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柴創作這部歌劇,最讓人津津樂道的是寫作的神速。從1889年1月至3月完成聲樂縮譜,其間只用四十四天。隨后,從5月初至6月中的六個星期,歌劇的配器總譜全部就緒。一部三幕七場的大型歌劇,竟然以如此緊促的步履寫就,這不僅在俄羅斯歌劇史上空前絕后,也說明老柴此時的創作靈感企及何等強度。
老柴自己深知這部歌劇的價值和意義所在。“或許我看錯,這歌劇應該是部杰作”,他在給腳本作者――老柴的弟弟莫杰斯...
上QQ閱讀APP看后續精彩內容
登錄訂閱本章 >
老柴創作這部歌劇,最讓人津津樂道的是寫作的神速。從1889年1月至3月完成聲樂縮譜,其間只用四十四天。隨后,從5月初至6月中的六個星期,歌劇的配器總譜全部就緒。一部三幕七場的大型歌劇,竟然以如此緊促的步履寫就,這不僅在俄羅斯歌劇史上空前絕后,也說明老柴此時的創作靈感企及何等強度。
老柴自己深知這部歌劇的價值和意義所在。“或許我看錯,這歌劇應該是部杰作”,他在給腳本作者――老柴的弟弟莫杰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