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4章 底比斯城及其死城(1)

在古代東方所有遺址中,埃及是最富于偉大的過去與遺物的地方;然而說到埃及的發(fā)掘史,卻又是無系統(tǒng)的。許多發(fā)掘埃及的人,都是為自己的利益或增加國家的財寶而工作著的;他們的目的,是劫取古埃及的寶藏,并不是作系統(tǒng)的研究;許多收藏在歐洲諸大博物院里的,都可以寫上道:“偷來的東西。”至于真正的發(fā)掘,為學(xué)問起見的發(fā)掘,在十九世紀(jì)的初期,卻未之前聞。第一大劫盜者,當(dāng)然是拿破侖;他在1798年至1799年,得到不少埃及寶物,使全世界都注意的暗想道:“原來埃及是寶物遍地的地方。”自此以后,許多的埃及古物收藏家,其所有都是且騙、且奪、且偷的成績,其卑鄙不下于小偷,其強(qiáng)暴不下于海盜。因此,他們僅知注意于寶物,注意于著名的雕刻與可欣羨的東西,其中視若不值高價的無價之寶,可供學(xué)問界之重要資料者,不知喪失多少!

直到馬烈特氏之時,方是埃及學(xué)光明的開始,方是用科學(xué)方法發(fā)掘的開始;而他的努力,不自私的努力,實創(chuàng)造一所開羅博物院。這是世界無比的最偉大的過去歷史的寶藏。他是站在強(qiáng)固的為古物而工作的立足點上,不是為寶物,不是為自己,或為他的國家。他在古代埃及的研究上,是極有功績的。

埃及古文化的中心點是底比斯(Thebes)。底比斯成為埃及的首都,是比較后來的事。“古代”(Old Kingdom)的都城,是在今日開羅附近;而到古代之末,當(dāng)?shù)诰糯谑畷r,都城漸向南移,約在開羅之南70英里的痕門秀騰(Hemen Suten)地方。以后又幾回遷都。直到第十八代,底比斯方崛起而為埃及帝國的中心。自西元前1580年至西元前1170年原文為“西元前一一七年”。或前1167年,底比斯恒為埃及光華的焦點。拉美斯第三世(Ramses Ⅲ)死后,這名城的運(yùn)命,便一落而不復(fù)興。第二十一代后,又另有都城。自經(jīng)亞述軍隊的攻陷,底比斯益不可問。其后亞歷山大里亞(Alexandria)城代之而興。但在新帝國的全盛時代,底比斯必是古代世界上最光榮的花城。一座弘偉的城,由尼羅河畔,直到東山之下,占滿山河間的大平原,王宮建在中央,還有卡納克(Karnak)和盧克索(Luxor)兩大廟聳出地面,雄視一切。在西方,河的對岸,是寂寞的死城,也是偉大的廟宇相望于道,而諸王的墓則深藏于地。在其在這所大城中,居民的房屋與宮殿,至今已一無遺跡可見。他們的宮殿居宅,不是用耐久的材料建造的,這些建筑不久便為風(fēng)雨所侵,化成一堆泥土的荒丘。所以底比斯的遺址,不是帝王的宮殿,也不是平民的住宅,乃是埃及人所稱的“永久的居民”,即他們的神廟和他們的死宅。今日的底比斯,不是古城,也不是生人之地,乃是廟與墓的城,寂寞的神與鬼的城。有的是不朽的諸大神的廟宇和統(tǒng)治一時的諸國王的廟宇,有的是全世界寶藏最富的王墓。現(xiàn)在先敘古廟,這些古廟遺址尚散在地面,無須發(fā)掘的;其次講到古墓,近五十年來,這些古墓為專門家所發(fā)見清理,得到不少研究埃及古代藝術(shù)、文化、宗教、歷史的材料。

講到古廟,第一使人注意的,當(dāng)然是卡納克廟,因為是底比斯最古的廟,最偉大的廟,是底比斯神廟中最重要的,且是世界上最弘巨的遺址。我們直不能形容它有如何的弘大;說它實際上的廟宇有1200英尺長,330英尺闊,至其廟址則有1500英尺長,1500英尺闊,也止能給我們以它的占地闊大的印象;或換一句話說,說它廟宇占地400000方英尺,廟基占地2250000方英尺,則更以數(shù)字迷人而已。試以他廟比較一下:羅馬(Rome)和米蘭(Milan)的兩個圣彼得寺,巴黎的圣母寺,這世界著名的三大禮拜堂并合起來,方才比得上卡納克的實際的廟殿。說到廟基,則更要多取好幾個禮拜堂來加入。巴黎的圣母寺止夠放入卡納克廟的一個大廳中,這個大廳還不是最大的。卡納克廟在埃及古廟中并不是最古的;它為第十二朝諸王所建,然此古址已經(jīng)不大可見;今所見的是第十八朝第十九朝的工作,大約不會早于西元前1580年,在埃及算是比較近代的建筑。第十八朝的興起,卡納克便跟了興起。這時,名王疊出,征服各地,劫奪許多寶物歸來。卡納克廟漸次增修擴(kuò)大;巨大無比的石幢石柱等等,至今有一部分尚聳立在那里,為世界偉觀之一。到第十九朝時,卡納克廟的光華弘麗才達(dá)到極點。在正廟外,尚有別的廟宇及圣池等等,使卡納克不僅成為廟宇,而且成為宗教的城市。

同在底比斯的東城,別有一所大廟,即盧克索(Luxor)廟是。這座廟的弘麗,僅次于卡納克廟一等。這所大廟的建成,不似卡納克廟之用屢代的力量,乃全由于兩個名王阿門和忒普第三世與拉美斯第二世的力量。阿門和忒普在一所古廟遺址上,重建盧克索廟,其壯麗遠(yuǎn)過于前者,足使它暗然無色。到阿門和忒普第四世壓迫舊教時,這廟的工程,當(dāng)然放棄不復(fù)顧。第十九朝的王,又信仰舊日的底比斯神,于是盧克索廟又加增大。盧克索廟有850英尺長,僅次于卡納克廟;而卡納克廟是以一千七百年的力量造的,盧克索廟的建成,卻不過二百年而已!

現(xiàn)在要敘到底比斯西岸的古廟和古墓了。底比斯東岸是神的城,以卡納克廟及盧克索廟為中心,四周還有許多小廟;但在尼羅河西岸的建筑的弘偉不減于東岸的,卻不是神城,而是死城;且較神城為更有趣味而重要。神城以露在外面的偉大建筑見稱,死城蘊(yùn)有無窮寶藏,等待后人的發(fā)見。死城里王墓相望,王廟相屬,雕刻紀(jì)念柱相屬于道。我們想當(dāng)年埃及人一定有一個口號道:“向西去”。因此,西岸便成死城,寂寞的死城。沿尼羅河西岸的諸山,如蜂窩似的,總有數(shù)百英里的墓。這是從那些古墓中所發(fā)見的藝術(shù)、文學(xué)的寶庫以及日用器具等等,使我們得到許多的關(guān)于埃及人的生活與歷史的知識。沒有一處地方,曾使發(fā)掘的工作有那樣豐富的報酬,也沒有一處地方,曾使發(fā)掘的工作有那樣有趣,那樣有聲有色的發(fā)見,像這尼羅河西岸底比斯的死城中一樣。在死城之中,“王谷”(Valley of the Kings)尤引人注意,為死城的精華所在;許多時代最偉大的埃及皇帝,都葬在其中,且有許多王廟,建立于其間。王廟至今尚有幾座保存得很完好,可使我們約略見其光榮的成績的;在底比斯西岸的河與山之間,凡二英里長,一英里半闊的地上,王廟幾乎遙遙相望。但如阿門和忒普第二世、第三世,托司米茲第三世(Thothmes Ⅲ)諸人的廟,則幾乎完全殘廢,止剩下廟址而已。至于如錫提第一世(Sety I)諸人的廟,則幸而保存得很好。最使我們惋惜不已的乃阿門和忒普第三世的祭廟的失去,他是底比斯諸王中最光榮的;它的遺物,如今止剩得兩個大石像,尊嚴(yán)而寂寞的坐在那里,雙手放在膝上,永久雙目凝望著對岸的日出。

主站蜘蛛池模板: 历史| 鹿邑县| 碌曲县| 灵武市| 阜新| 丰镇市| 孟津县| 安阳县| 神农架林区| 岳西县| 苏州市| 杂多县| 台中市| 兴仁县| 昭通市| 历史| 汶上县| 丰镇市| 红安县| 芦溪县| 乌兰察布市| 公安县| 家居| 石景山区| 神农架林区| 疏附县| 涞源县| 徐州市| 台州市| 平邑县| 三明市| 依兰县| 周口市| 金溪县| 黄梅县| 宁晋县| 黔东| 庆城县| 马龙县| 周至县| 太湖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