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4章 浩繁宏博,巨細不遺——《古今圖書集成》的內容(1)

陳夢雷在其晚年自著詩文集——《松鶴山房詩文集》的第九卷中,較為詳細地記述了他編纂《集成》一書的始末。他在《上誠親王〈匯編〉啟》中寫道:“凡在六合(天地和東南西北,泛指天下)之內,巨細畢舉,其在‘十三經’(《詩經》《尚書》《周禮》《儀禮》《禮記》《周易》《左傳》《公羊傳》《谷梁傳》《論語》《爾雅》《孝經》《孟子》)‘二十一史’(《史記》《漢書》《后漢書》《三國志》《晉書》《宋書》《南齊書》《梁書》《陳書》《魏書》《北齊書》《周書》《隋書》《南史》《北史》《新唐書》《新五代史》《宋史》《遼史》《金史》《元史》)者,只字不遺。其在稗史子集者,十亦只刪一二。以百篇為一卷,可得三千六百余卷,若以古人卷帙較之,可得萬余卷。”接著他又寫道:“較之前代《太平御覽》《冊府元龜》,廣大精詳,何止十倍!”由此可見,《集成》一書欲包括當時社會的全部學問,內容何其浩繁!它不愧是中外學者查閱各種資料的“百科全書”。天文地理、政治經濟、軍事法律、邊疆民族、詩詞歌賦、花草蟲魚、人物傳記等等資料都收錄其中。

(一)《歷象匯編》

《歷象匯編》收錄的是有關天文方面的內容,主要為我們提供了康熙王朝以前的中外天文知識。包括《乾象典》《歲功典》《歷法典》《庶征典》四典。

《乾象典》共設了《天地總部》《天部》《陰陽部》《五行部》《七政部》《日月部》《日部》《月部》《星辰部》《天河部》《風部》《云霞部》《霧部》《虹霓部》《雷電部》《雨部》《露部》《霜部》《雪部》《火部》《煙部》等二十一部,共一百卷。主要是關于天文和氣象的,其中包括天地、陰陽、五行、日月、星辰以及風云、雨雪、雷電等,還有和其有關的火與煙。如對人與天地陰陽、風與疾病、雷電傷人等的記載以及雨水露水、冬霜蠟雪對身體的治療功用等。如《天河部》中對民間故事“牛郎織女七夕渡河使鵲為橋”的記載:相傳很早以前,南陽城西牛家莊里有個聰明、忠厚的小伙子,父母早亡,只好跟著哥哥嫂子度日。嫂子經常虐待他,逼他整天在深山放牛,一次放牛的時候,牛郎救了一頭病怏怏的老牛,后來老牛告訴牛郎自己是因犯了天條被打下凡的神牛。一天,天上的織女和諸仙女一起下凡,去河里洗澡。牛郎在老牛的幫助下認識了織女,二人互生情意,后來織女便偷偷下凡,做了牛郎的妻子。牛郎和織女結婚后,男耕女織,情深意重,而且還生了一男一女兩個孩子,一家人生活得很幸福。但是好景不長,這件事很快便被天帝知道了,王母娘娘親自下凡,強行把織女帶回天上,恩愛夫妻被強行拆散。牛郎上天無路,老牛告訴牛郎,在它死后,可以用它的皮做成鞋子,穿著這雙鞋子就可以上天去追織女。說完,老牛就死了。牛郎按照老牛的話做了,穿上牛皮做的鞋,拉著自己的兒女,一起騰云駕霧上天去追織女,眼見就要追到了,豈知王母娘娘拔下頭上的金簪一揮,一道波濤洶涌的天河就出現了,牛郎和織女被隔在兩岸,只能相對哭泣。他們忠貞的愛情感動了喜鵲,千萬只喜鵲飛來,搭成鵲橋,讓牛郎織女走上鵲橋相會,王母娘娘對此也很無奈,又被二人的真情所感動,只好允許他們在每年七月初七于鵲橋相會。后來,每到農歷七月初七相傳牛郎織女鵲橋相會的日子,姑娘們就會來到花前月下,抬頭仰望星空,尋找銀河兩邊的牛郎星和織女星,希望能看到他們一年一度的相會,乞求上天能讓自己像織女那樣心靈手巧,祈禱自己能有稱心如意的美滿婚姻,由此形成了“七夕節”。

《歲功典》主要設了《歲功總部》《春部》《孟春部》《立春部》《元旦部》《人日部》《上元部》《仲春部》《社日部》《花朝部》《季春部》《上巳部》《清明部》《夏部》《孟夏部》《立夏部》《仲夏部》《端午部》《夏至部》《季夏部》《伏日部》《秋部》《孟秋部》《立秋部》《七夕部》《中元部》《仲秋部》《中秋部》《季秋部》《重陽部》《冬部》《孟冬部》《立冬部》《仲冬部》《冬至部》《季冬部》《臘日部》《除夕部》《閏月部》《寒暑部》《干支部》《晦朔弦望部》《晨昏晝夜部》等共四十三部、一百一十六卷。主要是關于時序、節令、風俗的資料,其中包括季節、月令、寒暑、干支、晨昏、晝夜等。關于季節的各部里,就包含有關于四季與人的心情、四季與飲食、四季與居住環境,以及各季、月、節令的修養調攝、養生宜忌、衛生習俗、采藥合藥、防疫祛病、寒暑變易、防寒避暑等藥方以及關于藥枕的記載。如關于節日“元旦”的詩文記載:《元旦部藝文》就引用了曹植的《元會》,唐太宗的《元旦》《元旦臨朝》,白居易的《虞樓歲旦》和劉禹錫的《元旦感懷》:“振蟄春潛至,湘南人未歸。身加一日長,心覺去年非。燎火委虛燼,兒童炫彩衣。異鄉無相識,車馬到門稀。”

《歷法典》共包括《歷法總部》《儀象部》《漏刻部》《測量部》《算法部》《數目部》六部,共一百四十卷。主要是有關歷法、儀象、漏刻(我國古代一種計量時間的儀器)以及測量、算法、數目等的資料。如《數目部·匯考八九類》中關于數字“九”的記載:“九天”指的是中央鈞天、東方蒼天、東北方變天、北方玄天、西北方幽天、西方顥天、西南方朱天、南方炎天、東南方陽天?!熬抛濉?,一種指的是上自高祖,下至玄孫的九代親屬,即我們現在所提到的高祖父、曾祖父、祖父、父親、自身、兒子、孫子、曾孫和玄孫以及和這九代有關系的所有在五服之內的異性親屬。還有一種說法指的是父族四、母族三以及妻族二,父族四指自己的同族、出嫁的姑母及其兒子、出嫁的姐妹及外甥、出嫁的女兒及外孫;母族三指的是外祖父一家、外祖母的娘家、姨母及其兒子;妻族二指的是岳父的一家、岳母的娘家。“九德”指的是寬而栗、柔而立、愿而恭、亂而敬、擾而毅、直而溫、簡而廉、剛而塞、疆而義,用現在的話說就是寬宏大量而又嚴肅恭謹,性情溫和而又有主見能立事,老實謹慎而又能恭敬端正,能排亂解紛而又小心慎重,柔順馴服而又堅強剛毅,挺直端正而又和善寬厚,質樸平易而又清正廉潔,能剛斷事理而又有節有制,剛正強直而又容止適度。

《庶征典》共包括《庶征總部》《天變部》《日異部》《月異部》《星變部》《風異部》《云氣異部》《雨異部》《露異部》《雹災部》《旱災部》《火災部》《光異部》《寒暑異部》《豐歉部》《疫災部》《地異部》《山異部》《夢部》《飲食異部》《冠服異部》《神怪異部》《禽異部》《雞異部》《獸異部》《馬異部》《牛異部》《羊異部》《犬異部》《豸異部》《鼠異部》《草木異部》等共五十一部,一百八十八卷。主要記載的是有關宇宙變異、自然災害的資料,其中包括變異、災荒、夢、謠、讖等。如《庶征典》里專設《疫災部》,在該部里面專門記載了我國古代各個歷史時期疫病流行的年代、地域以及流行狀況,比較全面和系統地反映了歷史上傳染病及流行病的發生和流行狀況?!度水惒俊防镏饕涊d的是在形體上或是生理上有異常的人類,如現在的侏儒、巨人、連體兒、多胞胎、畸形兒、性變異等。如《唐高宗本紀》關于連體兒的記載,唐高宗儀鳳三年(678年)四月,涇州一婦女生了一對心連在一起的連體兒;鵪觚縣衛士胡萬年的妻子吳氏生了一男一女雙胞胎,但生下來時他們的胸部是連在一起的,其余的部位都是正常的,醫生在將他們分離時,兩個嬰兒全死了。可見在古代我國就已經為連體嬰兒做過分離手術。后來吳氏又生下一對都是男孩的連體兒,夫妻一直把他們養到4歲,后來獻給了朝廷。

(二)《方輿匯編》

《方輿匯編》主要是有關地理方面的資料。包括《坤輿典》《職方典》《山川典》《邊裔典》四典。

《坤輿典》共包括《坤輿總部》《土部》《泥部》《石部》《砂部》《汞部》《黃部》《灰塵部》《水部》《冰部》《泉部》《溫泉部》《井部》《輿圖部》《建都部》《留都部》《關隘部》《市肆部》《陵寢部》《冢墓部》等二十一部,一百四十卷。主要是關于地形和地質的資料。如《建都部·匯考三》中對于唐代都城長安的記載,長安由皇城、宮城、外郭城三部分組成。其中皇城長一千九百一十五步,寬一千二百步;宮城長一千四百四十步,寬九百六十步;外郭城長四千八百六十步。《建都部·藝文》中還摘錄了關于長安的詩詞,如杜牧的《長安雜題長句六首》中的“雨晴九陌鋪江練,嵐嫩千峰疊海濤。南苑草芳眠錦雉,夾城云暖下霓旄。少年羈絡青紋玉,游女花簪紫蒂桃。江碧柳深人盡醉,一瓢顏巷日空高”和“洪河清渭天池浚,太白終南地軸橫。祥云輝映漢宮紫,春光繡畫秦川明。草妒佳人鈿朵色,風回公子玉銜聲。六飛南幸芙蓉苑,十里飄香入夾城”兩首。

《職方典》共包括《職方總部》《京畿總部》《順天府部》《永平府部》《保定府部》《河間府部》《真定府部》《順德府部》《廣平府部》《大名府部》《宣化府部》《盛京總部》《奉天府部》《錦州府部》《烏拉寧古塔部》《平陽府部》《開封府部》等二百二十三部,共一千五百四十四卷。主要是記載清代各省各府的地理資料,分為京畿、盛京、山東、山西、河南、陜西、四川、江南、江西、浙江、福建、湖廣、廣東、廣西、云南、貴州等十六個省,省下又設了府,如順天府、蘇州府、貴陽府等,對于這些府作者先列匯考,次列總論,并配有圖,然后按每一府的順序又逐一記述了各府的建制制度、疆域、山川、城池、行政機構、學校以及該府的賦役、風俗、寺廟、古跡、藝文、雜錄、外編等項內容。如《京畿總部·京都宮殿考》中對于清代一些宮殿的描述:太和殿是皇朝的正殿、中和殿在太和殿后面、保和殿在中和殿的后面、中左門和中右門分別在太和殿的左右兩側、后左門和后右門分別在保和殿的左右兩側。乾清宮在大朝三殿的后面,是皇上居住的地方;坤寧宮在乾清宮的后面,是皇后居住的宮殿;交泰殿在乾清、坤寧兩宮之間;慈寧宮在武英殿后面是太皇太后的宮殿;壽寧宮在慈寧宮西北方,是皇太后的居所。

《山川典》包括山部和水部兩部分。山部主要記載各地的名山,有《山川總部》《五岳總部》《長白山部》《天目山部》《武當山部》《天壽山部》《大房山部》《泰山部》《嶗山部》《蓬萊山部》《五臺山部》《王屋山部》《太行山部》《嵩山部》《終南山部》《華山部》《太白山部》《梁山部》《崆峒山部》《賀蘭山部》《昆侖山部》《祁連山部》《茅山部》《黃山部》等共二百八十三部;水部主要記載各地的江河湖海,包括《鴨綠江部》《九河部》《趵突泉部》《汶水部》《泗水部》《晉水部》《沁水部》《汾水部》《洛水部》《淮水部》《漢水部》《秦淮河部》等共一百一十七部。“山部”中如《五臺山部·匯考》中關于五臺山的記載,依據《華嚴經》,五臺山即是古代的佛教圣地清涼山,清涼山的五峰高入云霄,頂部全是由積土組成,所以才稱作“五臺山”。夏天山上面有冰雪積壓,所以也被稱為“清涼山”。五臺山在山西太原府五臺縣東北一百四十里(今山西省東北部,忻州市五臺縣和繁峙縣之間),方圓共占五百里。其中中臺高三十九里,東臺高三十八里,南臺高三十七里,西臺高三十五里,北臺高四十里?!八俊比纭段骱R考一》中的記載:西湖本來是圣湖,后又改名為錢塘湖,方圓三十余里,東面接著杭州府,西、南、北三面全是山,山的下面都有溪谷泉眼,西湖就是由這些水流匯集而成的。

《邊裔典》中的《東方諸國總部》介紹了《朝鮮部》《日本部》《扶桑部》《女國部》《渤海部》等部;《西方諸國總部》介紹了《月氏部》《天竺部》《吐蕃部》《哈密部》《西夏部》等部;《南方諸國總部》介紹了《爪哇部》《琉球部》《緬國部》《百花部》《南巫里部》等部;《北方諸國總部》介紹了《匈奴部》《山絨部》《突厥部》《蒙古部》等部?!哆呉岬洹饭舶ㄎ灏偎氖?,主要是有關我國少數民族和外國及其民族的資料,如對于鄰國日本的記錄,《集成》收錄最早的關于日本的資料載于《后漢書·世祖本紀》中,書中記載“在韓東南大海中,依山島為居,自武帝滅朝鮮使譯通”。《吐蕃部·匯考一》中記錄了關于貞觀十五年文成公主下嫁吐蕃的事情。這些都為我們研究地質以及疆域問題提供了珍貴的文獻資料。

《方輿匯編》輯錄了大量的古代民族、外邦、府、州和縣等的資料,選編了許多重要的文獻資料,收錄的地名非常豐富。在其他書中找不到的一些當時的小地名和稀有文獻,常常能夠在《集成》中找到。而且值得一提的是,《方輿匯編》繪制的地圖,吸收了當時最新的測繪成果,采用平面投影和實地測繪資料繪制,印刷也很精美,而且《坤輿典》和《職方典》中各省府州的地圖都是經過實地勘測的,所以繪制比較準確,對山川河流的描繪手法已經接近現代地圖的制作,為我們了解古代的一些地理知識提供了十分難得的資料。而且還有許多關于地質學的極有價值的資料,如從《費縣歷山圖》發現了歷山山谷的更生現象,從山東《嶧山圖》中可以查得水成巨礫沉積等資料。

(三)《明倫匯編》

《明倫匯編》是有關古代人倫規范的內容。包括《皇極典》《宮闈典》《官常典》《家范典》《交誼典》《氏族典》《人事典》《閨媛典》八典。

《皇極典》共包括《皇極總部》《君父部》《君臣部》《帝紀部》《帝運部》《國號部》《帝號部》《登極部》《正朔部》《紀元部》《圣壽部》《君德部》《圣學部》《用人部》《法令部》《創守部》《風俗部》等三十一部,主要記載的是有關歷代帝王統治政策的一些資料,如各代王朝的皇帝本紀、君臣關系、年號、御制以及罰賞制度等。如《帝紀部·匯考》中對于明代開國皇帝朱元璋的記載:朱元璋(1328—1398年),明朝開國皇帝,濠洲鐘離(今安徽鳳陽東)人。家里世代為農,小時候曾做過雇工和僧人。后投靠郭子興領導的紅巾軍反抗元朝暴政,在郭子興死后統率郭子興的部下繼續反抗元朝。接著以戰功連續升遷,至正十六年(1356年)諸將奉朱元璋為吳國公。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即吳王位。洪武元年(1368年),在基本擊破各路農民起義軍和掃平元朝的殘余勢力后,于南京稱帝,國號大明,年號洪武。開始了明朝二百七十年的歷史。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閏五月十日去世,死時71歲,同月十六日葬于孝陵。

《宮闈典》共包括《宮闈總部》《太皇太后部》《太上皇部》《皇太后部》《皇后部》《妃嬪部》《宮女部》《乳保部》《東宮部》《東宮妃嬪部》《皇子部》《皇孫部》《公主駙馬部》《外戚部》《宦寺部》十五部,共一百四十卷。顧名思義記載的是有關宮廷中太上皇、太后、皇后、妃嬪、皇子、公主、駙馬、皇親國戚、宮女、宦侍等和皇帝有關系的人物的生活。如《皇后部·列傳七》引用了《唐書·后妃傳》的記載,長孫皇后(名字史書沒有記載)是河南洛陽人,祖先是北魏的拓跋氏。長孫皇后是隋朝驍衛將軍長孫晟的女兒,長孫氏13歲時便嫁給了當時太原留守李淵的次子、年方17歲的李世民為妻,她年齡雖小,但已能盡行婦道,悉心侍奉公公,相夫教子,是一個非常稱職的小媳婦,深得丈夫和公婆的歡心。李世民即位后,長孫氏也隨即立為母儀天下的長孫皇后。唐太宗開創的“貞觀之治”與長孫皇后的深明大義是分不開的。她還親手編纂了《女則》十卷,主要記述許多古代女子優越卓著的表現。貞觀十年盛暑中長孫皇后崩逝于立政殿,享年僅36歲。彌留之際尚殷殷囑咐唐太宗善待賢臣,不要讓外戚位居顯要;并請求死后薄葬,一切從簡。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克山县| 衡阳市| 陇川县| 电白县| 霍林郭勒市| 孝义市| 宁国市| 涿鹿县| 赤壁市| 耿马| 鸡东县| 安国市| 台湾省| 嫩江县| 杭锦后旗| 呼和浩特市| 伊春市| 阿图什市| 剑河县| 遂平县| 苍溪县| 扶绥县| 湘潭县| 招远市| 双城市| 平遥县| 潞西市| 沅江市| 资溪县| 武穴市| 上虞市| 朝阳区| 五家渠市| 西林县| 乌兰察布市| 长丰县| 岑巩县| 亳州市| 合山市| 井陉县| 恩施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