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煙波浩渺鄱陽湖

鄱陽湖位于北緯28°22′~29°45′,東經115°47′~116°45′,地處我國江西省北部,長江中下游南岸。它是我國最大的淡水湖,也是我國第二大湖。鄱陽湖擁有廣闊的水域,碧波萬頃,水天相連,景色宜人;其優質的生態環境更成為鳥類棲息繁殖和候鳥越冬最理想的天堂,因此鄱陽湖有“白鶴世界”、“珍禽王國”的美譽。

中國第一大淡水湖

在古代,鄱陽湖曾有彭蠡澤、彭蠡湖、揚瀾湖、宮亭湖、彭澤湖等稱謂。“彭者大也,蠡者瓠瓢也”,鄱陽湖名副其實。鄱陽湖是長江流域的一個重要集水湖盆,其如大瓢一樣自西向東承納修河、贛江、撫河、信江和鄱江(饒河)五河之水,使五河之水在鄱陽湖的萬頃碧波中相匯相融,而后注入長江,誠如宋代詩人筆下“彭蠡古來險,湯湯貫侯衛,源長云共浮,望極天無際”所描繪的勝景。

鄱陽湖水域面積的70%在江西省九江市境內,20%在江西省上饒市境內,其余10%則在江西省南昌市境內。經過長年累月的地質演變過程以及河流的沖刷侵蝕,鄱陽湖形成南寬北窄的形狀,被人們貼切地形容為“一只系在萬里長江腰帶上的巨大寶葫蘆”。其以松門山為界,分為南北兩部分,北湖湖面狹窄,長40千米,寬3~5千米,最窄處約2.8千米,是一條狹長的通江水道;南湖湖面廣闊,長133千米,最寬處達74千米,是鄱陽湖的主湖體。

鄱陽湖平原

充足的日照、良好的水文氣候及湖區獨特的地形地貌,形成了江西省著名的鄱陽湖平原。這里地勢低平,河湖交錯,稻田、菜畦、魚塘成片,呈現出一派豐饒的景象。

鄱陽湖枯水期岸邊景象

枯水期時,鄱陽湖水落灘出,岸邊野草連片。

鄱陽湖屬季節性淺水湖泊,每年4~9月為豐水期,高水位(21米)時水域面積達4600平方千米;10月至次年3月為枯水期,平水位(14~15米)時水域面積為3150平方千米,形成“高水是湖,低水似河”、“洪水一片,枯水一線”的奇特景觀。

鄱陽湖屬亞熱帶濕潤季風型氣候,雨量充沛,年降水量為1400~1900毫米。日照充足,四季分明,冬季氣溫多在0℃以上,湖面無結冰現象;年平均氣溫16.7~17.7℃,年均相對濕度80%,具有典型的“澤國芳草碧,梅黃煙雨中”氣候特征。

特殊的地形,明顯的豐水期、枯水期以及濕潤的氣候,使鄱陽湖形成沙壩、湖泊、草灘、濕地、沼澤等獨特的地理景觀,為生態系統的發育提供了極好的條件。1992年,鄱陽湖被列入“世界重要濕地名錄”,主要保護對象為珍稀候鳥及濕地生態系統。

珍禽王國

除了是我國最大的淡水湖,鄱陽湖名震四方更因為它是“珍禽王國”、“白鶴天堂”。

每逢秋末冬初之時,鄱陽湖自然保護區內都會迎來大群白鶴越冬。

白枕鶴

國家二級保護珍禽。體形似丹頂鶴。上體為石板灰色,尾羽為暗灰色,末端有寬闊的黑色橫斑。

斑背大尾鶯

小型鳥類。上體淡皮黃褐色具黑色縱紋,背部黑色縱紋更顯著;下體白色,兩脅和尾下覆羽淡皮黃色。

鄱陽湖自然保護區位于鄱陽湖西北部,贛江與修河注入鄱陽湖的匯合處,以永修縣吳城鎮為中心,包括大湖池、蚌湖、大汊湖、沙湖、中湖池、常湖池、梅西湖、象湖和朱市湖9個湖泊及湖灘草洲,總面積224平方千米。豐水期,保護區的9個湖泊與鄱陽湖連成一片;枯水期,湖泊水位下降,各自形成蝶形湖泊濕地,為鳥類棲息提供了適宜的場所。

鄱陽湖自然保護區是一個多功能的復合濕地生態系統,按其組分特征可分為荒山灌叢草坡生態系統、湖濱沙地生態系統、湖灘草洲生態系統、濱岸帶生態系統、表水層生態系統和深水層生態系統。不同組分的生態系統,養育了多種多樣的動植物,其中包括數百種水禽。

越冬水禽在保護區內的集群性很強,這不僅指同一種水禽的集群性強,而且也指多種水禽在同一地點的集群性強。每逢秋末冬初,有超過200種鶴類珍禽飛抵于此,其中包括珍稀瀕危物種白鶴、東方白鸛、灰鶴、小天鵝等,國家重點保護動物白頭鶴、白枕鶴、黑鸛、紅胸黑雁等,呈現出“飛時遮盡云和月,落時不見湖邊草”的景象。

鄱陽湖畔沃野千里,濕地內良草豐美,是牛羊極佳的口糧。

鄱陽湖中的鞋山島

珍稀瀕危物種白鶴又名西伯利亞鶴,它全身雪白,擁有棕黃色長刀狀的喙、粉紅色的長腿,嬌秀迷人。但白鶴全球種群現存僅約3200只個體,被IUCN紅皮書列為極度瀕危物種。我國的鄱陽湖區是全球最大的白鶴越冬區,據1998年鄱陽湖冬季調查,該區共發現2526只白鶴;近年來,白鶴越冬種群數量有所增加,約占世界白鶴總數量的95%以上。波光粼粼的淺水濕地,一只只翩飛的白鶴如閃電般掠過水面,潔白的羽翼上散落著落日的點點余暉,場面壯觀異常。

湖中的名山島嶼

“山蒼蒼,水茫茫,大孤小孤江中央”,這是蘇軾所作《李思訓畫長江絕島圖》中的詩句。在鄱陽湖上泛舟,湖中心一孤峰拔水而起,前低后高,如一只“大鞋”,這就是被唐代畫家李思訓和著名詩人蘇軾稱為與彭澤小孤山遙遙相對的大孤山——鞋山島。

鞋山島長約500米,寬約200米,最高處海拔90余米。關于鞋山的由來,傳說是一個在湖上打魚的漁夫與天界瑤池玉女邂逅,相愛成親。漁霸盛泰得知后,預謀搶親,玉帝派天兵天將把玉女帶走,盛泰乘機去抓漁夫。玉女為救漁夫,從天界丟下一只繡花鞋把盛泰一伙壓住,繡花鞋落入湖面便成了鞋山。

如今鞋山島上綠樹蔥郁、峻峭秀麗。站在島上,碧波萬頃的鄱陽湖與群峰疊翠的廬山盡收眼底。鞋山還是過往船只的航標和重要的避風港。明代陳云德贊道:“誰削青芙蓉,獨插彭湖里。平分五老云,遠挹九江水。日月共吞吐,煙霞互流徙。大力障狂瀾,與天相終始。”

在鄱陽湖眾多的島嶼中,最大的島當數馬鞍島。馬鞍島面積4.8平方千米,因形似馬鞍而得名。島上民風淳樸,崇古尚學,在清代曾出過舉人和進士,島上至今仍留有進士第石匾、石柱、石獅等遺跡。

鄱陽湖最有名的島要數石鐘山,蘇軾的一篇《石鐘山記》讓它名揚天下。亭亭玉立的石鐘山位于鄱陽湖與長江的交匯處,它其實是兩座由石灰巖構成的山,山下有洞穴,形如覆鐘,面臨深潭,微風鼓浪,水石相擊,發出如洪鐘的響聲,因此得名。靠南臨湖的是“上鐘山”,靠北瀕臨長江的是“下鐘山”,兩座山懸崖挺拔,聳峙湖上,登高遠眺可看到“水分林下清冷浪,山峙云間峭峻峰”的磅礴氣象。

石鐘山上有鐫刻著蘇軾《石鐘山記》全文的石碑,有印證李勃觀點的“敲石亭”,有紀念太平天國運動的太平樓、太平遺壘,有看水天三色的地方——清濁亭等文化古跡。在清濁亭,可以看到鄱陽湖水和長江水交會的情景,湖水清,江水濁,涇渭分明,難怪郭沫若看到此景也不禁感嘆“水文黃赤界,峰影有無間”。

主站蜘蛛池模板: 准格尔旗| 海南省| 大埔县| 灵川县| 东丽区| 崇仁县| 铜山县| 林西县| 隆昌县| 乌兰浩特市| 渑池县| 奉新县| 临武县| 五寨县| 敖汉旗| 桑植县| 平果县| 虎林市| 襄垣县| 阿合奇县| 鄯善县| 兴义市| 东港市| 湾仔区| 武鸣县| 阿勒泰市| 佛山市| 墨竹工卡县| 丹棱县| 东兴市| 威信县| 前郭尔| 禹城市| 乌兰察布市| 金塔县| 航空| 奉新县| 平原县| 巍山| 文安县| 营口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