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9章 天空在塌陷——南極出現臭氧洞

近些年來,據氣象衛星提供的資料表明,地球上空的臭氧層正在逐漸變薄。大氣中的臭氧可以吸收掉太陽紫外射中絕大部分對生命有傷害的紫外線,從而使地球上一切生命免受過量太陽紫外線輻射的傷害而得以正常生存和繁衍。可以毫不夸張地說,地球上的一切生命就像離不開水和氧氣一樣離不開大氣臭氧層。大氣臭氧層是地球上一切生靈的天然保護傘。

臭氧層是存在于大氣平流層內薄薄的一層氣體。它由三個氧原子構成,是普通氧氣的同胞兄弟。通過長期研究,科學家們證實,臭氧是地球大氣中的一種微量氣體,它是由大氣中的氧分子被太陽的紫外輻射分解成氧原子后再與周圍的氧分子迅速結合而形成的。在地球大氣中,大約有90%的臭氧含量集中在離地球表面10~50千米的高度范圍內,這就是人們所說的大氣臭氧層。

臭氧層發生變化的部分原因是由氟氯碳化物引起的,這類化合物常用于生產氣霧劑、電冰箱制冷劑、干洗劑以及某些塑料。目前科學證明是物理和化學的作用使臭氧層發生變化的?;瘜W作用是影響臭氧濃度最根本的動力,物理過程影響著化學過程的效率,因為物理過程創造和影響化學作用過程的外部環境。物理過程(動力學過程)可能是南極臭氧季節性變化的主導因素,其他的自然因素可能為臭氧的化學消耗提供或創造適宜的環境,或者一定程度上直接影響臭氧的濃度。但是,在漫長的歷史過程中,臭氧的動態平衡已經形成,并為地球上的萬靈生存提供免遭紫外傷害的保護傘。顯然,沒有人為活動的影響,臭氧損耗不可能像今天這樣顯著。況且,人類文明發展至今,人類在自然界面前不再僅僅是自然的產物,而是能夠并且有意識或無意識地作為一種新的地質力量參與自然界的作用。在這種意義上,人為活動對臭氧損耗以至于整個環境的影響尤其重要,它有可能導致人類對文明發展的重新估量和定向。

根據科學家科考結果,科學家們推斷:攜帶北半球散發的氯氟烴的大氣環流,隨赤道附近的熱空氣上升,分流向兩極,然后冷卻下沉,從低空回流到赤道附近的回歸線。

在南極黑暗酷冷的冬季(6~9月份),下沉的空氣在南極洲的山地受阻,停止環流而就地旋轉,吸入冷空氣形成“極地風暴旋渦”。旋渦上升至臭氧層成為滯留的冰晶云,冰晶云吸收并積聚氯氟烴類物質。

當南極的春季來臨(9月下旬),陽光照射冰云,冰晶融化,釋放吸附的氯氟烴類物質。在紫外線的照射下,分解產生氯原子,與臭氧反應,形成季節性的“臭氧空洞”。

因為北極沒有極地大陸和高山,僅有一片海洋冰貌,形不成大范圍的強烈的“極地風暴”,所以不易產生像南極那樣大的臭氧洞。但是,北極上空的臭氧也在不斷地減少。

可以說,沒有臭氧層就沒有生機盎然的地球。如果臭氧層被破壞,紫外線就會長驅直入,造成皮膚癌、基因突變等一系列人類目前很難治療的疾病,還會破壞生態平衡,并導致物種的滅絕。

主站蜘蛛池模板: 科技| 巢湖市| 鹤山市| 且末县| 正蓝旗| 麻阳| 林芝县| 四子王旗| 登封市| 双流县| 河津市| 黄浦区| 莲花县| 蕉岭县| 拉萨市| 英超| 新沂市| 清河县| 荃湾区| 斗六市| 吉隆县| 永福县| 全椒县| 大厂| 龙川县| 凤台县| 吕梁市| 葫芦岛市| 荃湾区| 浠水县| 皋兰县| 偏关县| 内丘县| 绥宁县| 龙州县| 茌平县| 孙吴县| 东港市| 隆子县| 长丰县| 资中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