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綢之路 駝鈴聲漫漫,舊貌換新顏
張騫出使西域,班超投筆從戎,開通了古絲綢之路。曾經,這里商賈云集,城池遍布,連接著東西方的商貿和文化交流。輝煌逝去,是滿目蒼涼的戈壁,甘肅曾一度陷入貧瘠。但是,四通八達的交通命脈讓它成了貫通歐亞大陸的紐帶,西部大開發(fā)帶著甘肅邁進了新時代。舊貌,新顏,交織在一起,甘肅這片渾厚的土地充滿著希冀,耐人尋味。
駝鈴悠揚的絲路古道
最初,在這里穿梭的是大漢使臣張騫。
為了平定匈奴來犯,西漢建元二年(前139),漢武帝派張騫出使西域。張騫帶領一百多人的馬隊首次穿過河西走廊,在大漠深處尋找著“行國”大月氏。事與愿違的是,他們落到了匈奴人手上。
當張騫歷盡艱辛擺脫了匈奴的追捕回到大漢朝時,他沒有帶回與大月氏結成同盟抵抗匈奴的約定,卻帶回了西域的風土人情和沿途交通路線。
從此,大漢朝對匈奴的大致情況有了把握,抗擊匈奴志在必得。而對于平常百姓來說,一條商道也逐漸出現(xiàn)。這就是“絲綢之路”。
無疑,張騫出使西域開辟了中原與西域的通道——河西走廊。自此之后,在漫長的中國歷史上,這條古道成為兵家必爭之地,也成為商賈們賺取財富的必經之地。
河西走廊是一條不折不扣的商道,這條走廊上曾經穿梭著無數(shù)的先人,無數(shù)的商旅,他們或在這里征戰(zhàn),或從這里走向中亞、西亞直至歐洲,把最具華夏文明特色的商品——茶、絲綢、瓷器,傳到西方。然后,一支支商隊又從西方帶回了令中國感到奇異的洋貨。在商品的運輸傳遞中,東西方文明有了最初的交會。
因此,河西走廊對甘肅而言是個糧倉,對中國和世界而言則是不可缺少的商道。曾幾何時,悠揚的駝鈴在空曠的古道上清脆地響著。千百年來,從這里經過的人們,或徒步翻山越嶺,或在馬背上馳騁,他們是過客,卻給這條古道增添了無窮的文化氣息。
四通八達的新絲路
15世紀以后,絲綢之路逐漸衰落。直到晚清年間,這里才有了鐵路線,轟鳴的火車載著人們從遠地而來或從這里走出去,省會蘭州也因此成了交通要地。
作為中國東西部最主要的鐵路干線,隴海鐵路從江蘇連云港起,橫穿江蘇、安徽、河南、陜西、甘肅5個省,止于甘肅蘭州,全長1759千米,是中國東西部的交通大動脈。不僅如此,隴海鐵路與蘭新、包蘭、蘭青鐵路銜接,把交通延伸到中國西部邊疆。此外,隴海鐵路與南北走向的京滬、京九、京廣、焦枝、南同蒲、寶成等鐵路相交,貫通了整個中國南北交通。因此,隴海鐵路線不僅是甘肅的交通動脈,也是我國的重要交通動脈之一。
我國通往歐洲大陸的命脈蘭新線也從甘肅穿過。它東起蘭州,西至烏魯木齊,跨越黃河,翻越烏鞘嶺,在祁連山北麓沿著河西走廊,一路經過武威、張掖、酒泉,出了長城西端的嘉峪關,穿過馬鬃山南麓的玉門河、疏勒河,一路向西,跨過紅柳河直抵新疆境內。蘭新線全長1903千米,是中國成立后修建的最長的鐵路干線,貫通了東起中國連云港,西至荷蘭鹿特丹的亞歐大陸橋。

張掖至西寧的高速公路
昔日的“絲路苦旅”早已成為歷史,今天的甘肅旅游交通便捷,有蘭州、嘉峪關、敦煌、慶陽、天水、金昌、張掖7個機場,航線通達全國各主要城市。蘭州是我國西北最大的鐵路樞紐,與省內各旅游城市都有夕發(fā)朝至的旅游列車。在每年旅游旺季,增開“甘肅絲綢之路號”省內旅游專列。高速公路自西向東橫貫甘肅全境,蘭州至九寨溝全程為高速公路。
2400千米的高速公路、12萬千米的公路通車里程,隴海、包蘭、蘭新、蘭青等七大干線和10條支線、317條專用線組成的鐵路網,50多條國內外航線,覆蓋甘肅全省城鄉(xiāng)的信息高速公路,構成了甘肅坐中四連、通達八方的立體交通通信網絡,把甘肅與世界緊緊連在一起。
水草豐美的河西走廊,寸草不生的戈壁沙灘,瓜果飄香的原野,海市蜃樓的沙漠……人們在漫長的旅途中盡覽中國西北風光。一座座新興的工業(yè)城市與文化璀璨的古邑在這里交替出現(xiàn),讓人驚嘆這條古來商道的滄桑,也忍不住想一覽西部大開發(fā)所帶來的新景觀。

張掖美景
每年7月,甘肅省張掖市河西走廊油菜花田遍地,散發(fā)著絢麗多彩的魅力。
西部大開發(fā)的腳步
四通八達的交通線給甘肅注入了無窮的活力,也為甘肅經濟的快速發(fā)展提供了契機。
而河西走廊則如同一個寶藏,為甘肅提供了豐富的礦產資源,人們從這里獲得了鎳、鈷、銅、鎢、鉬、鐵、釩、鉻等資源,并延伸至生產產業(yè)鏈,把金川、酒泉、嘉峪關建設成了金屬綜合加工利用基地。
2013年,甘肅省國民生產總值達到6268億元,第一產業(yè)增加值879.4億元,第二產業(yè)增加值2821.0億元,第三產業(yè)增加值2567.6億元。全年糧食產量1138.9萬噸。
從“使節(jié)相望于道”的繁華古商道到貧瘠閉塞的走廊地帶,再到如今快速發(fā)展的“大陸橋”,甘肅飽經滄桑。從落寞中再次崛起,仿佛賦予了古絲綢之路前所未有的厚重感。

酒泉衛(wèi)星發(fā)射中心
半個多世紀以來,這里創(chuàng)造發(fā)射了我國第一枚導彈、第一顆衛(wèi)星、第一枚運載火箭和第一艘飛船等十三個第一。
深厚的文化積淀和多樣的生態(tài)文明,讓這一片土地成為世人向往的旅游勝地。這條古商道再次在西北荒漠中復蘇。酒泉的航空城與它特有的歷史文化則為這片土地增添了文化底蘊,吸引著人們來到這里,不是古代那般懷著淘金夢,只為從歷史的碎片中領略曾經的輝煌。酒泉、武威、張掖、敦煌等絲路明珠,更是把絲路文明淋漓盡致地展現(xiàn)在人們眼前。
西部大開發(fā)正逐步在我國西部全面推進。如今的甘肅也在舊貌添新顏。讓我們走進甘肅,認識甘肅,感受甘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