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吳頭楚尾 粵戶閩庭

江西,是我國華東地區的一個省。其省名因公元733年唐朝曾在此設立江南西道而得名,又因全省最大的河流是贛江,故而簡稱“贛”。在我國的版圖上,江西地處我國東南偏中部的長江中下游南岸,居于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閩南三角地區的腹地,與東南沿海各大港口城市和江北重鎮的直線距離多在600~700千米,區位優勢非常明顯,古時即有“吳頭楚尾,粵戶閩庭”之稱。

地理風貌與水文氣候

江西省地處北緯24°29′14″~30°04′41″,東經113°34′36″~118°28′58″,東鄰浙江、福建二省,南連廣東省,西接湖南省,北毗湖北、安徽二省而共接長江,屬我國華東地區。江西省南北長約620千米,東西寬約490千米,總面積約16.69萬平方千米。境內地勢呈現出比較明顯的變化:東、南、西部三面環山,中部丘陵起伏,中北部平原坦蕩,江湖交織,是一片自南而北向鄱陽湖傾斜并朝北開口的巨大盆地。

江西省的地貌類型主要以山地和丘陵為主,亦有盆地和平原,地貌類型較齊全。莽莽群山沿著省界蜿蜒遠去,把全省圈成一個相對獨立的地理單元,省內比較著名的山有廬山、黃崗山、懷玉山、大庾嶺、九連山、羅霄山、武功山等。

廬山錦繡谷

廬山錦繡谷由大林峰與天池山交會而成,面向西南方向,因第四紀冰川作用,經過冰川不斷切割,形成了一個平底陡壁的山谷。一年四季花團錦簇,由此得名。

江西的丘陵地帶分布在邊境山區和鄱陽湖平原之間的過渡區,是“江南丘陵”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高山和丘陵間分布著許多盆地,如吉泰盆地、贛州盆地、信豐盆地、瑞金盆地、南豐盆地和弋陽盆地等。

江西境內奔流著2400多條大小河流,最大的五條河流是贛江、撫河、信江、修河和饒河,它們最終全部匯入浩瀚的鄱陽湖,并與長江溝通,形成襟江帶湖之勢。作為全省最大的河流,贛江的流域面積達83500平方千米,幾乎滋養了全省一半面積的土地,稱得上是江西的母親河。

由于地處北回歸線附近,再加上地勢狹長,江西的氣候具有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的典型特征。這一帶氣候溫暖,光照充足,無霜期長,四季分明但不均勻,大體上春秋季短,冬夏季長,年平均氣溫在16~20℃左右。江西雨量充沛,每年4~7月上旬為雨季,7月中旬以后雨季基本結束,但在沿海一帶登陸的臺風又會帶來緩解旱情的陣陣喜雨,每年的平均降水量達1341~1940毫米。

贛江下游江畔夜色

贛江以萬安縣、新干縣為界,分為上游、中游、下游三段。贛州以上為上游,山地縱橫,支流眾多;贛州至新干為中游,多礁石險灘,水流湍急;新干以下為下游,江面開闊,水流平緩。

江西省鉛山縣篁碧畬族鄉畬族村身著畬族傳統服飾的人們

行政區劃與人口分布

江西共設南昌、九江、景德鎮、萍鄉、新余、鷹潭、贛州、宜春、上饒、吉安、撫州11個設區市,11個縣級市,70個縣,19個市轄區,南昌市為江西省省會城市。

據國家統計局2013年官方數據顯示,江西省常住人口為4522萬人,其中絕大多數是漢族人口。境內分布著37個少數民族,人口較多的有回族、畬族、壯族、滿族、苗族等。畬族是省內唯一聚居的少數民族,主要聚居在鉛山太源畬族鄉和貴溪樟坪畬族鄉等地,以及其他市縣的30多個畬族鄉村。瑤族人部分聚居在全南瑤山、喇叭山等地,其他少數民族均為散居狀態。

江西境內使用的方言有贛語、客家話、官話、吳語和徽語。贛語的分布面積最為廣泛,幾乎覆蓋了全省三分之二的地方和人口,甚至深入到湖南、湖北、安徽、福建等鄰省的部分地區。

江西人的足跡遍及天下,除了本省以外,在我國香港、澳門和臺灣地區也有許多同胞,另有不少居住在海外的僑胞與外籍華人,他們大多分布在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印度尼西亞、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菲律賓、俄羅斯與日本等30多個國家和地區。

交通構建與經濟發展

改革開放以來,江西的交通運輸事業獲得了長足發展,目前已全面構建起一個干支結合、連接順暢的立體交通網絡。

在鐵路方面,全省以京九、浙贛、皖贛、鷹廈與武九5條鐵路為骨干線路。其中,京九線與浙贛線在中部交會成巨大的文、弋樟、張塘、張建、新泰等支線。在公路方面,江西的高速公路通車里程約4335千米,大致形成“天”字形布局,連通了相鄰各省及省內各市。此外,省內還分布著將近15萬千米的一、二、三、四級公路。在航空方面,江西建起南昌昌北機場、贛州黃金機場、景德鎮羅家機場、吉安井岡山機場、九江廬山機場、宜春明月山機場與上饒三清山機場,形成了“一干六支”的空中交通網絡體系。在水運方面,全省以贛江及鄱陽湖航線為水運主通道,連通了撫河、信河、饒河、修河等62條通航河流,通航總里程達5700余千米,并建成九江、南昌、吉安、贛州等32個年吞吐量超過百萬噸的大型港口。

經過“九五”時期的大力發展,江西的經濟有所發展,人民生活水平持續提高,總體達到了小康水平。進入21世紀,江西邁入了快速騰飛的“十五”與“十一五”時期,全省經濟開始實現高速增長。

在農業方面,江西以“江南魚米之鄉”鄱陽湖平原地區為依托,經過幾十年的持續發展,將綠色農產品打造成重要的經濟增長點,目前綠色食品數量高達900多個,有機食品數量高達400多個,均居全國前列。在工業方面,江西基本形成了汽車航空及精密制造、特色冶金和金屬制品、中成藥和生物制藥、電子信息和現代家電產業、食品工業、精細化工及新型建材六大支柱產業,帶動全省經濟呈現出一片良好的發展態勢。

截至2013年,江西已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4338.5億元,人均地區生產總值31771元。在整個“十二五”期間,江西全省經濟實現了跨越式發展。這個昔日經濟落后的華東大省正充分利用各種優勢資源,在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閩南三角洲等經濟圈的影響下,于中國的中部地區漸漸崛起。

南昌八一大橋

新八一大橋是江西省第一座斜拉橋。它東起陽明路,跨越贛江,西接廬山南大道,北連昌北開發區,南接昌九高速公路,是連接湘、鄂、皖及贛北各地的重要通道。

主站蜘蛛池模板: 寿阳县| 崇仁县| 新蔡县| 台中县| 景宁| 长白| 沂南县| 扎赉特旗| 临夏市| 长泰县| 左权县| 分宜县| 延长县| 濉溪县| 铜川市| 常州市| 郴州市| 屏山县| 闽清县| 平和县| 安乡县| 思茅市| 裕民县| 克山县| 修水县| 汪清县| 霍邱县| 平邑县| 浮梁县| 潍坊市| 镶黄旗| 内丘县| 和平县| 兴仁县| 顺平县| 平山县| 潼关县| 封开县| 清原| 隆昌县| 福清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