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14.一個叫“客人”的孩子
- 八一八元史
- 風幡不動
- 899字
- 2010-06-01 11:34:02
術赤
扎木合替義兄報仇的心切似乎比鐵木真還要強烈。
當鐵木真、脫斡鄰勒的聯軍到達約定的會師地點時,札木合已在這里等候了三天。見到帖木真他們的到來,札木合號令二萬人馬列隊迎接。札木合說:"我們不是用蒙古語說定,要‘寧可淋雨,不可失約‘的嗎?不是說好要免掉遲到者的資格嗎?"王罕很是過意不去,"誤約三日,實屬大過。我等甘受札木合弟弟處置。"誤約之事,就這般談笑了之了。
蔑爾乞人的首領叫做脫黑脫阿,一看到四萬大軍襲來,又發揚了當年赤列都留下的光榮傳統——逃,一瞬間就逃得無影無蹤。
蔑兒乞人失去了首領,無法組織有效的抵抗,只好潰散。札木合、脫斡鄰勒趁機撈上一把,鐵木真一心一意尋找孛兒帖的下落。他一邊打馬奔跑,一邊不斷地高呼"孛兒帖"的名字。孛兒帖混雜在逃難的百姓群中,她坐在一輛馬車上,聽到了鐵木真呼喊,馬上奔了過來。
蔑兒乞人捉住孛兒帖等人之后,為了對也速該進行報復,脫脫強迫孛兒帖與赤列都的弟弟赤勒格兒結婚,赤勒格兒是蔑兒乞部的一個大力士,孛兒帖無力反抗,也只好暫且聽天由命,等待鐵木真前來搭救。
現在,孛兒帖終于回到了鐵木真的懷抱里。
帶給鐵木真的,還有一個即將出生孩子。在退軍的路上,孛兒帖生下了一個兒子,起名為術赤——客人的意思。
這個孩子是誰的?這個問題,引來了很多人的猜想,也成為編故事的絕好材料。
第一種猜想:因為孛兒帖被搶到蔑兒乞部不足九個月,術赤無疑是鐵木真的親生子。這個嬰兒之所以被稱為“術赤”,則是“因為他是猝然降生的”。這一猜想的權威觀點出自《元史》。
第二種猜想:孛兒帖在蔑兒乞部住了幾年,術赤肯定是蔑兒乞人的。這一觀點主要來自蒙古族的傳說,金庸先生在小說里則采納了這一觀點。
而波斯人編寫的《史集》和蒙古人編寫的《蒙古秘史》都沒有記下確切時間,因此這個問題至今還是一個歷史懸案。
從以后的情形看,盡管鐵木真竭力庇護術赤,但父子之間最終還是產生了隔閡,他的兄弟和親屬更是對他另眼相看,由此引起了一系列矛盾和沖突。術赤在困苦中度過了一生,最后死在父親的前面。
另:別勒古臺的母親無顏見自己的兒子,尋了短見,別勒古臺大肆屠殺以示報復。鐵木真撿到一個叫做曲出小男孩,送給了訶額侖作養子,后來成為著名的將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