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0~1月寶寶發育特征
- 嬰幼兒同步營養方案
- 陳昕昕主編
- 1421字
- 2015-04-13 19:44:32
剛出生的寶寶皮膚嬌嫩,呈粉紅色,臉部有些水腫,這些都屬正常現象。寶寶會大聲啼哭,四肢能夠自由活動。臍帶在距離肚臍1~2厘米處被結扎,若拿掉紗布,會看見臍帶變黑,有難聞的氣味。寶寶通常會在24小時內排出顏色較深的尿液(個別寶寶可能在48小時后排尿);在24小時內排出暗綠色或黑色的胎便,這是因為胎便中有膽汁的緣故。
智力發育
聽覺
寶寶的聽覺是很敏感的。如果用一個小塑料盒裝一些黃豆,在寶寶睡醒狀態下,距寶寶耳邊約10厘米處輕輕搖動,寶寶的頭便會轉向塑料盒的方向,有的寶寶還能用眼睛尋找聲源,直到看見盒子為止。如果用溫柔的呼喚作為刺激,在寶寶的耳邊輕輕地說話,寶寶會轉向發出聲音的一側,如換到另一側呼喚他,他也會產生相同的反應。寶寶喜歡聽媽媽的聲音,這聲音會使寶寶感到親切。寶寶不喜歡噪聲。
如果寶寶聽到噪聲,寶寶的頭會轉到相反的方向,甚至用哭聲來抗議這種干擾。為了培養寶寶的聽力,在喂奶或護理時,應該和他說話,用親切的話語和寶寶交談,或者給寶寶播放優美的音樂,搖動有柔和響聲的玩具,刺激寶寶的聽覺。
觸覺
寶寶從生命的開始就已有觸覺了。習慣于被包裹在子宮內的寶寶,出生后自然喜歡緊貼著媽媽身體的溫暖懷抱。當抱起寶寶時,他們喜歡緊貼著媽媽的身體,依偎著媽媽。當寶寶哭時,父母抱起他,并且輕輕地拍拍他,這一過程充分體現了滿足寶寶觸覺安慰的需要。寶寶對不同的溫度、濕度、物體的質地都有觸覺感受,就是說他有冷熱和疼痛的感覺,喜歡接觸質地溫和柔軟的物體。嘴唇和手是寶寶觸覺最靈敏的部位,觸覺是寶寶安慰自己、認識世界和與外界交流的主要方式。
視覺
新生兒一出生就有視覺,34周的早產兒與足月兒有相同的視力。眼睛看東西的過程能刺激大腦的發育,人類學習的知識85%是通過視覺而得來的。
新生兒時期70%的時間都在睡覺,每2~3小時會醒來一會兒,當寶寶睜開眼時,可以試著讓寶寶看媽媽的臉,因為寶寶的視焦距調節能力差,最好的距離是19厘米。還可以在20厘米處放一紅色圓形玩具,以引起寶寶的注意,然后移動玩具上、下、左、右擺動,寶寶會慢慢移動頭和眼睛,追隨玩具。健康的寶寶在睡醒時,一般都有不同程度轉動眼和頭假動作,注視和追隨移動的物體的能力。
睡眠
新生兒期是人一生中每天睡眠時間最長的時期,每天要睡16~17個小時,約占一天的70%。其睡眠周期約45分鐘。睡眠周期隨寶寶成長會逐漸延長,成人為90~120分鐘。睡眠周期包括淺睡和深睡,在新生兒期寶寶淺睡占1/2,以后淺睡逐漸減少,到成年時僅占總睡眠量的1/5~1/4。深睡時新生兒平靜,眼球不轉動,呼吸規則。而淺睡時有吸吮動作,面部有很多表情,有時似乎在做鬼臉,有時微笑,有時噘嘴,眼睛雖然閉合,但眼球在眼瞼下轉動。
心理
對于剛出生的寶寶來說,除了吃奶的需要,再也沒有比母愛更珍貴、更重要的精神需要了。母愛是無與倫比的營養素,這不僅是寶寶因為從子宮內來到這個大千世界感覺到了許多東西,更重要的是在心理上已經懂得母愛,并能用寶寶的語言(哭聲)與微笑來傳遞他的內心世界。寶寶最喜歡的是媽媽溫柔的聲音和笑臉,當媽媽輕輕地呼喚寶寶的名字時,他就會轉過頭來看媽媽,這是因為寶寶在宮內時就聽慣了媽媽的聲音,尤其是當媽媽把寶寶抱在懷中,撫摸著他并輕聲呼喚著逗引寶寶時,他就會很理解似地對媽媽微笑。寶寶越早學會“逗笑”就越聰明,這是寶寶的視、聽、觸覺與運動系統建立神經網絡聯系的綜合過程。
動作發育
這時的寶寶還不會有太大的動作,總是雙手緊握,雙腿彎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