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班清地下到底有多少寶藏
- 考古發現百科(科學探索百科)
- 竭寶峰主編
- 2202字
- 2015-04-15 16:42:08
1966年,考古學家們在泰國東北部呵蘇高原上的班清鎮發現了一些史前墓地,里面除了骸骨,還埋藏著價值連城的稀世珍寶:陶器、石器及精美的金屬制品。一夜之間,鮮為人知的班清鎮名揚天下。
1966年,美國哈佛大學學生斯蒂芬·楊來班清進行社會調查。一天,他經過一個筑路工地時,看到工人挖出一些陶器碎片,這些碎片上有一些奇怪的圖案,便好奇地撿了幾個圖案美麗的殘破陶罐帶了回去。
1968年,美國著名的藝術史學家伊麗莎白·萊昂斯把一些陶器碎片送到費城大學的考古研究中心。費城大學博物館的考古研究中心將陶器碎片進行碳14測定,檢測結果令所有在場的學者們大吃一驚,原來這些陶器是在公元前4000年左右制造的!此后,他們又多次用不同的碎片通過不同的手段鑒定,但鑒定的結果都是一樣的。
學者們馬上把伊麗莎白·萊昂斯找來,問她這些東西是在哪發現的?為什么過去考古學從沒提過這個地方。
她也滿懷疑惑地說,這些碎片來自泰國一個叫班清的小鎮。過去從沒人知道這個地方?
費城的學者們馬上和泰國的有關文物部門聯系,說他們準備來此地考察。
但班清在哪兒呢?為了接待費城的學者,泰國官員們馬上拿來地圖,因為他們也不清楚這個小鎮的位置。
1974年,在聯合國的資助下,泰國藝術廳和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博物館對班清開始聯合考古發掘。開工的第一天,人們的期望值并不很高,很難想像這個人口不足5000人、世代以種稻為生的小鎮會有很悠久的歷史。然而,當挖掘到5米時,考古學家們驚呆了!原來,他們發現這是六層界線分明的墓葬。最深的一層可追溯到公元前3600年,最淺的也可追溯到公元前2500年。
這簡直令人難以置信,因為過去一直認為,泰國的可考歷史至多有1500年,而他們眼前的一切都大大超過了傳統認識中的泰國歷史。
挖掘工作愈發不可收拾,每天都有大量的文物被挖掘出來,到后來實在多的讓工作人員無法一時清點出來,只能以噸來計算。到1975年,班清已挖出各種文物共計18噸。其中除了大量的青銅器和金銀裝飾品之外,還有一些用象牙和骨頭雕刻的人像,用玻璃和次等寶石制作的光彩奪目的珠串。
經過對挖掘的文物測定,這些珍寶至少已在班清埋藏了5000年之久。
同時,發掘表明,早在公元前3000年,班清人已經掌握了青銅的冶煉技術。因為這些青銅器的制作年代大約在5000年前,是世界上歷史最遠久的發明。
過去的歷史學家一直認為,5000年前的東南亞人還生活在原始的石器時代,而青銅器最早起源于美索不達米亞的兩河流域,冶金術是從西亞傳播到世界各地的。而班清的考古發掘,對以往的這種結論將是一個最為有力的挑戰。班清的青銅器將會促使考古學家對過去的觀點提出新的見解。
事實上,那時的班清居民已經相當進步了。他們居住在固定的居民區,種植水稻及其他農作物,并且會制作漂亮的陶器。
那么,是不是青銅器的發源地可能就是在泰國的班清呢?
考古學家切斯特·戈爾曼是這次發掘工程的主任。他說,我們深信,煉銅術的起源最早可能追溯到公元前4000年,其發源地就在泰國呵功高原邊緣的山脈之中。這里從古至今都以錫、銅儲量豐富而聞名。班清的出土文物是豐富多彩的,有眾多形狀不一的陶器,在淺黃的底色上,繪著深紅色的圖案。這些圖案看來是古代藝術家們隨心所欲、一揮而就的。有些則是經過深思熟慮而精心繪制的幾何圖形,如同古希臘的骨灰罐上的圖案。從外形上看,有些是頸部很細的高花瓶,這需要很高的制作技巧;有些是矮胖的大缸,上面卻有著極為精致的圖案,顯得甚至不大協調。看得出他們在制作中的自由發揮和瀟灑自如。
有關專家通過對班清挖掘的文物經過嚴格地清理、整理、分析之后,認為,班清文化最引人注目的是青銅制品,并且在制作技術上有不斷的創新。在早期的墓葬中,出土的青銅錛和青銅手鐲的含錫量只有13%,制作也較粗糙,嚴格地說只能算作紅銅制品。而班清人早在公元前1000年左右就制作了各種精致的青銅手鐲、項鏈、戒指和長柄勺。
從班清人的制作工藝來看,他們的技術相當精湛,能在一把長柄勺的勺把上刻出栩栩如生的動物圖案。
同時,班清人在這一時期制作的青銅器就其銅錫配比來講也比較科學。說明此時的班清人已熟練地掌握了青銅的冶煉和制作技術了。除青銅器外,班清的地下還出土了為數不多的鐵器,有鐵腳鐲、鐵手鐲和雙金屬的矛頭、斧頭等。晚期的青銅制品中,有用含錫量高達20%的青銅鍛打成的頸圈。因為含銅量這樣高很容易碎,所以制作時須鍛打成多股再扭曲而成。至于班清人是如何掌握這項重要技術的,考古學家們至令無法解開這個謎底。
班清文化不僅是東南亞,而且也很可能是世界上最早的青銅文化。最初的中東青銅是紅銅與砷的混合物,后來,在接近公元前3000年時,錫取代了砷,青銅就變成了銅與錫的合金。中東或中國的冶金術可能源于泰國呵功高原這一帶。
據此,有人認為,班清的青銅文化可能是世界青銅文化的源泉。
還有人認為,班清文化很可能是世界青銅文化的源頭。
人們甚至猜想,班清的地下也許是人類文明的搖籃之一。
當然,大多的學者還是認為,那種把所有重大發明都歸于一個源泉的觀點是片面的。就冶金術來說,它完全有可能是在世界各地獨立演化出來的,也可能是同時產生的。
隨著時間的推移,班清出土的寶藏會越積越多,有關它的爭論也將更深更廣泛,但有一點是確定的,一個曾被認為是不可能存在的文明,確確實實是存在過的。
有人猜測,班清的寶藏的發覺還遠未被窮盡,因為這里有成千上萬個古墓葬,數量之多遠遠超過埃及的帝王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