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相似性和好感的關系 相似度的“質”比“量”更重要
- 每天懂一點戀愛心理學
- 穆銘
- 577字
- 2015-04-18 20:53:52
希望對方喜歡自己,就算相似點很少,但在100%強調相似性、共通性和一致性時,也會有不可預期的結果。
好感與相似性
談話投機、興趣愛好相似等與自己的思想及行為接近常成為兩人相戀的理由。那么是不是一致點越多,好感就會隨之增加呢?又或者在一定程度上相似就會產生好感呢?有一致點但也有差距的時候又會發生什么呢?
相似度比相似數更重要
心理學家根據以下實驗對好感與相似性做了調查:在開學初期讓同學填寫調查問卷,內容涉及教育、福利和文學等多方面的個人愛好與意見。日后再召集同學們并告知這是一項“對人知覺的實驗——根據一定的信息,檢測當事人對事物判斷的準確性”。然后分發學期開始時同學們填寫的調查表,每個人拿到的都是別人的問卷,根據上面的答案推測填表人的性格。當然拿到的答案可能跟自己的想法很接近。有些可能整體都非常相似,另外也可能出現7成相異的答案。專家把相似度分為100%、67%、50%、33%四種選項;把相似項目數分為4、8、16三種選項。然后詢問評測人對填表人的好感度。
這個相似性與好感的關系的實驗結果是顯而易見的,好感隨著相似性的提高而不斷增加,不過與好感相關的是相似度而非相似數。實驗中,就算16全都相似,但相似度只有50%的時候,好感度并沒有升高。另一方面,相似項目僅為4項,但每項相似度均為100%時,好感度卻相當高。意料之中的是,有相異點時好感度隨之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