲取新的知識,開闊眼界,充實自我,不斷提高,在登上每一個山峰的同時,向前遠望,也向著更遠的山峰前進。學習是一個不斷積累,不斷豐富,不斷總結經驗、吸取教訓,不斷更正,不斷跨步的過程。我們不能三天打魚、兩天曬網,也不能急功近利、急于求成。我們應不斷提出適合自己的目標,努力達到并為下一個目標而努力。我既然選擇了新聞與傳播學院,現在給自己的第一個目標就是多看關于這一專業的書,多寫關于這一專業的文字。而我所真正希望的,乃是有一天能真真正正地懂得這份事業,愛上這份事業。或許當我真正親身經歷,當我真正走上這個工作崗位,我才會明白這份愛究竟有多重。

目標之二,是關于我一直心向往之的志愿者事業。從高一起,愛上了這份事業。的確是愛。北大有數不盡的社團。如果說其他社團能帶給我一點什么的話,只是娛樂,或是技能。而志愿者,讓我真正明白什么才是幸福。這是一份偉大而光榮的事業,而我只是一個平凡的大學生。可我仍希望能用自己的一點力量,給世界的某個角落以一絲光亮。他們讓我明白付出的快樂。其實,我所付出的遠遠及不上我心靈所得到的滿足與安慰。志愿者這個大家庭,無比溫暖。我希望自己能去為貧困山區的孩子教書,給他們帶去知識的光芒。

四年時光,如彈指一揮。望驀然回首,胸中有物,然云淡風輕,風景依舊。

人生如夢,大學是夢境中最美的一段之一。圓夢的路很長,漫漫之旅,唯有腳踏黃土,心懷天下,感念四方,才能坦坦蕩蕩,一身榮光。

(黃文濤 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06級本科生)

主站蜘蛛池模板: 凉山| 黔东| 武城县| 佛坪县| 客服| 宜丰县| 吉隆县| 甘谷县| 南川市| 确山县| 新郑市| 蒙山县| 杭州市| 巴楚县| 九寨沟县| 台湾省| 洛隆县| 清流县| 邯郸市| 大渡口区| 永春县| 五峰| 清远市| 嵊州市| 五指山市| 阳城县| 南溪县| 淮阳县| 乌审旗| 华蓥市| 曲水县| 鄂托克前旗| 溧阳市| 长泰县| 古蔺县| 九台市| 遂昌县| 定安县| 富民县| 三原县| 大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