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逸推開302宿舍門,先把帆布包往書桌角一放,立刻摸出手機,只見他指尖飛快按亮屏幕,點開手機QQ2007版,先切到“查找好友”界面,輸入白天記在筆記本上的QQ號,那是蘇清沅在部會上報手機號時,他趁機問陳樂樂要來的,數字末尾的“7”還被他用鉛筆描粗了些。
他盯著屏幕上的“添加好友”按鈕,猶豫了兩秒才按下,申請消息沒敢寫太復雜,只簡單填了句:“我是林逸,新聞部二組組長,方便加個好友對接特刊任務。”
發送成功后,界面跳回“好友申請”列表,蘇清沅的頭像還是系統默認的灰色企鵝,資料欄里只填了“外語系”三個字,連簽名都空著,像她本人一樣,透著股距離感。
林逸沒敢一直盯著申請界面,切到剛建的二組四人小群,群名是他隨手改的“新聞部二組-特刊”。
剛點開就看見陳樂樂十分鐘前發的消息:“林逸組長!我把徐薇學姐說的校園文學角落選題方向記下來了,還列了三個想寫的地點,等你有空幫我看看合不合適~”后面跟了個用符號拼的“^_^”。”
緊接著是趙雅的回復:“樂樂真積極!組長,部長說要提前搜集特刊素材,我明天一早去圖書館查冬季相關的文學資料,查到了發群里給大家參考,順便幫清沅多找幾份‘冬季意象’的案例~”末尾特意加了句“@林逸”,還附了個“加油”的表情符號。
林逸指尖懸在按鍵上頓了兩秒,先回了群消息:“徐薇要求周五前確定初稿方向,我今晚整理好進度表發群里,大家有任務相關的問題隨時提,不用等。”
發完又切回“好友申請”列表,蘇清沅那邊依舊顯示“等待驗證”,沒有任何動靜。
他把手機放桌角,剛要拿出徐薇給的特刊任務細則—那張印著“校園文化節特刊板塊分工”的A4紙,被他折了兩道放在包里—手機突然“嘀嘀”響了兩聲,是QQ的消息提示音。
林逸心里一緊,幾乎是立刻抓過手機按亮屏幕,可“好友申請”列表里,蘇清沅的名字還停在“等待驗證”;倒是“新朋友”欄跳出來一條新申請,頭像是朵用畫筆涂的小雛菊,申請消息寫著:“林逸組長好!我是陳樂樂,按徐薇部長說的‘組內互通聯系方式’,加你對接‘校園文學角落’的選題細節,怕群里說不清楚~”
懸著的心輕輕落了下去,又有點說不清的失落,林逸按了“同意”,剛通過驗證,陳樂樂的消息就發了過來:“組長!部長說特刊需要配現場照片,我想寫的圖書館舊書架區域,是不是得提前跟紀實組的張昊學長約拍攝時間呀?我怕到時候趕不上進度。”
“不用急,等我明天跟徐薇確認素材提交時間,再統一協調紀實組。”
林逸回復道,指尖劃過屏幕上“特刊進度”幾個字
“好的好的!”樂樂的消息來得快,結尾還加了句“組長也早點休息,別太累啦~”。
林逸回了句“晚安”,切回和蘇清沅的申請界面,盯著灰色企鵝頭像看了幾秒。
接下來的一個小時,林逸反復核對徐薇給的任務節點,把二組每個人的任務拆解成“資料搜集-初稿撰寫-修改潤色”三個階段,記在筆記本上。
期間他忍不住按亮手機三次,每次都先看“好友申請”,再看群聊—陳樂樂沒再發消息,蘇清沅那邊始終沒動靜,趙雅倒是又發了條:“組長,我查了特刊排版要求,文字稿需要配300字以內的導語,我明天找資料時順便整理模板,清沅要是需要,我直接發她~”依舊@了蘇清沅,可群里還是一片安靜。
窗外的風還在刮,把窗戶吹得有點響,林逸躺在床上,摸出枕頭下的手機,想起徐薇在部會上說的“林逸,二組進度我只認你”,又想起蘇清沅沒通過的好友申請,心里像被西安的濕冷裹著,悶得慌。
他甚至都默默想著:明天早自習后,必須去外語系教學樓樓下等她,當面把徐薇的要求說清楚,總不能因為加不上好友,耽誤了整個特刊的進度,當然,這只是借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