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還真有天驕榜天驕?
- 都成金丹了,你告訴我這是大秦?
- 路過的倉鼠
- 2081字
- 2025-08-27 21:26:25
天驕榜?
還真有天驕榜的天驕啊?
之前,開啟了那一個無敵之路的任務,贏鎮南一直沒有放在心上。
原因很簡單。
他不認為這個世界上有所謂的天驕。
經過了六國一統,車同軌,書同文的大秦,基本沒有百家爭鳴的文化底子了。
也就是現在沒有焚書坑儒,否則?
你就看看能有幾個在外面活躍的諸子百家吧。
當然,即便是現在,估摸著也差不多了。
按照自家老爹的說法,嗯,也就是嬴政的說法,要不是為了要留下一批人作為班底。
現在,他就想要準備焚書坑儒了。
之前,他還聽信了那一些方士的言論,想要謀求長生。
現在踏上了這一條修仙路之后,嬴政便很清楚自己肯定是被這一些方士欺騙了。
以前這一些方士貢獻的所謂仙丹,那更是妥妥的劇毒。
若不是經過了人族氣運的沖刷,將自己體內的毒物都給排了出來,嬴政到現在估摸著還會被瞞著。
當然!
即便如此!
嬴政也沒有打算放過這一些方士。
發布冊封詔書的時候,嬴政便已然邀請了天下方士,讓他們為自己煉制一爐仙丹,煉制最佳者,可為大秦國師。
為此,嬴政還特意跟贏鎮南學了一手火球術。
嗯,這架勢是方士煉丹,還是嬴政煉方士,就很難說了。
……
咸陽宮內。
嬴政剛剛結束了今日的修煉,走出了偏殿,直接看向了正一臉訝異的贏鎮南。
“鎮南,今日可是冊封你為大秦太子的重要時刻,你準備好了嗎?”
被嬴政這么一喊,贏鎮南也收回了自己的思緒,嘿嘿一笑,滿是無所謂的擺了擺手。
“比起我,父皇不如想想你自己吧,去進行祭祀的可不是我,我只是去收拾那一些諸子百家的人而已。”
看著贏鎮南這般憊懶的樣子,嬴政頓時氣不打一處來,冷哼一聲。
“哼,遲早是你小子的,你避不開的。”
幾日下來,嬴政和贏鎮南相處下來,對于這小子也是格外的看好。
最重要的是……
贏鎮南也不知道是不是天生就是適合這個位置。
很多時候,自己傳授一些帝王心術,這小子居然可以做到舉一反三。
對此,贏鎮南表示……
呵,沒當過資本家,難不成還沒當過牛馬嗎?
自己只不過是把自己的牛馬生涯給同步一下而已,嘖。
贏鎮南嘿嘿一笑,滿是無所謂的伸了伸懶腰。
“嘿嘿,父皇您的壽數高達五百,甚至這還不是極限,隨著建木成長,大秦疆域的靈力會越發濃郁,您的修為也會隨之增長,先讓我當個五百年太子再說。”
贏鎮南又不是什么冤大頭。
先不說自己目前有沒有掌控這么一個巨大帝國的手段。
其次,贏鎮南可不認為自己的手段能夠比得上親自打下這一片帝國的嬴政。
最重要的一點!
當個甩手掌柜,他不香嗎?
好好一個皇二代不當,非要去拼個皇一代作甚?
自己便是這大秦的太子,嬴政無論打造下多大的江山,最后都是由自己接管。
既然如此,好好等待就完事了。
至于另立太子什么的?
嗯,最近嬴政做出了一個決定。
那就是大秦皇帝死后,要直接入人皇旗之中,庇護大秦世代。
嗯,自己這一些兄弟,說不定可以提前去試試環境了。
旋即,贏鎮南伸了一個懶腰,便將這一個事情暫時拋之腦后,緩緩走出了大殿。
“父皇,這里就交給你了,我去看看未來的班底,走了!”
……
咸陽城,一座名為“問道院”的酒館之內,此刻正高朋滿座。
這里并非尋常酒肆,而是大秦特意設立的一個酒館,用于招攬大秦謀士之用,衣食住行都是最頂尖的。
同時,這也是諸子百家弟子入咸陽后,最常聚集的場所。
此刻,酒館二樓的雅間內,數十位衣著各異、氣度不凡的青年才俊正聚集于此。
“諸位,明日便是冊封大典。我等決不能坐視那聞所未聞的七公子,竊居太子之位!”一位身穿儒袍,面容方正的青年率先開口,語氣中充滿了憂國憂民的慷慨激昂。
他身旁,一位背著巨大鐵尺、皮膚黝黑的墨家弟子沉聲道。
“不錯。太子乃國之儲君,關系天下興亡。陛下此舉過于草率,我等必須上諫,請陛下三思!”
“呵呵,上諫?”角落里,一位身穿道袍,氣質飄逸的青年嗤笑一聲。
“諸位,你們以為始皇帝會在乎你們的奏折?他若是在乎,朝堂上李斯相國等人的反對之聲,又豈會石沉大海?”
此話一出,眾人皆是眉頭緊鎖。
誠然,他們心中都有一個共同的依仗,那就是諸子百家的影響力。
如今的大秦帝國,從朝堂重臣到地方郡縣的文吏,處處都有他們各家弟子的身影。
他們不相信嬴政敢冒著讓帝國停擺的風險,對他們下殺手。
可如今嬴政的強硬態度,卻讓他們心中有些沒底。
而且,事關大秦傳承,他們這一些人若是肆意插手,真的引起了那一位的厭惡……
呵呵,六國人家都推平了,區區幾個人,想必還是很輕松的。
“我倒有一計。”
突然,一位縱橫家弟子開口了,瞬間引來了酒館內眾人的目光。
只見,他指向窗外那株高聳入云、幾乎遮蔽了半個天空的建木神樹。
“此樹雖然號稱神跡,但也正因其過于神異,反而可以為我等所用。”
“哦?公孫兄有何高見?”眾人紛紛看了過來。
那縱橫家弟子自信一笑:“白馬非馬!”
“此樹既然是神跡,那么它既可以是祥瑞,也可以上天對于儲君無德的警示!是兇兆!”
“公子鎮南德不配位,才引來此等異象,告誡陛下,屆時計謀便成!”
“妙啊!”
“此計大善!”
眾人聞言,皆是撫掌稱快,原本凝重的氣氛頓時一掃而空。
這一些人,本就是諸子百家的子弟,他們基本都各自投靠了一些皇子。
以往,他們這一些人相互爭鋒。
如今,莫名出現了一個外人,他們自然一致對外。
然而,就在眾人興高采烈地討論如何操作輿論之時,一個略帶擔憂的聲音響起。
“諸位……此事恐怕沒有那么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