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黑市拍賣行的預告像一顆投入靜湖的巨石——“惠川糟坊-回沙秘典”殘頁即將拍賣。消息一出,各方勢力蠢蠢欲動,警方辦公室的電話開始響個不停。
“國際刑警,國際酒業協會,甚至他媽的聯合國文化遺產組織都打來電話了!”趙隊長揉著太陽穴,“誰能告訴我,為什么幾張破紙片能讓半個地球的人都發瘋?”
陸驍正盯著拍賣行官網的預告圖,上面只有模糊的殘頁一角,繪著某種奇特的酒曲圖譜。
“隊長,這不是普通破紙片,”陸驍放大圖片,“這是失傳百年的回沙秘典,釀酒界的《蒙娜麗莎》,據說能讓人釀出神仙都嫉妒的酒。”
“所以就為這個殺人?”趙隊搖頭,“現在的人真是瘋了。”
話音剛落,新消息傳入——又一起命案。
案發現場彌漫著一種古怪的氣味,甜膩中帶著刺鼻,像是變質的高度酒。老酒師周明德倒在工作室地板上,面色青紫,手緊緊抓著胸口。身旁打翻的杯中液體渾濁不堪,與李教授案發現場那杯澄澈的“酒”截然不同。
“同樣的死亡方式,不同的‘酒’。”法醫皺眉,“尸檢結果估計也一樣——心臟驟停,無外傷,無掙扎痕跡。”
陸驍環顧四周。周明德的工作室堆滿了釀酒古籍和實驗器材,墻上掛著一張與郎酒廠的合影。照片中,周明德正與一位頭發花白的技術人員交談甚歡。
“認識這個人嗎?”陸驍問隨后趕來的廠方代表。
代表臉色微變,“這是我們廠的副總工程師劉建業老師,快退休了。周師傅以前是我們廠的特聘顧問,兩人經常交流釀酒技術。”
陸驍記下了這個名字。
調查發現,周明德死前正在嘗試破解回沙秘典中的酒曲配方。他的工作臺上攤滿了筆記,上面寫滿了各種配比和“無法復現”“缺少關鍵步驟”等標注。
“周師傅上周還跟我說,他快突破回沙秘典的秘密了,”助手哽咽道,“他說有人提供了關鍵線索。”
“誰提供的線索?”陸驍問。
助手搖頭,“周師傅沒說,但他特別高興,說這是他一輩子的夢想。”
回到局里,陸驍重新梳理兩起案件的關聯。李教授和周老師都是釀酒專家,都因回沙秘典而死,身邊都有一杯“酒”。但一杯清澈一杯渾濁,這區別意味著什么?
“查一下郎酒廠的劉建業工程師,”陸驍對助手說,“特別是他和兩位死者的關系。”
調查結果令人驚訝。劉建業的父親正是文革期間保護郎酒秘方而失蹤的酒師劉玉堂。據廠志記載,劉玉堂在動亂中為保護傳統釀酒工藝神秘消失,再無音訊。
“兩位死者最近三個月都與劉工有過密切接觸,”助手匯報,“李教授曾向他請教過釀酒歷史,周老師則經常與他討論技術問題。”
陸驍立即申請傳喚劉建業。
面對詢問,這位即將退休的副總工程師顯得平靜從容。
“是的,我認識兩位受害者,”劉建業承認,“我們都是老朋友了。李教授咨詢過我關于釀酒歷史的問題,周老師則常與我切磋技術。聽到他們的死訊,我很難過。”
“你知道回沙秘典嗎?”陸驍單刀直入。
劉建業微微一笑,“每個釀酒人都知道那個傳說。但我從未見過真本,只知道那是一些人夢寐以求的東西。”
詢問沒有突破性進展。劉建業應對自如,沒有任何破綻。但陸驍注意到,當提到回沙秘典時,劉建業的手指無意識地搓動著,像是捏著什么看不見的東西。
離開詢問室時,劉建業突然回頭:“警官,你知道嗎?釀酒如人生,關鍵不在配方,而在時機。早一秒晚一秒,味道就全變了。”
這句話在陸驍腦中回蕩。他立即返回周明德的工作室,重新檢查那些筆記。在密密麻麻的配方記錄中,他發現了一行小字:“劉說關鍵在‘三蒸三曬’時機,須在寅時完成最后一道工序。”
陸驍猛地醒悟。兩位受害者的死亡時間都在寅時!而且周明德筆記中的“劉”很可能就是劉建業。
此時,技術科也帶來了新發現——周明德杯中的渾濁液體與李教授案中的清澈液體成分完全一致,只是多了幾種雜質,像是失敗的作品。
“就像有人先展示了完美的酒,然后又展示了失敗品。”法醫推測。
陸驍腦海中浮現出一個令人不安的猜想:這不是簡單的謀殺案,而是一場與古老釀酒秘術有關的表演,兇手在通過死亡展示某種技藝。
當他匆忙返回局里準備申請對劉建業的進一步調查時,卻發現隊長正接待一位不速之客——國際拍賣行的代表,前來就回沙秘典殘頁的安全保障與警方溝通。
“殘頁的真偽已經由多位專家確認,”代表說,“但考慮到最近發生的命案,我們擔心拍賣會成為下一個目標。”
隊長一臉凝重地送走代表后,對陸驍說:“事情鬧大了。上面要求我們成立專案組,既要破案又要保障拍賣安全。你現在是組長。”
陸驍感到肩頭一沉。與此同時,他的手機收到一條匿名信息:
“酒已釀兩杯,第三杯最為醇厚。猜猜誰會品嘗?”
案件已從單人被害升級為連環謀殺模式,而所有線索都指向那個即將退休的副總工程師——文革護曲失蹤酒師的兒子。
陸驍望著窗外漸暗的天色,知道兇手還在繼續他的計劃。第三杯酒已經在醞釀中,而他們必須在下一個受害者出現前阻止這場與古老釀酒秘術有關的死亡游戲。
但最讓人不安的問題是:為什么失蹤酒師的兒子要這樣做?回沙秘典的現世與這些死亡之間到底隱藏著什么秘密?
預告:第四章——第三杯酒與失蹤酒師的秘密。一場跨越半個世紀的守護與背叛即將揭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