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哲學上的波瀾,就哲學史家的眼光看來,不過是主智主義與反主智主義兩派之互相起伏。主智者主智,反主智者即主情主意。本來人生方面,也只有智情意三者。不過歐人對主智特別注重,而于主情主意,亦未能十分貼近人生。蓋歐人講學,始終未以人生為出發(fā)點。至于中國古哲就不然。無論何時代何宗派之著述,夙皆歸納于人生這一途。而于西方哲人精神萃集處之宇宙原理物質(zhì)公例等等,到都不視為首要。故荀子《儒效篇》曰:“道,仁之隆也...
上QQ閱讀APP看后續(xù)精彩內(nèi)容
登錄訂閱本章 >
歐洲哲學上的波瀾,就哲學史家的眼光看來,不過是主智主義與反主智主義兩派之互相起伏。主智者主智,反主智者即主情主意。本來人生方面,也只有智情意三者。不過歐人對主智特別注重,而于主情主意,亦未能十分貼近人生。蓋歐人講學,始終未以人生為出發(fā)點。至于中國古哲就不然。無論何時代何宗派之著述,夙皆歸納于人生這一途。而于西方哲人精神萃集處之宇宙原理物質(zhì)公例等等,到都不視為首要。故荀子《儒效篇》曰:“道,仁之隆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