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7章 致劉質平(2)

惠書誦悉。余甚愿為書寫,惟前寄之紙。不甚合宜。乞于他日往滬時,購奏本紙,照此大小裁好寄下,共計一百八十余張。除前寄上若干張外,尚缺多少,乞照裁之。并乞示知其數目。尊宅戒殺,甚善甚善。此紙為開明新印者,名曰護生信箋。不宣。

音上閏月十日如無奏本紙,乞購夾貢宣紙(俗稱),又名玉版宣(上海稱)又名煮硾夾宣(杭州稱),購四尺者,照裁為宜(此紙海寧亦有)。來函謂于陽歷八月十一、二號,即往上海,開學何太早耶?他日仁者來寧時,乞購科學糊精(即是洋式漿糊)一盒,惠施帶下,至感!

(一九三〇年九月廿四日,慈溪金仙寺)

質平居士:

前承遠送,至為感謝。至紹興后,又患傷風,近乃痊愈。前日至金仙寺,聞將講經,擬即在此暫住聽經。以后惠函,乞寄寧波慈北鳴鶴場金仙寺弘一收。但第四中學諸教員及其他諸出家人處,乞暫勿通知。倘有詢問者,乞僅云:“近在寧紹各地”,無須告知地名及寺名也。此達,不具。

九月廿四日

演音再乞仁者暇時,往北火車站寶山路口佛學書局,購請下記之書,以惠施朽人,至為感謝。

(一)《一切經音義》一部,一元二角六分。

(二)地藏菩薩像,大張一張四分,不著色彩的。

(三)北京版《梵網經菩薩戒本》、《半月誦戒儀式》,同本一冊,三角二分。

(四)又目錄三冊。以上各書,乞付郵寄下。

又《海潮音》第十一卷第三期內,《法海叢談門》第五頁以下,有《法味》長文一篇,內截條前年至廈門時之瑣事。仁者如愿閱覽,亦可向佛學書局購買一冊。

《清涼歌注釋》已托芝峰法師撰。近日每日服“百齡機”三丸,甚好。附白。

(一九三〇年舊十一月一日,慈溪金仙寺)

質平居士文席:承寄蚊帳,已收到,感謝無盡。附寄上拙書一包,計八十六件,今年寄上之總數,乞便中核計示知。大約尚有月余,乃他往也。謹復,不具。

十一月一日

音啟

質平居士:

前書,想已收到。茲有懇者:仁者第二次由伏龍寺帶至寧波書籍之中,乞將下記兩種檢出寄下。

《華嚴集聯》兩冊,石印拙書《梵網經》一冊。前帶去書籍,大致大小相似,惟有上二種特別:一為闊大之形,一為長狹之形。乞觀其包裹之形式,即可知之。以上三冊,乞付郵掛號寄至溫州南門外慶福寺弘一收。費神,至感!

十一月六日

演音啟

(一九三○年舊三月廿一日,溫州慶福寺)

質平居士慧覽:前郵《放生記》至滬,誤寫為“中華藝術”,郵局退還。茲復奉上,乞收入。昨夕返溫州,以后為《清涼歌集》事,須常常與仁者通信。若皆掛號,似為未便。擬改寄至尊友滬寓中,由彼轉交何如?應寄何處?乞仁者酌示為盼!

惠函寄溫州大南門外慶福寺弘一收。不宣。

三月廿一日

演音疏

(一九二九年舊十月廿五日,廈門)

質平居士慧鑒:有數事奉陳如下:

△作歌之事,已詳細思維。最難者為取材,將來或僅能作五十首。倘歌材可以多得者,或可至百八首,現在不能預定也。

△現已擬定十首(尚未撰就),但皆是高中,專科所用者,恐將來全集之中,多屬于此類。其普通用及小學用者,或僅有一二首,或竟無有也。因選擇此類歌材,甚為困難故。

△仁者意中如有歌材,乞寫示,以備參考。

△將來此書編就后,能否適用,不可知,但余必欲完成此事(至少亦有五十首)。

△他人舊作歌句之佳者,及歌曲形式之多變化者(如數部輪唱等類),乞抄示,以備參考。

△《白馬湖放生記》,稍遲再作。作就后,別寫一紙贈與仁者。

△前存網籃內,有包好之書籍兩包(包紙上標寫寄至泉州等字樣),如尚未寄出者,乞暫存尊處,俟他日需用時,再通信,托仁者寄來。

以后通訊乞寄廈門南普陀閩南佛學院轉交弘一(發掛名為妥)。(泉州寺中駐兵,故即居住廈門。)演音上舊十月廿五日質平居士:

《集聯》已書寫,但只能書一種體。因目力昏花,久視則痛疼,故不能書他體也。茲奉上樣子四紙(格式甚好看),乞收入(此是寫廢者,乞隨意贈人),大約至舊歷四月底,必可寫齊也。

《贊佛偈》稍有更動增減,如下所記。說戒回向偈:(其三首)過去諸菩薩,已于是中學,未來者當學,現在者今學。

此是佛行處,圣主所稱嘆。我已隨順說,福德無量聚。回以施眾生,共向一切智。愿聞是法者,疾得成佛道。……回向偈天阿修羅夜叉等,來聽法者應至心,云云。此文,載于無常經中。乞仁者到佛學書局,請購《佛說無常經》一冊,價六分。乞檢經后,即有此文。共數首,每七言四句一首。此書并乞仁者于將來到法界寺時帶來。因余處無有此書也。

凡回向偈,發愿偈,皆于佛事完了之時而結來用者,其贊佛偈,說戒偈、佛三身贊、贊諸菩薩偈等,皆于佛事開端時用之,其開端即開始,時用者,拍子宣緩慢。結來時用者,拍子宣稍快。且意境亦各不同。

(一九三一年四月初八日,上虞法界寺)

質平居士丈室:

惠書誦悉。書,箱式,甚好,箱門題款,附寫奉。施資十元,甚感。余今年恐不能返浙,此款即可作零用也。

《世夢曲》乞先付油印(珍筆版),曲及伴奏,中文歌詞及法文歌詞,務乞詳校無訛。印就,以數十份寄下,俾廣贈諸學者。

又以前之三首,亦乞譯為法文歌詞,再付油印(并印伴奏),亦寄下數十份。先以此油印者流通。俟《香花曲》撰就,再總付印,制鋅版可也。謹復,不具。

余在此講律,甚忙,半月后,仍繼續講,身體甚健也。此信仁者收到后,乞示復。

演音啟四月八日

(一九三一年舊五月廿四日,上虞法界寺)

質平居士慧鑒:前上一函,后即奉到尊書。今午又得二十一日所發之書,悉知一切。

贊偈,未能增減,乞仍依前所定,斟酌作曲為感。尤玄父居士,人甚忠厚,于去冬,曾寄《募資緣起》至法界寺。至今春正月返寺時,乃披誦,因允其請。其時佛學書局印拙書佛經之事,尚未發起也。今佛學書局既已愿印,似應即托其經手,為宜。至尤玄父居士所募之資,亦交書局附印。將來出書,仍交尤居士。但此后募資之事,似可截止。因此經頁數無多(至多不過十頁--中國頁),需資大約僅數百元耳(夾貢紙石印折本)。今余已據此意,寫信與尤居士,附奉。乞轉寄程品生君交尤居士,為感。集聯,已寫就三分之二,后附之文,尚未撰好。大約遲至舊四月底(新六月十五日)必可完成。全體格式尚佳,但學校作為習字范本,則未甚宜耳(因字體不通俗)。奉復,不具。

音白五月廿四日

尤居士既托仁者募資,仁者宜代為募百余元,已足。因尤居士在臺州,不易集資,且彼家境不豐,難以資助。以余懸擬,尤居士募集之資,能得三百元左右,或可附印千冊耳。

(一九三一年舊六月廿五日,上虞法界寺)

質平居士:

前寄明信,想已收到。昨獲惠寄黃線及白紙,甚感。擬以此白紙百張,皆書“清涼”二字(后記年月名字),以為歌集出版之紀念。

略復,不具。

音疏居法界寺甚安,氣候不甚熱。至高之日,不過八十九度,亦僅二三日耳。

舊六月廿五日

(一九三一年六月廿九日,上虞法界寺)

質平居士:

惠書誦悉。茲掛號寄上拙書一包,“清涼”先奉上五葉,其余俟晤時交上。又聯三對并呈。此次所寫者,欲裱裝時,皆須注意。八字之小幅,為用宿墨書寫者,最易污散,宜多注意。

線球甚佳,敬謝。下半年兼任寧滬等三處功課,似宜于滬校功課托人代授。仁者僅每半月往滬一次,視察一切,兼以宣傳著作。若每周往滬,則太辛勞矣,諸乞酌之。

奏本紙樣子附奉上。三年前,曾在上海四馬路棋盤街藝學社(其名大約如此,系文具店。在四馬路五馬路之間,面東)購買九十余張,價僅五元。今或增價矣。

他日仁者至滬時,乞向北京路舊貨店購熱水瓶用木塞數個。其式樣大小附奉。因此塞較大,內地無處求覓也。此復,不具。

舊六月廿九日

音以后來信,乞寫杭州轉百官橫塘鎮,較為迅速,否則將由寧波轉也。

(一九三一年七月廿六日,上虞法界寺)

質平居士:

頃由夏居士帶來藥及食品,已收到。參不須服,靜養可漸愈耳。前寄新華一函,想早收到。此事乞斟酌詳示,為盼!

音上七月廿六日

(一九三二年十月四日,上虞法界寺)

質平居士:

新歷十月十三日(星期四)下午三點零五分鐘,到寧波車站。另有函,寄四中校,詳言之。余俟晤商。不宣。

演音啟十月四日

(一九三一年舊二月,上虞法界寺)

質平居士:

前奉惠書,具悉一一。《華嚴集聯》在商務出版,已決定否?其辦法如何?簽條未書寫,是否即排仿宋體字,便中乞示知。

十日以來患病,近已漸愈。有暇乞到藥房,購“安加里丸”(多福大藥廠)一瓶,“第威德潤腸丸”兩瓶。“安加里丸,”如藥房無售者,乞向先施、永安等化裝部購之,付郵寄下,為禱!

音啟

(一九三一年六月,慈溪五磊寺)

質平居士:

葉家行李已領到,感謝無盡。“大音希聲”等四首之題目,擬用《學道四箴并序》共六個字。屏條寫就,附奉上。其蓋印之地位,已忘記。茲另紙印一方,裝裱之時,托匠人剪出貼上可也。以后寄信,乞寫寧波慈溪鳴鶴場五磊寺,即可寄到。

音白收到后即惠復。“大音希聲”等四首,其重要之處,在“不音之音,名曰至音”(主要者)等八句之頌文。以前一段之駢體文,不過先敘說其大意耳(附屬者)。四首皆然,作曲時,乞注意于此。

(一九三一年新六月二日,慈溪金仙寺)

質平居士:

前復函,想已收到。《華嚴集聯·例言》及后附之《入門次第》,今日已作好,再有三天,即可全部書寫竣事矣。下次仁者至寺時,余擬將應書寫之件(如歌詞等),一切寫畢。因有事未了,心中常懸念也。

磨墨,須俟仁者來時,再磨。若由上海磨好帶來,已隔一二日,即不適用。下次來寺時,乞帶餅干數包(泰豐公司出品,名曰素餅干,即無牛乳者。因余近來恒不愿食牛乳之制品),又乞購薄牛皮紙二三十張,惠施,為感。

音疏新六月二日

(一九三一年舊十一月十一日,慈溪金仙寺)

質平居士:

五磊寺講律事,已由金仙寺亦幻法師代為解勸,完全取消前議,脫離關系。余昨日已移居金仙寺,即擬在此過冬。棉衣褲尺寸,俟后開寫奉上。余在此居住甚安,精神愉快,諸乞釋念為禱。

腐乳一罐,乞交民局(即舊式信局福潤局或全盛局皆可)寄下。照例,須附寫信一封,交民局同寄。交民局寄者,乞寫余姚北鄉鳴鶴場金仙寺(無信則不能寄)。交郵局寄者,乞寫慈溪北鄉鳴鶴場金仙寺。因地屬慈溪,而水路由余姚故也(不往溫州矣)。

音啟十一月十一日

(一九三一年舊十一月底,慈溪金仙寺)

質平居士:

承寄腐乳及尊函,今晨已收到。前懇轉寄廈門及紹興之《華嚴經集聯》,乞早付郵掛號寄出,為禱。張辰伯尊翁、葉居士,屬書之件,附掛號寄上,乞轉交。又佛書數冊,亦贈與張辰舊之尊翁者,并付郵寄上。照像如印出,乞各寄下一張。

律學院事,因內部意見不一,決定停辦。現已料理清楚。余自此以后,可以身心安寧,居金仙寺,閉關謝客靜養。謹達,不宣。

音啟乞在寧波購小瓶“痰敵”一瓶,付郵寄下。因近患痰嗽,久而不止。

(一九三一年舊十二月十三日,鎮海伏龍寺)

質平居士慧鑒:惠書誦悉。別答如下:是間氣候不寒,無須添制衣服。

余現住伏龍寺,明春仍在此否,未定。俟明春仁者欲來游時,再以路徑寫奉。

以后余仍可常常寫字,以結善緣。曾研習之佛書加以圈點注釋者,擬檢數種,于明年便中奉上,而志紀念。

造像若送他處,亦可。仁者至寧波后,乞示知。先此略復。

音啟舊十二月十三日

(一九三一年九月廿九日,上虞法界寺)

質平居士:

廿五日自甬寄來之函,誦悉。近日身體已如常,終日勞動,亦不甚疲倦,乞釋遠念。書件已寫畢(惟除大聽二十八對,未寫),如此功德圓滿,可為慶慰。俟仁者來寺之后小住,或朽人與仁者同暫時出外,云游紹、嘉、杭、滬、甬諸處,約一二月,再歸法界寺。統俟晤面時,再約定也。不宣。

乞購大塊之墨一方帶下。附寫四聯句:今日方知心是佛,前身安見我非僧。事業文章俱草草,神仙富貴兩茫茫。凡事須求恰好處,此心常懔自欺時。事能知足心常愜,人到無求品自高。

音疏九月廿九日夕

(一九三二年九月十八日,慈溪金仙寺)

質平居士慧鑒:九日尊函已收到。音于十六日至金仙寺,以后惠函,乞寄余姚北鄉鳴鶴場金仙寺弘一收為禱。往溫州之輪船,尚有二三只。乞為詢問彼等,每星期幾到甬,每星期幾開。倘仁者無處可詢,乞托陳倫孝居士代詢亦可。詢明后,乞即示知。謹達,不具。

九月十八日

演音啟

(一九三二年十月十四日,上虞法界寺)

質平居士丈室:前寄至上海一函,想已收到。

余決定于十九日(星期三)下午三時,到寧波車站(風雨無阻,但若小船因風大或其他特別事故,不能開行,則須改至再下星期三,即廿六日),乞仁者預早與林君商定船室,最好仍住買辦房中(即上次所住者),因行李甚多,此房極大,可以存置也。

行李本擬不多帶,今因仍搭永川輪船,故改為多帶數件,計如下所記:

仁者第一次由伏龍寺帶去之網籃兩只。

一月前,出陳倫孝居士托余姚站帶上行李三件(計書箱二只,鋪蓋一件)。

以上共五件,乞仁者預早搬入船內。俟余到甬后,即可徑上船也。此外,尚有仁者第二次帶甬之書籍等(一網籃、一麻袋),則乞仍存仁者之處,無須移動也。種種費神,感謝無盡。

演音啟十月十四日

(一九三二年舊二月六日,慈溪金仙寺)

質平居士慧鑒:惠書誦悉。尊恙已痊,至慰。陳嘉庚公司已寄到經書三箱。《清涼歌曲》已成就否?為念。往龍山事,現未能定也。謹復,不宣。

演音啟舊二月六日

(一九三二年七月二十一日,鎮海伏龍寺)

質平居士:

寄慈居士刻印已就。余屬其交陳倫孝居土,俟開學時轉奉仁者。附白。半月前,曾寄至海寧,久未得復,想仁者尚未返里。新歷七月六日,海印法師來余處,歷述以前對仁者失言之事,甚用抱歉,囑為轉達。案此事,實由余不德,致諸位各有不歡之意。余亦應向仁等告罪也。諸乞諒宥,為禱。

演音啟新七月二十一日

(一九三二年舊七月四日,鎮海伏龍寺)

質平居士:

承惠寄宣紙,已收到,敬謝。前托為崇德法師畫像書聯,成就時,乞寄伏龍由余轉交(能于半個月內寄下,尤感,再遲,余或他往矣),因彼已不在金仙寺矣。謹達。

演音七月四日夕

(一九三二年春,慈溪金仙寺)

質平居士:

前寄書及寄包袱二件,想已收到。今因事,須外出一行,何時返金仙寺,尚未能定。俟返寺時,再以奉聞。前承惠施駝絨衣件,著以御寒,至為適宜。感謝無盡。謹達,不宣。

音啟

(一九三二年七月,上虞法界寺)

質平居士:

前過談,為慰。近來老體仍衰弱,稍勞動,即甚感疲倦。再遲十數日,夏居士必返白馬湖,當與彼商量,預備后事,并交付遺囑,可作此生一結束矣。

此次為新華同學諸君書寫字幅,本為往生西方臨別之紀念。深愧精力不足,未能滿足諸君之愿,但亦可稍留紀念。字之工拙大小多少可以不計也。余因未能滿足諸君之愿,甚為抱歉。此意乞向新華諸君言之,請多多原諒,為禱。

書法佳者,不必紙大而字多。故小幅之字,或較大幅為佳。因年老多病,精力不足,寫大幅時,常敷衍了事也。但以前交來之大直幅,決定書寫,但留紀念,不計工拙也。

承惠寄藥品,收到,敬謝!

演音疏下次仁者來時,乞購商務印書館精制大楷純羊毫(湖南筆)二枝帶下,注意筆名勿錯。

(一九三一年四月,上虞法界寺)

質平居士再覽: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广宗县| 汶上县| 北流市| 谷城县| 临颍县| 鸡西市| 大化| 石首市| 横山县| 蒙城县| 枣阳市| 遵义县| 阿拉尔市| 麦盖提县| 南宫市| 新余市| 吉木乃县| 闵行区| 新营市| 海盐县| 常德市| 榆中县| 西吉县| 盐池县| 屏东市| 乌拉特后旗| 尚义县| 永宁县| 海宁市| 阿拉善左旗| 大冶市| 调兵山市| 灵丘县| 毕节市| 阿巴嘎旗| 定边县| 沭阳县| 类乌齐县| 苗栗市| 日土县| 连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