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購物逐漸成了人們購物的主要方式,電子商務的繁榮帶動了相關產業的不斷升級。為了迎合大數據時代的特征,也為了更好地把握住大數據時代的種種商機,各個電子商務企業紛紛涉足互聯網金融,追逐大數據,都希望占據未來市場。
大數據時代中的電子商務
全球最大的信息技術和業務解決方案公司IBM在被聯想收購之前,可謂是電子商務行業中的一匹寶馬。它始創于1911年,總部位于美國紐約州阿蒙克市。IBM在2011年的凈利潤達到159億美元之多。
進入大數據時代之后,IBM積極響應并做出轉變。IBM全面整合了公司的內部資源,搭建了全新的數據平臺。就此宣告全面升級的大數據戰略。IBM的大數據戰略體現在三個方面:1.包括掌控信息、獲悉洞察、采取行動的全面戰略理論(也稱3A5步);2.包括Hadoop系統、數據倉庫和信息整合系統、流計算的全面的解決方案;3.全面的落地實踐。
馬云的阿里巴巴可謂是國內電子商務界的龍頭老大,阿里巴巴成功的因素之一就在于該企業非常重視數據。1999年成立的阿里巴巴經過十幾年的發展,企業平臺上已經積累了大量的數據,目前阿里巴巴擁有阿里巴巴B2B、聚劃算、一淘、淘寶網、天貓商城、中國雅虎、阿里云、一達通、中國萬網等子公司。
阿里巴巴設立了“首席數據官”一職以充分挖掘大數據的價值,并為自己的網絡銷售平臺提供完善的數據云服務。在2012年的商業大會上,馬云表示阿里巴巴將于2013年1月起轉型金融、重塑平臺和數據三大業務。阿里巴巴希望通過這種方式,分享和挖掘海量的數據并為其他中小企業提供更有價值的信息。
除了IBM、阿里巴巴之外,甲骨文、微軟、惠普、百度等公司為了應對大數據時代的挑戰和機遇,都在積極挖掘大數據之中的“寶藏”,使得大數據市場一時間熱鬧非凡。而在這熱鬧的過程中,眾多的電子商務企業在大數據的基礎上,開始紛紛涉足互聯網金融。網絡銀行一夜間崛起,網上支付、手機客戶端支付已經成為很多人消費的主要支付方式。京東商城選擇和中國銀行合作,擔任著類似的中介角色。通過這樣的方式為供貨商們提供入庫單融資、應收賬款融資、訂單融資、資產包轉移計劃等服務。京東商城對供應商提出的融資申請進行核準之后,轉交給銀行,銀行根據相關材料對供貨商發放資金。
2013年1月,京東商城的CEO劉強東在公司內部年會上表示,京東商城將以大數據的供應鏈金融業務為主要戰略性業務,以此應對大數據時代的考驗。此外,京東商城還將組建京東金融公司等子企業和部門為商家和個人提供融資貸款服務。
阿里巴巴和京東商城這兩個老對手,在進入大數據時代之后交手更加頻繁。京東并不是首家涉足供應鏈金融的商家,阿里巴巴在2007年就已經推出了供應鏈金融以幫助中小企業進行融資。供應鏈金融的好處和利潤被其他各個企業看中,這些小企業爭相擠進這個領域,想要分得一杯羹。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金銀島。2009年,金銀島通過和中國建設銀行、中遠物流合作推出了E單通。E單通可以細分為網絡訂單融資和網絡倉單融資兩部分。這是合作三方共同建立的一整以實現物流、資金流、信息流的深度融合為目的的服務和風控體系。
亞馬遜在大數據時代的實踐
亞馬遜是全球第一家網絡書店,他的掌門人是貝索斯。了解亞馬遜的人都會發現,貝索斯有個習慣——在開會的時候留出一把空椅子。他的目的是為了告訴自己的員工,消費者是公司最重要的人。本著顧客至上的經營理念,亞馬遜成了名副其實的電子商務領袖:僅2011年的凈利潤就達到了6.3億美元,公司的市值接近千億美元。
和很多企業不同的是,亞馬遜推出新產品和服務的速度非常快,并不需要進行長時間的調研、分析等步驟。因為只要推出了新產品,幾周的時間內,消費者就會自動為公司留下珍貴的評論及購買的數據。
有了這些數據,亞馬遜就可以采用大數據技術,詳細分析這些數據背后的真相。準確地評估自己的新產品,從而很快給出產品是否應該繼續推廣、如何推廣等問題的答案。亞馬遜的這個流程,實際體現了以消費者為中心的理念。通過消費者的真實反映來改善產品,這是很多企業都應該學習的。貝索斯的“空椅子”理念代表了他對電子商務的深刻理解,也代表了亞馬遜在大數據時代的良好實踐。
在金融市場不斷發展和穩定,金融產品在人們的生活中不斷占據更大的比例的情況下,全球已經進入了從工業化時代向信息化時代過渡的階段。美國是這條道路上走得最快的國家,中國緊緊地跟在西方發達國家之后。
以寶潔、沃爾瑪、通用汽車等企業為代表的大工業時代有明顯的特征——大量生產、物流強度大、零售量大。大工業時代不會在未來的消費市場延續,取而代之的是信息化時代。信息化時代的特征有:主導者就是消費者、個性化生產、網絡化協作。
這一轉變將一改企業只專注于內部管理、生產和供應鏈的問題,使得消費者處于主導的地位并成為企業的一分子。
以著名的汽車生產商福特為例。福特在早期一直生產T型車,并且福特的理念是以生產為中心,當時福特對外流傳這樣一句話“顧客可以隨心選擇自己喜歡的顏色,只要是黑色”。但是這樣的經營理念,早已經被淘汰。在當下的市場競爭中,企業必須學會揣摩每一個消費者的喜好,以提供滿足絕大部分消費者需求的產品。
開啟了各個企業以消費者為主導模式之門的大數據時代到來了。比如一家服裝企業企圖調查其顧客的購買意愿,于是安裝了監控,以方便觀察顧客試穿了哪些衣服。但是既要安裝設備,又要整理和分析數據,成本一下子提高了,嘗試以減少樣本量的方式降低成本只會使得統計的結果有偏差或者失靈。
如果將類似的情況放在互聯網上,邊際成本的增加卻趨近于零。因為消費者只要在網上點擊了衣服的圖片、放進了購物車、付了款等等,這些動作都會被服務器自動記錄下來。想要分析這些數據唯一花費的就是時間,從海量的數據中挑選需要的數據并做出分析。這一對比,大數據技術的價值就明顯地展現了出來。
想要成功地實現展業轉型,就必須洞悉消費者的心理、快速響應消費者的需求,即使是潛在的需求。企業如果擁有了對大量數據的處理和分析能力,就等于擁有了“千里眼”和“順風耳”。雖然大數據技術在國內很多企業中都處于起步階段,但是總有一些優秀的領袖企業,帶領著大家走在技術進步的道路上。
以對比亞馬遜和索尼為例來體現亞馬遜對待大數據技術的態度和實踐。亞馬遜擁有全球最大的電子商務網絡,這也使得亞馬遜可以大規模地收集消費者在瀏覽和消費的過程中留下的一切痕跡,從而擁有全面精準的數據。以此為中心,亞馬遜開發了市面上唯一一款能夠和蘋果的iPad抗衡的產品——kindle fire。
而索尼的市場份額在近幾年不斷縮小,這是因為它所生產的產品明顯和消費者的喜好脫節,walkman等產品早已經被消費者淘汰了,而索尼似乎后知后覺。這正是因為索尼錯過了利用大數據技術更緊密地貼近消費者的機會。
美國明尼阿波利斯市的一個經典案例一直在互聯網上流傳。塔吉特百貨里來了一個怒氣沖天的男子強烈要求見百貨公司的經理。原因是百貨公司寄給了她在上高中的女兒一些購買母嬰用品的優惠券。顧客因為百貨公司不恰當的行為非常生氣。
經理查看了公司發給顧客女兒的郵件,的確給他的女兒贈送過購買母嬰產品的優惠券。經理反復和這位顧客道歉,才平息了這件事情。
有趣的是,幾天之后百貨公司的經理再次給這位父親打去電話表示歉意的時候,這位父親非常愧疚地告訴他:“對不起,我之前錯怪了你們,我和女兒長談了一次,她的確懷孕了?!?
很多人看到這里都會有疑問:百貨公司怎么會知道顧客的女兒懷孕了,并向她贈送母嬰產品的優惠券呢?商店竟然比顧客先一步了解他女兒的動態,這實在令人驚訝。想要知道這其中的奧妙就必須提起電子商務的鼻祖——亞馬遜。
成立于1995年的亞馬遜是全球最大的電子商務供應商。該公司最令人稱奇之處在于,在成立之初,亞馬遜一直處于虧損的狀態,而且逐年嚴重。數據顯示,2000年亞馬遜虧損了14.1億美元。在成立之初的8年時間里,亞馬遜一直處于這樣的虧損狀態。直到2003年,亞馬遜才終于開始盈利。
亞馬遜的“錦囊”就是它有一位偉大的領導者——貝索斯,貝索斯是一個眼光長遠的人。盡管在成立初期,亞馬遜經歷了互聯網泡沫的沖擊、經歷了投資機構的做空,貝索斯依舊不顧外界對公司的評價,我行我素。在貝索斯給公司股東的信件中,他總是強調:“It’s all about long term.”而亞馬遜之后的輝煌也證明了這位領導者的犀利眼光。
僅僅2012的前三個季度,亞馬遜的營業收入就達到了398億美元之多,相比前期,漲幅非常大。亞馬遜能夠做到如此轉變主要歸功于它強大的推薦系統。亞馬遜的網店系統最強大的一點,就是能夠讓顧客發現自己的潛在需求。顧客進入亞馬遜的網上商店起,就不斷地被這樣的思想滲透。“人氣組合”“購買了此商品的用戶還瀏覽了”等等欄目都是吸引顧客發現自己潛在需求的“釣鉤”。
亞馬遜將顧客在網站內的所有行為都通過系統記錄下來,根據數據的特點進行分類處理,按照商品類別形成不同的推薦欄目。例如“今日推薦”就是根據當天顧客瀏覽的信息記錄,推出一些點擊率最高或者購買率最高的產品。而“新產品推薦”則是根據顧客搜索的內容為顧客提供了大量新產品的信息?!坝脩魹g覽商品推薦”,則是將顧客曾經瀏覽過的商品信息再一次推向顧客,讓顧客考慮購買或者進行二次購買。
捆綁銷售法也是亞馬遜采用的有效方法之一。即利用數據挖掘技術分析顧客的購買行為,找到某件商品的購買者經常一起購買的其他商品,構成銷售組合,進行捆綁銷售。他人購買或瀏覽過的商品欄目,則是通過社會化的機制,根據購買同類商品的顧客的喜好,為顧客提供更多的選擇,使顧客更加方便地挑選。
亞馬遜成功的另一個主要因素是,在給顧客做推薦的時候,亞馬遜的顧客體驗非常特別。亞馬遜給出了大量的真實數據,讓顧客在短時間內就對其產生了信任和忠誠。例如,購買了此產品的顧客還購買了某產品、你曾購買過某產品因此給你推薦類似的其他產品等等。
不得不提的是,亞馬遜的推薦內容是根據真實數據分析計算出來的。每個用戶的檔案中都記錄了該用戶的所有購買和瀏覽行為。亞馬遜的商品評價系統也從另一個方面歸納和反映了顧客對產品的偏好。亞馬遜將這些數據做成顧客的檔案,直截了當地告訴顧客亞馬遜這些推薦舉動的可靠和用心。
小米手機在大數據時代的實踐
小米手機就像是競賽中的一匹低調的黑馬,在賽前默默無聞、鮮為人知。一下子就占據了手機市場上前列的位置。于2010年成立的小米,自2011年推出第一代小米手機起,就獲得了顧客的喜愛。2012年小米又推出了第二代手機,并且開通了網絡銷售平臺。令很多競爭者沒有想到的是,網絡銷售平臺一開放,第一輪的5萬部手機在3分鐘之內被搶購一空。到2012年中旬,小米公司的市值已經達到了40億美元。小米的董事長雷軍推崇軟硬一體化設計,和蘋果公司的創始人喬布斯相同,因此,很多小米的喜愛者都稱雷軍為“雷布斯”。
雖然“雷布斯”的小米公司在很大程度上是模仿喬布斯的蘋果公司。但是一味地模仿是不會取得這么大的成功的。小米有著自己的一套“模仿”模式,這種模式分為三個方面,即硬件、軟件、移動互聯服務。小米的目標是要把這三個方面都發展到市場領先地位。
這個年輕的公司,在其走向市場之后,已經發布了小米1、2、3三代手機。其軟件上的實力也不可小視,小米公司開發了米柚操作系統、小米讀書、小米分享等軟件。
這樣一家看似模仿蘋果公司而產生的企業,在其成長和發展道路上一定受到了很多的質疑和責難。但是小米卻用不斷提供好的服務來回饋了這些。小米選擇的道路是正確的,同時掌握硬件和軟件的技術,為顧客提供全方位的服務,其未來一定會受到越來越多人的認可和喜愛,發展前景不可限量。
再好的軟件,沒有硬件作為展示的平臺,也無法發展起來。就好像一個人沒有了靈魂,生命也索然無味一樣。只有將硬件和軟件結合起來,提供全方位的服務,才能給顧客最好的體驗。科技迅速發展,電子產品不斷升級的時代,顧客不僅重視電子產品的外觀,更重視其內在的軟件配置和操作系統。一些專攻硬件的制造商,如果不轉變自己的生產方向,那么就會在競爭中被淘汰。
任何一家電子產品的生產商,如果沒有自己獨立的軟件配置,都無法在競爭中生存下來。很多生產商在自己的產品中內設自己獨有的軟件,來保護自己的產權。例如,聯想的手機就默認聯想的網盤,華為的手機默認華為的網盤。可見,硬件和軟件同樣重要,缺少一個,就會被競爭對手獲得先機。蘋果公司的成功就極大地證明了軟、硬件一體化的優勢。
軟硬件一體化的模式,適用于各種智能型電子產品的開發,而不僅僅是手機生產。不論是筆記本電腦還是iPad等平板電腦,都遵循這樣的模式。小米的發展空間遠不止如此,它可以發展成為一個綜合性多元化的電子產品生產商。通過將這種模式擴展到小米電視、小米電腦等產品的開發和生產上,不久的未來,小米還將帶給我們驚喜。
沒有將軟硬一體化生產投入到自己的企業生產模式中去的企業將會在競爭中處于劣勢。這種現象不僅出現在手機生產商中間,中國的整個IT行業都存在這樣的現象。即使生產商做出了很大的努力并且極力地宣傳,顧客卻仍然理所當然地認為國產的硬件設備沒有任何的優勢。電子產品中通用的硬件,因為其價格越來越透明化,其生產商的利潤在不斷地下降。顧客一門心思地認為硬盤、操作系統和CPU等都是國外的產品比較好,因此單一生產硬件產品的商家在價格上沒有任何優勢,反而一步步進入利潤逐降的怪圈。
- 程序員修煉之道:從小工到專家
- 有趣的二進制:軟件安全與逆向分析
- Python金融大數據分析(第2版)
- UDK iOS Game Development Beginner's Guide
- 深入淺出MySQL:數據庫開發、優化與管理維護(第2版)
- Mastering Machine Learning with R(Second Edition)
- 數據驅動設計:A/B測試提升用戶體驗
- 淘寶、天貓電商數據分析與挖掘實戰(第2版)
- Hadoop 3實戰指南
- MySQL DBA修煉之道
- SIEMENS數控技術應用工程師:SINUMERIK 840D-810D數控系統功能應用與維修調整教程
- 大數據時代系列(套裝9冊)
- Cognitive Computing with IBM Watson
- 數據中臺實戰:手把手教你搭建數據中臺
- 領域驅動設計精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