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羅漢拳
- 斗羅佛門唐三
- 凈土妙音居士
- 6827字
- 2025-08-29 14:25:05
在唐三五歲的時候,完成了十萬大頭的功課,自那之后,唐三便每日在庭院中刻苦練習這羅漢拳拳法。
清晨,陽光輕柔地灑在庭院里,唐三身著樸素的練功服,開始了一天的練拳。他先扎好馬步,調整呼吸,腦海中回憶著夢中佛祖傳授的每一個動作要領。
在唐三那充滿奇幻色彩的夢境中,一片祥和而神秘的氛圍彌漫開來。四周云霧繚繞,隱隱有梵音裊裊傳來,仿佛置身于西方極樂世界。就在這如夢如幻的場景里,釋迦牟尼佛身姿莊嚴,周身散發著柔和而神圣的光芒,宛如一座巍峨不倒的智慧之山。
佛祖微微抬手,動作舒緩而沉穩,開始向唐三傳授羅漢拳。每一個動作都蘊含著無盡的禪意與力量,仿佛是天地間自然法則的具象化呈現。唐三全神貫注,眼神緊緊跟隨著佛祖的一舉一動,不敢有絲毫懈怠。
現在他努力模仿著佛祖的姿勢,從最基礎的站姿開始,一點點調整自己的身體狀態,力求與佛祖的動作達到完美契合。
唐昊在一旁,起初只是隨意地瞥了一眼唐三的練習。唐三和自己說夢中得到拳法傳承的事情在他看來,這不過是孩子做夢之后一時興起的玩鬧罷了,并未太過在意。他坐在一旁,繼續默默地喝著竹葉茶,眼神中透露出一種歷經風雨的滄桑與沉穩。
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唐昊的目光漸漸被唐三的動作吸引住了。他停下手中的動作,眉頭微微皺起,眼神中閃過一絲疑惑,隨后逐漸變得專注而凝重。憑借著自己封號斗羅那強大而敏銳的戰斗經驗,唐昊敏銳地察覺到這套拳法的不凡之處。
唐三只是機械地重復著拳法的套路,每一個動作都嚴格按照夢境中所學的進行,卻并未深入理解其中的深意。但唐昊卻能從唐三那看似簡單的動作中,看出隱藏在其中的攻防意識。仿佛有一個看不見的對手正與唐三對打,雙方互相拆招,每一招每一式都暗藏玄機,充滿了智慧的較量。
第一式:一條椽(弓步沖拳)
唐三從預備式開始,雙腳穩穩地站立,身體微微前傾,雙手自然下垂,眼神專注而堅定。隨后,他緩緩抬起左腳,向前邁出一步,身體重心前移,左腿彎曲成弓步,右腿伸直,膝蓋微微彎曲,保持身體的平衡。與此同時,他的右拳從腰間緩緩提起,手臂肌肉緊繃,如同一張拉滿的弓。接著,右拳如離弦之箭般向前直沖而出,拳心朝下,目標直指對方腹部胸骨劍突處,俗稱“心窩”。
唐昊在一旁仔細觀察,心中暗自點頭。他一眼看出這一招的實戰用途,當對方發起正面攻擊,如摑擊耳部時,唐三這一招便能迅速做出反擊。弓步的穩定性為拳勁提供了堅實的支撐,使得力量能夠集中傳遞到拳峰上。而蹬腿的反作用力則如同給這一拳增添了強大的助推力,讓打擊力度更上一層樓。
第二式:硬開弓(馬步架打)
此時,仿佛有一個看不見的對手從左外側揮出左拳,朝著唐三的耳部摑擊而來。唐三迅速做出反應,他的右手屈肘,手臂快速上抬,上架于頭部左側,如同在頭頂架起了一座堅固的盾牌,輕松化解了對方的攻擊。與此同時,他的左腳向前上步,身體重心下移,雙腿彎曲成馬步,穩如泰山。緊接著,左拳從腰間向左直沖而出,拳心朝下,帶著一股凌厲的氣勢,直擊對方左肋下。
唐昊看著這一幕,眼中閃過一絲贊賞。他明白這一招的精妙之處,當面對對方橫向攻擊,如左勾拳時,唐三通過“架-沖”的連貫動作,實現了“以攻代守”。在化解對方攻擊的同時,迅速發起反擊,打擊對方肋部要害。
肋部是人體較為脆弱的部位,一旦受到重擊,往往會讓對手瞬間失去戰斗力。
第三式:架梁炮(弓步架打)
又一個看不見的對手出現了,他手持大刀或棍棒,從上方用力向下劈砸唐三的頭部。唐三毫不畏懼,他的左手屈肘,迅速上架于頭頂前,手臂如同鋼鐵般堅硬,穩穩地擋住了對方的攻擊。與此同時,他的右腳向前上步,身體重心前移,右腿彎曲成弓步,左腿伸直,保持身體的平衡。然后,右拳從腰間向前直沖而出,拳心朝下,帶著一股強大的力量,直擊對方腹部。
唐昊看著唐三的這一系列動作,心中暗暗驚嘆。這一招是應對對方劈砸類攻擊的有效手段,無論是大刀還是棍棒,都難以對唐三造成傷害。通過上架防御頭部,確保了自己的安全,同時用拳攻擊對方腹部,實現了“防御-反擊”的無縫銜接。
在實戰中,面對敵人的猛烈攻擊,能夠迅速做出反應,化被動為主動,是取得勝利的關鍵。
第四式:僧敲鐘(擄手磕打)
此時,仿佛有一個強壯的對手揮舞著右拳,朝著唐三的頭部狠狠劈砸而來。唐三眼神一凜,迅速做出反應。他的左手從左側向上快速抄起,如同一只敏捷的獵豹,準確無誤地擄住對方手腕,緊緊握住,不給對方掙脫的機會。與此同時,他的右手握拳,從身前屈肘緩緩提起,手臂肌肉緊繃,積蓄著力量。隨后,他猛地用拳背向前磕擊對方前額,力量之大,仿佛要將對方擊倒在地。
唐昊在一旁看著,心中對這一招的實戰價值有了更深刻的認識。當面對對方正面劈砍時,這一招“擄-磕”的組合堪稱絕妙。通過擄住對方手腕,破壞了對方的攻擊節奏,使對方失去平衡。緊接著用拳背磕擊對方前額,這一部位神經豐富,受到打擊后會讓對方瞬間感到劇痛,從而失去反抗能力。
在戰斗中,能夠迅速制服對手,減少自身的危險,這一招無疑是非常實用的。
第五式:巧紉針(托肘穿打)
又一個看不見的對手出現了,他揮舞著右拳,朝著唐三的頭頂狠狠劈砸而來。唐三反應迅速,他的左手如同閃電般伸出,準確無誤地托住對方右肘部(小指一側朝前),手掌緊緊貼住對方手臂,感受著對方的力量。與此同時,他的右拳從腰間向前疾沖而出,如同出膛的子彈般迅猛,直擊對方左肋下方。
唐昊看著唐三的這一動作,心中暗暗稱贊。這一招巧妙地化解了對方上肢攻擊,通過托肘的動作,破壞了對方手臂的發力鏈條,使對方的攻擊力量無法完全釋放。同時,利用這個間隙,用拳攻擊對方肋部,實現了“化解-反擊”的完美轉換。在實戰中,面對敵人的強大攻擊,能夠巧妙地化解并迅速反擊,是衡量一名戰士實力的重要標準。
第六式:披身錘(翻身劈砸)
此時,仿佛有一個狡猾的對手悄悄繞到唐三身后,揮舞著右拳,朝著他的腦后狠狠擊打而來。唐三雖然背對著對手,但憑借著敏銳的感知,他迅速做出反應。他的身體如同靈動的舞者般向左扭轉,左手從下向前、向上繞環,如同一條迅猛的蟒蛇,劈擊對方右臂,將對方的攻擊化解于無形。緊接著,他的右拳從頭頂向對方頭頂狠狠砸下,力量如雷霆萬鈞,同時左腿屈膝成弓步,身體重心穩定,確保自己不會因為用力過猛而失去平衡。
這一招是應對背后偷襲的絕佳手段,通過翻身動作,唐三巧妙地避開了對方的攻擊,同時利用右拳砸擊對方頭部,扭轉了被動局面。
在戰斗中,背后偷襲往往是最危險的情況之一,能夠在瞬間做出反應并給予對方致命一擊,需要極高的戰斗素養和反應能力。
隨著唐三將這六招羅漢拳依次演練完畢,唐昊陷入了沉思。他意識到這套拳法蘊含著巨大的潛力,如果唐三能夠深入理解并熟練掌握,未來必將成為他戰斗中的一大助力。
而唐三,也在這一次次的練習中,逐漸感受到了羅漢拳的魅力,對這套神秘的拳法充滿了敬畏和探索的欲望。他不知道,這套看似簡單的拳法,將會在他未來的道路上掀起怎樣的波瀾……
陽光灑在唐家小院的空地上,揚起細微的塵土,泛起一層淡淡的金色光暈。唐三身姿挺拔,眼神專注而堅定,再次投入到羅漢拳的練習之中。此刻,他正準備演練第七到第十二招,小小的身軀里仿佛蘊含著無盡的力量,每一個動作都帶著對武學的虔誠與執著。
唐昊搬了把破舊的椅子,坐在一旁,雙手抱在胸前,靜靜地看著唐三。雖然唐三只是個孩子,拳法動作略顯稚嫩,但唐昊那敏銳如鷹的目光卻緊緊鎖定著唐三的一舉一動,腦海中早已自動模擬出了激烈的對戰場面。
第七式:拗鸞肘(弓步頂肘)
只見唐三身形微動,仿佛有一個看不見的對手正揮舞著右拳,朝著他的左耳部狠狠橫掏過來。唐三反應迅速,他的左手如同靈動的蝴蝶,瞬間格開對方手腕,化解了這一突如其來的攻擊。緊接著,他的右腳毫不猶豫地向前上步,身體重心前移,雙腿彎曲成弓步,穩如泰山。與此同時,他的右肘如同一把鋒利的匕首,向前猛地頂擊出去,目標直指對方右胸乳下肋骨部位。
唐昊在腦海中迅速構建出對戰畫面:在那硝煙彌漫的戰場上,敵人近身摟抱或掏擊而來,唐三這一招“拗鸞肘”恰到好處。肘部作為人體較為堅硬的部位,在近距離攻擊中能發揮出巨大的威力。通過頂肘攻擊對方胸部要害,利用肘部的硬度增強打擊效果,往往能讓對手在瞬間遭受重創,失去反抗能力。
第八式:劈柴式(切掌擊腿)
剎那間,又一個“對手”出現,他猛地抬起右腳,朝著唐三的襠部狠狠踢去,這一擊又快又狠,帶著一股凌厲的風聲。唐三眼神一凜,他的右手迅速從下向上、向左弧形繞環,如同一個堅固的盾牌,架開了對方的腳部攻擊。緊接著,他的左手從左耳側向前、向下迅猛切擊,如同鋒利的刀刃,直直地砍向對方右腳脛骨。
唐昊仿佛能看到,在激烈的戰斗中,敵人使出低腿攻擊,如正蹬、彈踢等。唐三這一招“劈柴勢”巧妙地破解了對方的攻勢。通過架掌防御腿部,保護了自己的要害部位,同時用切掌攻擊對方小腿脛骨。脛骨是人體較為脆弱的部位,受到攻擊后會讓對方瞬間感到劇痛,從而失去平衡,為后續的攻擊創造有利條件。
第九式:僧推門(分掌雙推)
此時,仿佛有兩個敵人從左右兩側同時發動攻擊,兩拳如疾風般朝著唐三的耳部摑打而來。唐三毫不慌亂,他的雙手如同敏捷的燕子,從下向上、向兩側迅速磕擊對方手腕,輕松化解了對方的攻勢。隨后,他向前上步,身體微微前傾,雙手如同兩把有力的推手,向前猛地推擊對方胸部。
唐昊在腦海中想象著這一激烈的場景:在戰場上,面對敵人雙側攻擊,稍有不慎就會陷入被動。唐三這一招“僧推門”通過磕擊手腕,巧妙地化解了對方的攻擊力量,同時用雙掌推擊對方胸部。這一推之力,若運用得當,能將對方推出數步之外,甚至直接摔倒在地,從而掌握戰斗的主動權。
第十式:金勾掛(掛腳勾挑)
又一個“對手”出現了,他揮舞著左拳,如閃電般直打唐三的募部或臉部。唐三反應極快,他的左手從下向上迅速抓住對方手腕,如同鐵鉗一般緊緊握住,不給對方掙脫的機會。與此同時,他的右腳靈動地向對方左腳勾掛過去,如同一條狡猾的蛇。然后,他的右手從對方手臂下迅速穿過,向上猛地勾挑對方下巴。
唐昊仿佛置身于那緊張的對戰之中:當敵人發起直線攻擊時,唐三這一招“金勾掛”發揮了巨大的作用。通過勾掛對方腳部,破壞了對方的下盤穩定性,讓對方身體失去平衡。同時,用勾挑攻擊對方下巴,下巴是人體較為敏感的部位,受到攻擊后會讓對方頭部后仰,進一步加劇身體的不穩定,從而使對方完全失去重心,陷入被動挨打的局面。
第十一式:掃蕩腿(伏身后掃)
剎那間,一個“敵人”高高躍起,用右腳朝著唐三狠狠踢來,這一腳帶著強大的力量和氣勢。唐三眼神冷靜,他的左腳迅速向前上半步,身體向右轉,同時左腿屈膝伏地,如同一只潛伏的獵豹。緊接著,他的右腿從后向前如同一把鋒利的掃帚,橫掃對方腳踝或小腿。
唐昊仿佛能看到,在激烈的戰斗中,敵人使出高腿攻擊,試圖占據上風。唐三這一招“掃蕩腿”巧妙地破解了對方的攻勢。通過伏地降低重心,使自己更加穩定,不易被對方攻擊到。同時,用掃腿攻擊對方下盤,腳踝和小腿是支撐身體平衡的關鍵部位,受到攻擊后會讓對方瞬間失去平衡,摔倒在地。這一招在實戰中往往能起到出其不意的效果,讓對手防不勝防。
第十二式:踢球式(彈腿踢擊)
唐三身形一動,左腳穩穩站立,如同扎根于大地的樹木。他的右腳從后向前如同一顆出膛的子彈,迅速彈踢出去,腳尖勾起,帶著一股凌厲的氣勢,攻擊對方腹部或襠部。
唐昊在腦海中想象著這一快速而致命的攻擊:在戰斗中,時間就是生命,快速打擊對方中盤要害至關重要。唐三這一招“踢球勢”利用彈腿的速度和力量,讓對方來不及防御。腹部和襠部是人體的重要部位,受到攻擊后會讓對方瞬間失去戰斗力。這一招簡潔而有效,是羅漢拳中極具殺傷力的一招。
隨著唐三將這六招羅漢拳依次演練完畢,他微微喘著粗氣,臉上卻洋溢著自豪的笑容。唐昊則靜靜地坐在一旁,眼神中透露出深思。
這套羅漢拳蘊含著無盡的奧秘和力量,唐三雖然只是個孩子,但只要堅持不懈地練習,未來必定能在這套拳法的助力下,成為一名強大的戰士。
夕陽的余暉如金色的紗幔,輕柔地灑落在唐家那略顯陳舊卻充滿生活氣息的小院里。唐三站在院子中央,身形雖還帶著孩童的稚嫩,但眼神中卻透著一股不服輸的倔強與專注,他深吸一口氣,再次投入到羅漢拳最后六招的練習之中。
唐昊則坐在一旁的舊木桌旁,桌上擺放著一只破舊的茶杯,里面盛著半杯略顯渾濁的竹葉茶水。他表面上漫不經心,一邊端起茶杯,輕輕抿了一口茶,一邊看似隨意地看著唐三練習,但那深邃的眼眸中,卻隱隱閃爍著銳利的光芒,腦海中早已如電影般快速模擬著這六招在實戰中的應用場面。
第十三式:鴛鴦腿(騰身二起)
唐三左腳向前緩緩上步,身體微微前傾,仿佛在試探著前方那無形的“敵人”。緊接著,他的右腳如離弦之箭般向前彈踢而出,帶起一陣輕微的風聲。然而,由于招式尚不熟練,這一踢的力度和速度都稍顯不足。但唐三并未氣餒,他迅速調整姿勢,左腳用力蹬地,身體騰空而起,如同一只展翅高飛的雄鷹。在空中,他再次發力,右腳如閃電般向前踢擊,目標直指那想象中“敵人”的頭部。
唐昊在腦海中迅速構建出激烈的對戰畫面:在那硝煙彌漫、刀光劍影的戰場上,一個身材魁梧的對手正揮舞著武器朝自己撲來。唐三這一招“鴛鴦腿”猶如神來之筆,通過騰空動作,瞬間增加了攻擊的高度和突然性。那連續的打擊,先是對準對方中盤,讓對方防不勝防,緊接著又直擊頭部要害,往往能在對方還沒反應過來時,就給予其沉重的打擊,使其難以防御。
第十四式:鷹掐嗉(叉掌鎖喉)
唐三右腳向前果斷上步,身體如同鬼魅般貼近那想象中的“敵人”。他的右手迅速從對方頸部左側插入,掌心向左,拇指朝下,如同一只兇猛的老鷹,死死地鎖住對方的喉嚨。與此同時,他的左手從對方右臂下靈活穿過,穩穩地按住對方的腰部,將對方牢牢控制住。但或許是因為緊張,唐三的手部動作略顯生硬,沒有完全發揮出這一招的威力。
唐昊仿佛能看到,在激烈的近身搏斗中,敵人正揮舞著拳頭朝自己瘋狂攻擊。唐三這一招“鷹掐嗉”如同絕殺技一般,直接控制住對方頸部這一要害部位。一旦喉嚨被鎖住,對方將無法呼吸,瞬間失去反抗能力,只能乖乖就范。這一招適用于在關鍵時刻制服對手,為戰斗的勝利奠定基礎。
第十五式:挎籃勢(挎肘折臂)
唐三左腳向前上步,眼神緊緊鎖定前方的“敵人”。他的右手迅速從對方手臂下穿過,如同一個熟練的挎籃動作,穩穩地挎住對方的肘部,然后向內側用力折壓。同時,他的左手用力按壓對方的肩膀,試圖讓對方失去平衡。然而,由于力量控制不當,唐三的動作有些搖晃,但他依然努力維持著姿勢。
唐昊在腦海中想象著這一激烈的場景:在戰場上,敵人揮舞著粗壯的手臂朝自己猛擊過來。唐三這一招“挎籃勢”如同四兩撥千斤,通過折臂動作,巧妙地破壞對方手臂關節。一旦關節受損,對方將失去攻擊能力,只能痛苦地哀嚎。這一招適用于控制對方上肢,為后續的攻擊創造有利條件。
第十六式:扭纏絲(纏手截腕)
面對想象中“敵人”的右手攻擊,唐三迅速做出反應。他的左手從對方手腕外側迅速纏繞過去,如同一條靈活的蛇,向內側用力扭轉。同時,他的右手從對方手臂下穿過,輔助控制對方的手腕。但由于動作不夠熟練,唐三的雙手配合有些不協調,沒有完全限制住對方的手腕。
唐昊仿佛能看到,在激烈的交鋒中,敵人揮舞著鋒利的武器朝自己砍來。唐三這一招“扭纏絲”如同一張無形的大網,通過纏手動作,巧妙地破壞對方手腕的靈活性。一旦手腕被控制,對方將無法自如地揮動武器,攻擊力也會大打折扣。這一招為后續的反擊創造了寶貴的機會,讓唐三能夠在戰斗中占據主動。
第十七式:降龍手(綰肘截腕)
當想象中“敵人”的右手再次發起攻擊時,唐三迅速做出應對。他的左手果斷抓住對方的右手腕,向內側用力扭轉,同時右手從對方手臂下穿過,向上抬肘,穩穩地卡住對方的肘部。但由于力量不足,唐三沒能完全限制住對方的動作,對方還在微微掙扎。
唐昊在腦海中構建出這一緊張的對戰畫面:在戰場上,敵人如同一頭發狂的野獸,瘋狂地朝自己攻擊。唐三這一招“降龍手”如同定海神針,通過綰肘動作,有效地限制了對方手臂的活動范圍。對方一旦手臂受限,將無法繼續發動有效的攻擊,只能陷入被動挨打的局面。這一招適用于防御和控制,能夠在關鍵時刻保護自己,并為反擊創造條件。
第十八式:僧縛虎(沉肘截腕)
面對想象中“敵人”的右手攻擊,唐三迅速做出反應。他的左手從對方手腕內側抓住,向內側用力扭轉,同時右手從對方手臂下穿過,向下用力按壓對方的肘部,試圖使對方手臂彎曲。但由于動作不夠流暢,唐三沒能完全控制住對方,對方還在試圖掙脫。
唐昊仿佛能看到,在激烈的戰斗中,敵人正拼盡全力朝自己進攻。唐三這一招“僧縛虎”如同堅固的枷鎖,通過沉肘動作,破壞對方手臂的發力。一旦手臂發力被破壞,對方將失去攻擊的力度和準確性,只能徒勞地掙扎。這一招為后續的反擊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讓唐三能夠在戰斗中逐漸掌握主動權。
唐昊看著唐三那努力練習的模樣,心中既感到欣慰,又意識到他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隨著唐三將這最后六招羅漢拳依次演練完畢,他累得氣喘吁吁,小臉漲得通紅,但眼神中卻充滿了自豪和堅定。唐昊則靜靜地坐在一旁,放下手中的茶杯,心中思緒萬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