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塘江 休向中興雪至冤,錢塘江上看濤翻
“有情風,萬里卷潮來,無情送潮歸。問錢塘江上,西興浦口,幾度斜暉”,“休向中興雪至冤,錢塘江上看濤翻”。一首首古詩將錢塘江展現在人們眼前,奔涌的江水潤澤著沿岸的生靈。一條大江,帶來一座大橋,成就一段歷史,講述一個未來。
錢塘江與橋
錢塘江,古稱“浙江”、“折江”或“之江”,是浙江省最大的河流,是古代吳越文化的主要發源地之一。因一年一度的觀潮勝景而聞名海內外。錢塘江流經安徽、浙江兩省途,發源于安徽省海拔1600多米的懷玉山主峰六股尖,至衢州匯入江山港和烏溪江,稱為衢江;經衢江至蘭溪市匯入金華江,稱為蘭江;蘭江與新安江交匯,流入浙江,此段稱為桐江;進入桐廬縣后稱為富春江;到了杭州聞家堰以下稱錢塘江,最后經杭州灣流向東海,流域面積達55058平方千米。錢塘江從北源新安江算起,全長588.73千米;從南源衢江上游的馬金溪算起,全長522.22千米。
錢塘江水勢兇險,上游時有山洪暴發,下游常有海浪涌入,修橋筑堤成為一件難事也是一件大事。1937年9月26日,杭州市境內的西湖南面,一座橫跨江面的大橋落成通車了,這就是由我國近代著名橋梁專家茅以升主持設計,我國第一座自行設計和建造的雙層大橋——錢塘江大橋。大橋總長度為1453米,寬9.1米,高7.1米,主橋長1072米,南、北引橋分別長93米和288米,主橋為16孔,橋墩15座。橋分上下兩層,上層為雙車道公路,下層為單線鐵路。錢塘江大橋已經77歲了,這座年逾古稀的大橋不但極大地方便了錢塘江南北的交通,而且與六和塔一起構成了西湖風景名勝區南線宏偉壯麗的景觀,站在橋面上,可以一覽六和塔全景,更能體會到杭州依山傍水的味道。2006年,錢塘江大橋被國務院批準列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這座我國橋梁史上的里程碑,這個我國橋梁工程師的搖籃,將續寫自己的輝煌。

錢塘江夜景
難得一見的天文奇觀
潮汐現象本是一種普通的自然規律,但錢塘江壯觀的潮汐現象卻成為一種令世人贊嘆的天文奇觀,是世界三大潮涌之一。每年農歷八月十八日的錢塘江觀潮盛會,氣勢恢宏,場面浩大,潮汐之間如萬馬奔騰奏起的凱歌,蘇東坡曾贊嘆道:“八月十八潮,壯觀天下無。”每年數十萬的聽眾從八方而至,只為聆聽那蕩氣回腸的樂曲。錢塘江大潮的壯觀源于多方因素的融合,如天文、地理、時間等,成就了世界上獨一無二的觀潮奇觀。

滾滾錢江潮
錢塘江潮汐現象主要形成于太陽、月亮對地球表面海水的吸引力。當太陽、地球和月亮處于同一條直線時,來自太陽和月亮的引力之和使得潮水水勢變得洶涌異常。農歷每月初一和十五之后的2~3天,太陽、地球和月亮都會在一條直線上,這時,錢塘江潮水的勢頭也在發生變化。此外,錢塘江大潮經過的位置很特別。錢塘江入海口杭州灣,呈現外寬內窄的喇叭形,口外入海處寬100千米,而進口處只有20千米,最狹窄的海寧鹽官鎮只有3千米。這樣的地形使得湍急的潮水在經過窄口處時非常擁擠,水位高漲,而出海的潮水又在洋流的作用下往回流動,形成特大潮涌,潮頭高達數米,這種復雜而劇烈的撞擊使錢塘江大潮產生一浪接一浪,一潮蓋一潮的盛景。
當潮水攜排江倒海之勢自西洶涌而來時,與東面折返和在入海口處等待的潮水發生碰撞,場面宏大浩瀚,讓人不禁感慨自然界的神奇和力量。觀潮的最佳時間是農歷八月十八日,最佳觀潮地點在海寧市的鹽官鎮。由于地形的影響,浪潮表現出不同的姿態。
在大缺口觀看“交叉潮”是絕佳的選擇。大缺口距離杭州灣55千米,由于地形的特殊性,這里堆積了深厚的泥沙和淤泥,形成了一個沙地,當潮水過境時會繞開沙地分成東西兩股——東潮和西潮,之后又融合在一起,但重新匯合的兩股潮水以巨大的力量和速度互相沖擊,一時激起數道水柱,浪花四濺,場面壯觀,呈現出“海面雷霆聚,江心瀑布橫”的壯觀景象。當水柱回落的時候,兩股潮水會形成“十”字狀,其交叉點急速向北奔去,撞擊在海塘上。潮水與海塘碰撞的瞬間釋放出巨大的能量,這是能量與硬度的競爭,強勁的沖擊力使潮水向各處飛散,一波又一波巨大的浪花在雷鳴般的撞擊聲中沖上高空和海塘,場面危險異常,其千鈞之力隨時會對觀潮的人群造成破壞性的威脅,人們興奮之余也都在尖叫著向后逃離。

交叉潮
2014年7月29日,在錢塘江北岸海寧丁橋東段的江面上,東潮和南潮兩股大潮洶涌夾擊,形成奇特的錢塘江十字交叉潮。
江水還會神奇地組合成一條直線,名為“一線潮”,海寧的鹽官是觀看一線潮最好的位置。潮水自遠方而來,未見蹤影便聞其聲,隆隆的響聲由遠及近,越來越大,而鹽官的江面依舊平靜如鏡,或許這就是暴風雨來臨之前的平靜吧。轟鳴聲不斷加大,遠處的江面開始出現一道依稀可見的水墻,隨著景象漸漸清晰,翻滾的江水和巨大的響聲仿佛天兵天將敲打著各種神器下凡一般,越來越近,觀潮的人們開始躁動和歡呼起來,心情也隨著潮水的臨近開始澎湃。只見寬闊的江面上有一道齊頭并進的水墻以極快的速度掠過,這道水墻高2米左右,有時可高達3米。浩瀚的潮水,磅礴的場面,讓所有觀潮者心跳加速,嘆為觀止。
人們常常認為水只會向一個方向奔流,而錢塘江上的“回頭潮”卻打破了這一傳統觀念。潮水在到達老鹽倉的時候,被老鹽倉的攔河丁壩所阻,繼而掉頭逆勢而上,形成了一個奇特的場面——一邊是經鹽官一路西行暢通無阻的潮水,一邊是調轉方向沿河向上游奔流的回頭潮。這兩股潮水的碰撞也是罕見的場景,都是千鈞之勢,都是志在必得,竭盡全力拼殺一番后,兩股潮水如兄弟般相擁而去,留下一片寧靜。
錢塘江的魅力在于它的歷史,在于它的經歷,在于它呈獻給世人的驚奇。它將帶著不盡的期待繼續奔涌向前。

回頭潮
2013年9月22日,在海寧老鹽倉回頭潮景區,出現了壯觀的回頭大潮。

錢塘一線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