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1章 剖宮產全過程

剖宮產

經腹部切開子宮,將胎兒取出來的分娩方式,稱為剖宮產。近年來剖宮產率一直居高不下。其實,剖宮產是處理難產的主要手段,并非是最理想的分娩方式。

剖宮產的優勢

現在的剖宮產技術越來越先進,刀口越來越小,并發癥也越來越少,所以,當孕婦、胎兒甚至是產力等出現異常、不宜進行自然分娩、會給母子帶來危險時,剖宮產不失為一種很好的選擇。當出現以下情況時,為了媽媽和寶寶的健康,就需要進行剖宮產手術。

分娩前的原因:

胎兒過大造成頭盆不稱,產婦的骨盆無法容納胎頭。

胎兒受到拮抗體的影響。

超過預產期2周仍未分娩。

胎位異常,如胎兒臀位、橫位。

胎盤早剝或前置、臍帶脫垂。

孕婦的健康狀況不佳,分娩時可能出現危險情況,如骨盆狹窄或畸形;患有園中的妊娠高血壓綜合征等疾病,無法自然分娩,高齡產婦初產、有過多次流產史或不良產史及其他因素。

分娩時的原因:

胎兒的腿先娩出。

分娩過程中,胎兒出現缺氧,短時間內無法通過陰道順利分娩。

分娩停滯:宮縮異常或停止,又無法用宮縮藥物排出。

下降停滯:胎兒的頭部或者臀部沒有進入產道。

胎兒窘迫:臨產時胎心音發生病態改變,或者血液化驗顯示過度酸化,胎兒嚴重缺氧,無法以自然方法進行快速分娩。

胎膜破裂延遲:已超過24~48小時,分娩仍未開始。

剖宮產的不足

剖宮產可以避免孕婦疼痛和勞累,但手術后的疼痛絕不亞于分娩時的疼痛,而且手術后的恢復比較緩慢,讓準媽媽在分娩后的幾天變成真正的病人,由此帶來的精神損傷也需要一段時間來恢復。

此外,根據產婦的體質,剖宮產手術后,有可能出現后遺癥。剖宮產對新生兒也不利。雖然手術分娩可以保護胎兒,但沒經過一路“闖關”的歷練,寶寶的生存能力也有所削弱。產道的壓力和強烈的宮縮可將胎兒肺內和呼吸道中的羊水擠出來,而剖宮產的寶寶缺少這種自然壓縮能力,出生后容易導致新生兒肺炎,可能會出現呼吸障礙。剖宮產的寶寶缺乏產道對感覺器官的擠壓刺激,會出現感覺器官失調。如果部分麻醉劑進入他的體內,這種疾患則更容易出現。

剖宮產手術的步驟

剖宮產是一種重要的助產手術。剖宮產就是剖開腹壁及子宮,取出胎兒。施術及時,不但可挽救母子生命,而且能使孕婦保持正常的產后體能和繼續繁殖后代的能力。因此,剖宮產最大的優點是在有風險的時候,能夠幫助孩子和媽媽都平安。

按照醫生的說明簽手術同意書

剖宮產的名稱雖然已為大眾熟知,但是在施術以前必須要接受醫生的說明,它是在孕婦和胎兒有危險時才用,如果有疑慮和不放心的地方務必要請教醫生,之后在同意書上簽字,根據醫院的不同,簽字者的人選也會不同,但是大多數簽字者應該是本人和丈夫。

采血、做心電圖、胸透

為了確保手術的安全性,進行剖宮產前要給孕婦進行全身性的檢查。采血是檢查孕婦是否貧血;檢查肝功能是否正常;確定孕婦的血型;是否有其他血液疾病。

做心電圖是為了檢查孕婦是否患有妊娠合并心臟疾病,臨床上這種病的患者并不少見。胸透的輻射對孕早期胎兒是有影響的,但是對孕晚期的胎兒基本沒有影響,而且醫生會用防輻射的罩子罩住孕婦的肚子。

術前麻醉

根據孕婦情況的不同,醫生會對孕婦采取硬膜外,偶爾應用全身麻醉,麻醉由專門的麻醉醫師來進行。

打點滴

打點滴是手術前必需的程序,這樣可以避免血糖突然降低導致孕婦昏迷。

在尿道中插入導尿管

手術前的準備全部完畢后,孕婦會被送進手術室。在手術過程中不能去廁所,所以要插入導尿管導尿。

剖宮產手術的切開方式

橫向切開

因為沿著皮膚細胞橫向切開,日后傷口不會很明顯,但是由于醫生的視野變得狹窄,所以需要較高水平的技術。

縱向切開

縱向的切開雖然日后的傷口會比較明顯,但是因為醫生的視野比較寬闊,所以在緊急剖宮產等爭取時間的情況下較多的采用。

剖宮產方式的選擇

在醫院里,也有不是自己決定剖開方式的情況,可能因為母子的狀況,只能選擇縱向切開。之前采用剖宮產的孕婦,通常采用與以往或橫向切開相同方向的切開方法。

剖宮產前應及時聯系醫院

剖宮產前與醫生溝通

當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一定要去問醫生,即使是很小的事情也要消除自己的疑慮。

這樣不但可以和醫生溝通自己的情況,還可穩定自己的情緒,安心接受手術。

硬膜外麻醉時,應及時與醫生溝通

如果產婦身體狀況一切正常,只需要接受局部麻醉就可以了。局部麻醉分為基準麻醉和硬膜外麻醉。接受麻醉的時候讓自己的身體側臥蜷腿,醫生會在你的腰部注射麻醉藥。但是產婦這個時候的意識還是很清醒的,完全明白在自己的腹部將要進行剖宮產,而且剖宮產的過程中聽覺、味覺都沒有失去。麻醉后自己的心情可能會受到影響,所以不要讓自己把話都憋在心里,要及時和醫生護士們溝通。

陣痛時應馬上聯系醫院

臨產期過后就要進入正常分娩期,陣痛是有間隔期的,其間會有周期性的間隔,接下來痛還是會延續的。一旦陣痛的間隔在10分鐘或者15分鐘時就要馬上去醫院,因為張力的間隔縮短了,分娩就要接近了,孕婦需要及時檢查。如果陣痛發生僅有5~7分鐘的間隔,這時就要立刻把孕婦送往醫院,因為孕婦馬上要分娩了。

何時須進行剖宮產

有可能會發生沒有預料到的事情,一旦發生這樣的情況就需要掌握一定的孕產知識。

必須進行剖宮產的情況

很多人都想順產,但由于各種沒有料想到的原因必須進行剖宮產。剖宮產和正常的外科手術差不多,要進行局部麻醉,分娩的過程中也是有意識的,能聽到孩子的哭聲,看到孩子的樣子。手術的時間為30~60分鐘。

另一方面,有時需要進行“緊急剖宮產”。在陣痛中或者進入分娩以后,如果是必須產出胎兒的情況,而不能進行順產,這時就只能進行剖宮產。遇到這個情況產婦會很焦急,為了確保胎兒的安全而進行手術,此時必須要聽醫生的指導,冷靜處理。

預定剖宮產的情況

01 多胞胎、胎兒過大或是胎兒的胎位不正,不能順產的情況

02 頭盆不稱。胎兒頭的直徑大于孕婦骨盆內側的直徑(骨產道),這個現象叫做“頭盆不稱”。這個時候胎兒不能順產,必須進行剖宮產。在懷孕37~38周的時候,可以用超聲波檢查判斷胎兒頭的大小和孕婦骨盆內側的直徑,如果懷疑胎兒頭和骨盆不適合,還可以借助X射線檢查分娩前的狀態

03 胎盤前置:即胎盤覆蓋了子宮口,或者胎盤附著在子宮口的情況

04 母子的健康狀況都欠佳的情況

05 上次分娩也是剖宮產的情況

剖宮產時可能出現的情況

正常的胎兒方向

最初胎兒的下巴向胸前收,頭橫躺在骨盆里。為了迎合骨盤的方向來改變頭的方向,骨盆一打開,胎兒只需扭轉頭的方向就能出來。

旋轉異常

胎兒不能旋轉降生的狀態。分娩開始的時候,胎兒在狹小的產道里生存,下巴向里收在胎盤里蜷成圓形,自己能很好的調整能改變頭的方向,進行旋轉。

可是由于某種原因胎兒不能進行回旋的時候就叫做“回旋異常”。

孕婦這個時候就要學貓等姿勢,讓胎兒進行方向修正,讓其產出,分娩很長時間的或者是分娩無法進行的狀態叫做“滯產”,應該進行剖宮產。

胎位不正

在骨盆中胎兒不能自行改變頭的方向。

胎兒的頭不能通過產道

胎兒頭的直徑大于孕婦骨盆內側的直徑(骨產道),這個現象叫做“頭盆不稱”。這個時候胎兒不能順產,必須進行剖宮產。

可以用超聲波檢查判斷胎兒頭的大小和孕婦骨盆內側的直徑,如果懷疑胎兒頭和骨盆不適合的時候用X射線檢查分娩前狀態。在懷孕37~38周時,按照預定剖宮產分娩。

胎兒宮內窘迫

由一些原因引起胎兒的心跳急劇降低。例如:“長時間反復收縮子宮使胎兒的體力下降”,“臍帶被壓迫導致胎兒缺少氧氣和營養”,各種原因導致的胎兒“假死”、心跳降低等,這時應盡早的讓胎兒出生。

產鉗分娩

用產鉗夾著胎兒頭部的兩側,掌握好孩子頭部出來的時機就可以把孩子取出來了,現在常常與吸引分娩合用。產鉗是一種金屬制的由2個壓片組成的像夾子一樣的器具,長20~30厘米,重1千克。

胎頭吸引術

用胎頭吸引器將胎兒吸出的方法叫做“胎頭吸引術”。胎頭吸引術是頭位分娩時的陰道助產技術之一,是根據負壓吸引的原理,通過正常的牽引協助胎兒娩出的手術,它有替代產鉗牽引和回轉胎頭的作用。

順產如果花費了太長時間可以用緊急剖宮產代替。

剖宮產手術后的調養

剖宮產是在分娩過程中,由于孕婦或胎兒的原因無法使胎兒自然娩出,而由醫生采取的一種經腹切開子宮取出胎兒及其附屬物的過程。由于該手術傷口大,創面廣,很容易產生術后并發癥,所以,做好術后護理是孕婦順利康復的關鍵。剖宮產后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護理:

及時大小便

預防尿路感染、便秘等情況一般術后第二天靜脈滴注結束會拔除留置導尿管,拔除后3~4小時應排尿,以達到自然沖洗尿路的目的。如果不習慣臥床小便,可下床去廁所,再解不出來,應告訴醫生,直至能暢通排尿為止,否則易引起尿路感染。

剖宮產后,由于傷口疼痛使腹部不敢用力,大小便不能順利排泄,易造成尿潴留和便秘,若有痔瘡,情況將會變得更加嚴重,故術后孕婦應按平時習慣及時大小便。

盡早下床活動

孕晚期和產后比較容易出現下肢深靜脈血栓,剖宮產的患者更容易發生。引起此病的危險因素包括肥胖、不能早日下床活動、年齡較大、多胎經產婦等。

臨床表現為下肢疼痛、壓痛、水腫、心跳及呼吸會加速。

為預防血栓性靜脈炎,剖宮產術后雙腳恢復知覺后,就應該進行肢體活動,24小時后應該練習翻身、坐起,并下床慢慢活動。

當導尿管拔除后應多走動,這樣不僅能增加胃腸蠕動,還可預防腸黏連及靜脈血栓形成等。

下床活動前可用束腹帶綁住腹部,這樣走動時就會減少因為震動的關系碰到傷口而引起疼痛。

飲食保持清淡

剖宮產手術后6小時內因麻醉藥效尚未消失,全身反應低下,為避免引起嗆咳、嘔吐等,應暫時禁食,若新媽媽確實口渴,可間隔一定時間飲少量溫水。術后6小時,可進食流食,如熬得很濃的雞、鴨、魚、骨頭湯等。進食之前可用少量溫水潤喉,每次大約50毫升,若有腹脹或嘔吐感覺,應多下床活動,或用薄荷油涂抹肚臍周圍。第一餐以清淡簡單為宜,例如稀飯、清湯,并要少量。若無任何腸胃不適,則可在下一餐恢復正常的食量,哺喂母乳的媽媽可多食用魚湯及多喝水。

術后盡量避免攝取容易產氣的食物,其他則依個人喜好適量攝取。避免油膩和刺激性的食物,多攝取高蛋白、維生素和礦物質以幫助組織修復(如魚、雞肉)。此外多攝取纖維素以促進腸道蠕動,預防便秘。

密切觀察惡露

無論是順產還是剖宮產,產后都應密切觀察惡露。剖宮產時,子宮出血較多,應注意陰道出血量,如發現陰道大量出血或衛生巾2小時內就濕透,且超過月經量很多時,應及時通知醫護人員。

正常情況下,惡露10天內會從暗紅色變為淡黃色,分娩后兩周變為白色,4~6周會停止,若超過4周還有暗紅色的分泌物或產后兩個月惡露量仍很多時,應到醫院檢查。檢查子宮復舊是否不佳,或子宮腔內殘留有胎盤、胎膜,或合并有感染。

適當按摩子宮

分娩結束后,在臍下方可以摸到一團硬塊,即為子宮。孕婦可適當地按摩子宮,增強子宮收縮,避免發分娩后大出血。

另外,靜脈滴注或口服OG中,大多有子宮收縮劑,孕婦應如期將OG物服完。生化湯也是幫助子宮收縮的湯劑,可于三餐之后服用。一般來說,子宮收縮會有稍微的疼痛,但都在可忍受范圍內,倘若服用止痛OG后仍疼痛不止,應告知醫護人員。

若出現子宮異常壓痛且合并有發燒癥狀時,可能是子宮內膜發炎。產后子宮細菌感染,這是剖宮產后最常見的合并癥。產程、手術時間過長、術前孕婦有貧血或術中出血較多,都容易引起感染,因此預防性抗生素治療就成為減少術后感染的方法。

由于目前抗生素OG物種類較多而且OG效較明顯,所以一些較嚴重的炎癥,如骨盆腔膿腫、敗血癥性休克、盆腔靜脈血栓已較少見。

可以進行擦浴

自然分娩的新媽媽可以馬上洗澡,以淋浴為主。但剖宮產新媽媽原則上不要淋浴,若傷口碰到水,要立即消毒,同時蓋上消毒紗布。理論上選擇擦浴較安全,至少等拆線后再淋浴。

傷口保持清潔

預防傷口感染要特別注意腹部傷口愈合及護理。腹部傷口分為兩種,直切口與橫切口。

產后第二天,傷口換敷料,檢查有無滲血及紅腫,一般情況下術后傷口要換OG兩次,第七天拆線。

如為肥胖病人,或患有糖尿病、貧血及其他影響傷口愈合的疾病要延遲拆線。術后若新媽媽體溫高,而且傷口痛,要及時檢查傷口,發現紅腫可用95%的酒精紗布濕敷,每天兩次。若敷后無好轉,傷口紅腫處有波動感,就確認有感染,要及時拆線引流。

如果新媽媽本身存在下列感染,則需特別注意傷口的狀況:

01 產程或破水時間過長

02 手術時間過長、術中出血較多

03 產婦抵抗力差,如患有糖尿病或營養不良

04 剖宮產之前已有羊膜絨毛膜炎

05 其他因素如腹水、貧血、長期使用類固醇或以前接受過放射治療等

此外,產后月經恢復的時候要注意傷口是否疼痛,因為在傷口處易發生子宮內膜異位癥,表現為經期時傷口處持續脹痛,甚至出現硬塊。一旦出現此類癥狀,則應及早去醫院就診。

側身進行喂奶

新媽媽在產后第1~4天會有脹奶的現象,此時可以哺喂母乳。但剖宮產的新媽媽往往因為傷口疼痛降低了哺乳意愿,其實只要在術后側身喂奶就可減少傷口因動作拉扯而產生的疼痛不適。

在新生命出生以后,媽媽除了忙著照顧孩子之外,也要注意自己產后的恢復狀況,尤其是剖宮產的媽媽,更要做好剖宮產術后的護理,才能確保身體健康,同時可以很好地照顧孩子。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天峻县| 恩平市| 沾化县| 特克斯县| 原阳县| 栾川县| 方城县| 于都县| 东乡县| 双江| 兖州市| 孝义市| 鹤庆县| 呈贡县| 常山县| 平安县| 海宁市| 长宁区| 井冈山市| 古浪县| 阜新市| 兰溪市| 辽源市| 钟祥市| 叙永县| 老河口市| 昭平县| 虞城县| 于都县| 白银市| 拜城县| 夏河县| 安溪县| 贵阳市| 依安县| 汉寿县| 云林县| 平舆县| 新乡市| 苍南县| 奉节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