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瑪雅文明的絕響:奇琴伊察

公元9世紀前后,由于不可知的原因,曾經盛極一時的瑪雅文明陡然走向衰落,分布在熱帶叢林中的上百個瑪雅城邦被人們遺棄,慢慢變成植物的天下和動物的樂園。瑪雅文明開始進入后古典期,文明的中心慢慢北移到墨西哥的尤卡坦半島地區,這一時期最著名的瑪雅城邦是奇琴伊察。

奇琴伊察位于尤卡坦半島北部,距梅里達城約120千米。在瑪雅語中,“奇”的意思是“口”,“琴”的意思為“井”,“伊察”是當年在這里居住的印第安部族的名稱,所以奇琴伊察的完整意思就是“伊察人的井口”。這個名字是名副其實的,因為在這一地區有很多處天然井。由于尤卡坦半島是石灰巖層地帶,土壤疏松,地表沒有河流湖泊,所有的降水都滲入地下形成了地下河,當地表石灰巖的裂縫受到侵蝕塌陷后,就形成了與地下河相通的天然井和天然水池。正是由于這些天然水井提供了水源,瑪雅人才能夠在尤卡坦半島這一干旱地區定居。所以城邦中的主要建筑或者圍繞著天然水井而建,或位于通向水源的道路的兩側。

奇琴伊察建于瑪雅文明的古典期,由于當時的文明中心在低地叢林一帶,這里一直不是很繁榮。公元9世紀末期,勢力強盛的托爾特克人侵入尤卡坦半島,奪取了該地的控制權,并且力圖把奇琴伊察變成托爾特克人的首都圖拉的翻版。在托爾特克文明這一外來文明的刺激之下,已經衰落的瑪雅文明重新繁榮起來,進入了后古典時期。奇琴伊察在兩種文明相互融合的基礎上得到了迅速發展,在11世紀~13世紀達到鼎盛,成為當時尤卡坦半島的政治、軍事和宗教中心之一。它一方面繼承了瑪雅文明的遺產,另一方面也融合吸收了托爾特克文明的特色,天文和歷法都得到了長足的發展,城市布局也更為嚴密合理,還建造了許多更加宏偉壯麗的神廟、金字塔、球場以及其他建筑。

奇琴伊察城中最為宏偉的建筑物是庫庫爾坎金字塔,“庫庫爾坎”在瑪雅語中的意思是“羽蛇神”,它是瑪雅人所信奉的神祇,掌管著播種和收獲,能夠帶來雨季。金字塔的底座呈四方形,底部長近60米,高為24米,頂部還有一個高達6米的方形神廟,總高為30米左右。塔身由9層平臺構成,逐層縮小呈梯形,又可以分為l8個部分,這正好是瑪雅太陽歷一年的月數。金字塔的四面各有91級直通塔頂的寬闊石階,四面共有364級,再加上通到神廟的一級臺階,總共有365級,正好與一年的天數相等。塔身四周還裝飾有52塊有著精美雕刻圖案的石板,象征著瑪雅歷法中52年為一個輪回。由此可見,這座金字塔完全是按照瑪雅歷法的規律精心設計的,這一方面反映了瑪雅人的宗教意識,另一方面也顯示出他們極為高超的建筑水平。

庫庫爾坎金字塔
庫庫爾坎金字塔不僅是神廟,還是一座天文臺,可以觀測太陽、月球、金星的運行和角度。

塔頂上的羽蛇神廟高達6米,神廟內有很多精美的壁畫和布滿浮雕的石柱,上面多是羽蛇神的形象。廟內還放置著一尊美洲豹的雕刻石像,豹身鑲有很多五彩繽紛、晶瑩閃光的玉石片,十分美麗,據說這是雨神的動物化身。在金字塔石階的兩邊有雕刻成巨蛇形的石砌欄桿,最下端的欄桿雕刻成蛇頭的形狀,高1.43米、長1.87米、寬1.07米,從蛇口內還伸出一條1米多長的巨舌,形象十分生動。這些裝飾都顯示了人們對羽蛇神的崇拜,表達了人們對于風調雨順、五谷豐登的渴盼。

庫庫爾坎金字塔的奇妙之處在于,每年春分和秋分兩天的日落時分,陽光照在北面一組臺階的邊墻上,會形成彎彎曲曲的七段等腰三角形,形狀與當地響尾蛇身上的圖案極為相似。這段蛇身的圖案連接著金字塔底部雕刻的蛇頭,宛若一條巨蛇從塔頂廟宇向大地游動,每一次,這個幻象會持續整整3小時22分,它象征著羽蛇神在春分時蘇醒,爬出廟宇;在秋分時沉睡,回歸神界。這個神秘的景觀被稱為“光影蛇形”,每年的春分和秋分,都會吸引成千上萬的人們來這里觀看。庫庫爾坎金字塔奇觀的出現是瑪雅人對建筑、幾何和天文知識的巧妙運用,再次證明了當時高度發達的文明程度,那種巧奪天工的玄妙效果,令后人嘆為觀止、自嘆弗如!

奇琴伊察羽蛇神廟及武士神廟遠景

在庫庫爾坎金字塔的旁邊就是天文觀象臺,它也是奇琴伊察城中極為重要的一座建筑物。天文塔建筑在一座巨大而精美的兩層高臺之上,它的外觀形狀與現在的天文臺有些相似,是一個圓筒狀的建筑,上面有一個半球形的蓋子,這是奇琴伊察城中唯一的一座圓形建筑物。天文塔的方位是經過精心測算的,底部的四個門剛好對準正北、正南、正東和正西四個方位,窗戶與門廊形成的連線也與天文星象相關。塔內有一道螺旋形的樓梯,可以直接通到位于塔頂的觀測室,觀測室中有一些位置十分準確的觀察孔,當時的瑪雅人可以十分準確地測算出各種星辰的角度。經過現代科學家的檢驗,瑪雅人測量結果的偏差角度最多只有2度,而通常不超過0.005度。生活在幾千年前的瑪雅人竟然能夠得出如此精確的結果,實在令人難以置信,難怪人們要將瑪雅人所取得的天文歷法成就歸功于外星人了!

瑪雅球賽表演者

奇琴伊察城中的球場規模也很大,球場的兩側各是一堵長80多米、高8米左右的平行墻,圍墻底部裝飾有各種圖案的浮雕;兩堵墻中間相隔約30米,在球場的另外兩端分別建有一座廟宇。這種球場是為了舉行一種被瑪雅人稱為“波塔波”的運動,類似于今天的籃球。球賽在瑪雅文明中是一項具有宗教意味的活動,瑪雅人認為它象征著人類重生時所經歷的艱苦搏斗。盡管考古學家們不愿相信球賽中含有人祭的成分,但球場圍墻上的浮雕顯示出一些被砍了頭的競技者,這說明比賽往往是以死亡而告終。而且最讓現代人不可理解的是,有可能是最終勝利的一方將被砍頭獻祭神靈,這的確有點荒唐,不過也許在瑪雅人的心目中,獻身于偉大的神靈是自己的幸福與光榮吧?這種古老比賽的秘密至今還沒有被完全揭開,考古者們期待著發現新的材料來證實目前的種種猜測。

在距離球場不遠的地方還有一座壯麗的武士廟,大約建于11世紀,以內部占地廣闊而著稱。整座建筑由1000多根圓柱支撐起穹窿形的石屋頂,現在屋頂早已經坍塌,只留下無數雕刻華美的石柱,默默訴說著當年的輝煌。武士廟內有著極其豐富的浮雕裝飾,其中有羽蛇神、美洲虎、雄鷹等各種富有象征意味和文化內涵的形象,還有大量生動的武士雕像。在武士廟中還有座稱為“恰克莫爾”的神像,在尤卡坦半島上有許多這種石像,人們認為這是祭祀所用。當時瑪雅人的祭司可能會把人的心臟當作祭品,擺在這個斜倚的人像胸前,作為獻給神靈的供品。

羽蛇神

羽蛇神是一個在中美洲文明中普遍被信奉的神靈,一般被描繪為長羽毛的蛇的形象。它最早見于奧爾梅克文明,后來被托爾特克人傳給瑪雅人,被稱作“庫庫爾坎”?,斞湃苏J為羽蛇神掌管著雨季的來臨,因此它是一位與播種、收獲關系密切的神祇;而且羽蛇神還代表著死亡和重生,是祭司們的保護神。在瑪雅城邦奇琴伊察中有一座專門供奉羽蛇神的庫庫爾坎金字塔神廟,每當春分和秋分日都會出現“光影蛇形”的奇觀。另外在博南帕克的壁畫中也可以看到羽蛇神的形象,它與中國“龍”的形象有幾分相似,而且瑪雅人對羽蛇神的崇拜和中國古代對龍的崇拜都與祈雨有關,這或許是一種巧合,也或許說明了瑪雅文明和中國文明之間存在著某種特別的聯系。

奇琴伊察是瑪雅文明和托爾特克文明融合交匯的產物,雖然它處于瑪雅文明已經總體走向衰落的后古典期,但是它的建筑規模、它在天文歷法方面取得的成就仍然是巨大的,可以和瑪雅文明的繁盛期相媲美。然而,這已經是瑪雅文明最后的輝煌了。奇琴伊察的文明中心地位在13世紀之后被瑪雅潘所取代,后來的城邦更是一步步走向衰落。有著幾千年歷史的瑪雅文明就好像慢慢落山的太陽,已經無法挽留當初的繁榮與輝煌了。15世紀時,隨著西班牙人的入侵,最后的幾個瑪雅城邦也陸續滅亡,美麗的奇琴伊察成為瑪雅文明最后的絕響!

主站蜘蛛池模板: 珲春市| 工布江达县| 江陵县| 常熟市| 霍邱县| 五大连池市| 民权县| 禄丰县| 广宁县| 太康县| 望奎县| 孝昌县| 伊宁县| 筠连县| 会同县| 和平县| 白玉县| 顺昌县| 马公市| 株洲市| 西乡县| 遵义市| 湘潭县| 壶关县| 鹤峰县| 康定县| 集安市| 莫力| 正定县| 沛县| 石柱| 永顺县| 汤原县| 涪陵区| 杭锦后旗| 东辽县| 金乡县| 景洪市| 门源| 武平县| 高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