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4章 萬古奇珍——岫巖玉(1)

掛件清潔方法得當要用清潔、柔軟的白布抹拭,不宜使用染色布或纖維質硬的布料。

和田玉玉器存放要求合適的環境條件,要求適宜的濕度和溫度來維持,不合適的濕度和溫度會影響和田玉玉器的藝術價值和經濟價值。

“天下之美玉為先,中華美玉出岫巖”。岫巖玉發現于遠古,流傳于歷代,興盛于當世,堪稱華夏瑰寶,萬古奇珍。玉出萬年,源遠流長。岫巖玉始終綿延不絕,流布甚廣,傳承有緒,借鑒南方工藝精華,熔鑄北方治玉特色,開創了獨具一格的鼎盛發展局面,成為中國玉雕藝苑中的一枝奇葩。

(一)岫巖玉的歷史

岫玉為中國著名的四大古玉之一。岫玉,又名岫巖玉,俗稱新山玉,因盛產于我國遼寧省的岫巖縣而得名。至今尚未見到確切文獻資料記載岫巖玉是從何時起被人類發現并使用。依據東北舊石器文化遺址、新石器時代紅山文化遺址、太湖流域新石器時代良渚文化遺址以及其他地區原始文化遺址中出土的古玉器中,有許多是取材于岫巖玉這一點作出了推斷,岫巖玉的發現和利用,至少在距今八千多年以前的舊石器晚期就已經開始了。

在新石器時代,中國玉器的制作和使用已進入開始階段。在各地新石器文化遺址出土的文物中,擁有大量的玉器,但出土玉器最為豐富、玉器制作成就最輝煌的是紅山文化和良渚文化,尤其以紅山文化最為突出。紅山文化距今約六千年至五千年,分布的區域包括遼寧、吉林、黑龍江、內蒙古東部及河北部分地區,是我國北方新石器時代文化中最重要的文化之一。僅就紅山文化出土的中華第一玉龍、玉豬龍等幾件具有特殊重要意義的玉器,就說明了岫巖玉在紅山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和影響。殷商古玉,多出土于殷墟,其中以婦好墓玉器為代表。婦好墓出土玉器是商代最重要的一批玉器,代表了商代玉器的風格。經鑒定,這750多件玉器,其中有40多件取材于岫巖玉,且多被用作佩玉和用具。這充分說明,殷商時期,岫巖玉成為王室用玉。商代用玉量十分大,到底制造了多少玉器,不得而知。《逸周書》中說紂王以4000件玉器殉葬,又說“武王伐紂擄獲商王的舊玉億有百萬”,其中無疑有大量的岫玉。

春秋時期,玉器出現了由禮器轉向佩飾器的趨向,出土的這一時期的玉器,以河南光山縣黃君孟墓等最為重要。在戰國中山國王墓出土的古玉器中,也有許多是岫巖玉。

1968年,河北滿城漢墓出土了西漢中山靖王劉勝及王后竇綰的兩套金縷玉衣,距今兩千多年。金縷玉衣的出土,轟動了世界,被稱為“中國古代藝術的瑰寶”。經鑒定,金縷玉衣所用玉片,多取材于岫玉。金縷玉衣的出土,證明了岫巖玉的開發在漢代仍有相當規模,并被王室大量使用。

東晉時的龍頭龜鈕玉印,南北朝時的獸形玉鎮等,都以岫巖玉雕琢而成。

漢代以后,由于“絲綢之路”打通,新疆所產和田玉大量輸入中原和內地,同岫巖玉平分秋色,同時由于東北地區多種少數民族割據政權的存在,使岫巖玉的開發和利用受到阻礙和限制,岫巖玉的使用量相對減少。但唐代以后的古玉中,仍不乏岫巖玉。

歷史進入清代,中國的玉器發展到鼎盛時期,尤其是清盛世的康熙、乾隆朝,更以玉為重。由于國家的統一和社會的安定,再加之岫巖縣處于東北清王朝的發祥之地,于是岫巖玉迅速進入了較大規模的開發時期。清咸豐七年(1857年)所修《岫巖志略》載:岫巖石(岫玉)“石具五色,堅似玉……邑北瓦溝諸山多有之。道光初年,偶有玉工采制圖章諸文具稍供清玩,后遂盛行于都市。好古之家,每雅意購求,往來士大夫亦必充囊盈篋,爭出新式,分贈知交,以為瓊瑤之報”。由此不難看出岫巖玉一度消沉又崛起后,便迅速盛行于世,受到人們的珍愛。

至于清代以前岫巖玉的開采情況,因無文字記載,我們已無從得知,但在現今岫巖玉的兩處主要產地(遼寧省岫巖滿族自治縣的哈達碑瓦溝、偏嶺細玉溝)都曾發現過古玉礦遺跡。1957年,在瓦溝上場子曾發現一處斜井式古玉礦,斜井內有向四面八方呈輻射狀伸展的礦洞,人稱“蝙蝠洞”,洞內遺留有陶碗等物。遺憾的是遺址現場未能保留下來,給岫巖玉開發的考古勘察帶來困難。同年,在細玉溝(老玉產地)嚴家崗也發現一處露天古玉礦,礦坑中有已呈炭化的松樹明子(松脂)。此外,據有關史料載,瓦溝荒溝東溝礦區,就是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一王姓人沿著古礦坑遺跡發掘發現并開采形成的。上述情況證明,至少在清代以前岫巖玉就已形成了礦山并已進入較大規模的開采,同時還掌握了斜井開采技術。

由于岫巖玉被大規模開采,越來越受珍愛,知名度也越來越高,關內的一些優秀玉雕匠人慕名而來,紛紛到岫巖落腳以琢玉為生。他們先是在岫玉產地瓦溝一帶開設玉器作坊,后來又向岫巖縣城發展。岫巖的西大街,因遍布玉器作坊,成為當時的玉雕一條街,故一度被呼為“玉石街”。新中國成立后,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馳名世界、資源豐厚的岫玉的開發備受關注和重視,其規模、質量和影響,都達到了空前的程度。目前,在岫巖玉產地遼寧省岫巖縣,已形成全國最大的玉石礦山,年產量已達數千噸,占全國玉石用料的70%以上,在各玉種中獨占鰲頭。除歷史悠久的著名老玉雕廠家外,20世紀80年代以來,集體、合資、個體玉雕廠點遍地開花,全縣從事玉石加工的企業多達3070余家,全縣50萬人口中,有近6萬人從事玉石加工、銷售或與其相關的產業。與此同時,玉雕高手輩出,工藝愈加完美,精品、珍品迭出。隨著岫玉知名度的提高,岫玉愈來愈被世人認識和垂青。尤其是國寶玉石王被雕成天下第一玉佛后,名聲更是大震,影響日益深廣,價值難以估量。目前,除在國外和外省市的岫玉專業市場外,僅在蚰巖,就相繼建起了“荷花市場”“玉都”“東北玉器交易中心”“中國玉雕精品工藝園”“萬潤玉雕工藝園”等玉器專業市場。其中仿歐式的中國玉雕精品工藝園,無論建筑規模、藏品數量、檔次,都堪稱中國乃至世界之最。岫巖玉工藝品日益走俏港、澳、臺地區,在日本、韓國、東南亞地區廣有好評,更遠銷歐美一百多個國家和地區。尤其是以岫玉創制的系列保健品,風行全國,并走向國際,更為岫巖玉的發展開辟了新的途徑,中國岫巖玉的發展前景不可限量!

(二)岫巖玉的分類

岫巖玉物質成分比較復雜,它的物理性質、工藝美術特征等也多有差別,因此它并不是一個單一的玉種。

依照礦物成分的不同,可將岫巖玉分為蛇紋石玉、透閃石玉、蛇紋石玉和透閃石玉混合體三種,其中以蛇紋石玉為主。透閃石玉主要由透閃石組成,綠泥石玉主要由葉綠泥石組成。通過顯微鏡、透射電子顯微鏡、X射線衍射分析、差熱分析等手段觀察可將岫巖玉分段劃分為蛇紋玉、花色玉、綠泥玉三種。

蛇紋玉的礦物成分也不盡一致,例如:綠色蛇紋玉,主要由利蛇紋石組成;黃色蛇紋玉,主要由利蛇紋石組成,也含有纖蛇紋石、葉蛇紋石;白色蛇紋玉,主要由葉蛇紋石組成。

花色玉可分為花斑玉、花玉兩種:花斑玉是指其白色中有較多的綠色斑塊,綠斑塊由葉綠泥石組成,白色部分為透閃石。花玉是指其白色中有灰、黑、藍紫色斑帶,這種斑帶由黑色礦物和菱鎂礦組成,白色部分則為葉蛇紋石。

綠泥玉呈墨綠、綠、淺綠色,主要由淡斜綠泥石組成。

由于不同的礦物成分、粒度大小、成因以及共生關系等方面的差異,因而岫巖玉的玉石結構也頗有特色。根據偏光顯微鏡的觀察,其中最重要的是細均粒變晶結構,如蛇紋石玉的纖維鱗片變晶結構、透閃石的纖維柱狀變晶結構、綠泥石玉的鱗片變晶結構等。依據電子顯微鏡的觀察,岫巖玉主要為交織結構,其中的礦物相互穿插、交叉和鑲嵌。如果這種結構發育得越好,礦物質粒度愈細愈均一,則岫巖玉的硬度就越大。岫巖玉的構造主要為致密塊狀,優質玉石尤其如此。那些呈脈狀穿插構造、片狀構造、碎裂構造的玉石,質地較差或完全不符合質量要求。

主站蜘蛛池模板: 建瓯市| 荆门市| 杭锦后旗| 湘乡市| 洛隆县| 高邑县| 故城县| 阿城市| 全南县| 扎兰屯市| 吉隆县| 屏东市| 岗巴县| 梧州市| 张家界市| 岚皋县| 苍溪县| 万源市| 黄石市| 永州市| 余江县| 盐池县| 大新县| 建阳市| 宁武县| 连云港市| 华宁县| 樟树市| 新蔡县| 永吉县| 乌鲁木齐县| 娱乐| 荣昌县| 沭阳县| 吉首市| 华宁县| 县级市| 邛崃市| 屯门区| 临夏县| 清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