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草綱目中的100種養(yǎng)生藥材
- 李興廣
- 892字
- 2019-01-01 16:14:25
桔梗
【別名】南桔梗、苦桔梗、白桔梗、玉桔梗、粉桔梗、秋桔梗、土桔梗、大桔梗、白藥、利如、梗草、盧如、苦梗、大藥、包袱花、木梗、房圖、土人參等。
【來源】桔梗科植物桔梗的干燥根。
【性味歸經(jīng)】味苦、辛,性平,歸肺經(jīng)。
【產(chǎn)地溯源】全國大部分地區(qū)均有。以東北、華北地區(qū)產(chǎn)量較大,華東地區(qū)質(zhì)量較優(yōu)。
【現(xiàn)代研究】桔梗主要含有多種皂苷,如桔梗皂苷,還含有菊糖和植物甾醇等。藥理研究表明,桔梗具有鎮(zhèn)咳、抗炎、增強免疫力、抗?jié)儭㈡?zhèn)靜、鎮(zhèn)痛、解熱等作用。
【選購保存】桔梗的選購以根粗長、均勻、色白、質(zhì)堅實、白肉黃心、味苦者為佳。置通風干燥處,防蛀。
效用特點
桔梗又稱為“舟楫之藥”,其辛散苦泄,性平,歸肺經(jīng),善宣通上焦,開宣肺氣,祛痰利氣,治療多種類型的咳嗽痰多病癥。如風寒咳嗽,配伍紫蘇、杏仁等以宣肺散寒止咳;風熱咳嗽,配伍桑葉、菊花等以疏風清熱,宣肺止咳;痰滯胸痞,常配伍枳殼、瓜蔞、半夏等以宣肺行滯。桔梗宣肺泄邪,還能利咽開喑,也是治療咽痛失音的要藥。如配甘草、牛蒡子同用以治療外感咽痛失音;配射干、馬勃、板藍根等以治療火毒內(nèi)盛的咽喉腫痛;配伍生地、玄參、麥冬、百合等以治療口渴咽干,喑啞失音。
桔梗的常規(guī)用法為加水煎煮,用量為3~10克;或入丸、散。桔梗只宜口服。凡氣機上逆、嘔吐、嗆咳、眩暈、陰虛火旺、久咳、咳血者不宜用。
治病驗方
止嗽散:桔梗、荊芥、紫菀、百部、白前各10克,甘草4克,陳皮5克。共為末,每服6~9克,溫開水或姜湯送下。也可作湯劑,水煎服。宣利肺氣,疏風止咳。治療風邪犯肺證,癥見咳嗽咽癢,咳痰不爽。
桔梗甘草汁:桔梗30克、甘草60克,水煎服,用于治療肺癰吐膿痰。
備用成藥
玄麥甘橘顆粒:清熱滋陰,祛痰利咽,用于陰虛火旺,虛火上浮,口鼻干燥,咽喉腫痛。
經(jīng)典藥膳
桔梗粥:桔梗10克、甘草適量。將兩者放入鍋中,加適量清水,浸泡5~10分鐘,然后加大米煮粥即可,每天喝一碗。化痰止咳。
桔梗冬瓜湯:冬瓜150克、杏仁10克、桔梗9克、甘草6克。將冬瓜洗凈、切塊,放入鍋中,加入食用油、鹽煸炒后,加適量清水,下杏仁、桔梗、甘草一并煎煮,至熟后,以鹽、大蒜等調(diào)料調(diào)味即成。食冬瓜飲湯,每天一次。疏風清熱,宣肺止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