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1章 溱水客:遠方故人(大結局)

初夏,溱水的水很清,柳樹垂著枝條。阿蘿在河埠頭洗衣,看見艘小船過來,船上有個女子,抱著孩子。

女子看見她,驚喜:“阿蘿妹子?”

阿蘿認出來,是林嫂!“林嫂!你怎么來了?妞妞呢?”

“我帶妞妞來的。”林嫂把孩子舉起來,“妞妞,叫阿蘿阿姨。”

妞妞七八歲了,穿粉布衫,怯生生地喊。阿蘿抱她,心里激動:“妞妞長這么大了。”

林嫂嘆:“我找到丈夫了,可他去年去世了,得重病沒錢治。我聽說這里太平,就來看看你。”

“你別走了,住我家。”阿蘿說,“村里好,有學堂,能安家。”

林嫂高興:“真的?”

“當然。”阿蘿拉著她回家。娘和阿禾見了,很高興。阿禾去買肉,阿蘿做蘿卜湯。

林嫂跟阿蘿講這些年的事,她帶著妞妞漂泊,遇到很多好心人,學會了針線活。阿蘿聽著,佩服她的堅強。

第二天,周先生請林嫂在學堂教手工,給她工錢。妞妞進了學堂,很聰明,先生常夸她。

林嫂在村里住下,幫著娘做家務,教村里女人針線活。阿蘿和她常去河埠頭洗衣,去山上挖野菜,像以前一樣。

秋末,阿禾要和張嬸的女兒小虎結婚了。小虎比阿禾小兩歲,小時候跟阿禾一起玩,青梅竹馬。

張嬸忙前忙后,買東西,做嫁衣。阿蘿幫小虎縫嫁衣,娘做被子、繡枕頭。

婚禮在十月初十。早上,阿蘿幫小虎梳妝,小虎穿著紅嫁衣,蓋著紅蓋頭:“阿姐,阿禾會喜歡嗎?”

“肯定喜歡。”阿蘿笑。

阿禾帶著迎親隊伍來了,吹嗩吶的、敲鑼的,很熱鬧。他穿藍長衫,戴大紅花,走到小虎面前:“小虎,我來接你了。”

婚禮簡單卻熱鬧,拜天地、拜高堂、對拜。村民們送祝福,院子里滿是笑聲。

晚上,擺了十幾桌酒席,大家鬧洞房,阿禾和小虎滿臉紅,卻笑得開心。阿蘿坐在娘身邊,看著眼前的熱鬧,想阿風——要是他在,肯定也會鬧洞房,喝喜酒。

她悄悄去老槐樹下,墳前放了野花和喜糖。“阿風,阿禾結婚了,娶了小虎。他們會幸福的。你要是在,肯定高興。”

風過槐樹,葉子沙沙響。阿蘿掏出玉佩,放在墳前:“這玉佩,我帶了這么多年,現在還給你。你不用再擔心了,我們都會好好的。”

她坐了很久,回家時,阿禾和小虎遞來紅包:“阿姐,謝謝你。”

“傻丫頭,跟我客氣什么。”阿蘿笑,眼里有淚。

阿禾和小虎的日子紅火,小虎勤快,阿禾在學堂教孩子。娘的身體好,常看念風玩——阿禾和小虎的兒子,叫陳念風,紀念阿風。

念風長得像阿禾,眼神像阿風,常說:“我要像阿風叔叔一樣,做英雄。”

娘常說:“我們的好日子,是阿風用命換的,不能忘。”

林嫂和妞妞也很好,妞妞成了學堂先生,教孩子讀書做手工。林嫂的針線活好,鎮上的人都來買。

陳家村的日子越來越好,田里莊稼旺,學堂書聲亮,村民們臉上總掛著笑。溱水流著,老槐樹綠著,守護著這個村。

阿蘿每天去田里、去學堂,帶孩子在槐樹下講故事——講亂世,講阿風,講革命軍。孩子們聽得入迷,圍著她。

她知道,阿風雖然不在了,可他的精神在,他的愛在。這太平歲月,會一直延續,他的故事,會一代一代傳下去。

她在心里說:“阿風,我們做到了。我們好好活著,帶著你的愛,帶著你的希望,一直好好活下去。”

臘月第一場雪,下得早。阿蘿被“簌簌”聲驚醒,推開窗,漫天飛雪,老槐樹裹著雪,像阿風的舊棉襖,藏著溫暖。

“阿姐,下雪了!”阿禾的聲音傳來,他掃著雪,小虎跟在后面撿雪球,笑得開心。

阿蘿笑,進灶房。娘在燒火,鍋里紅薯香。“下雪天冷,早點煮紅薯,你們起來能吃熱的。”

林嫂抱著妞妞來了,妞妞穿紅棉襖,像小火苗。“阿蘿妹子,給你送饅頭,剛出鍋的。”

阿蘿接布包,邀她們進屋。灶房暖爐的火苗噼啪響,烘得暖。妞妞烤著手:“阿蘿阿姨,紅薯什么時候好?”

“快了。”阿蘿倒熱水。

幾人圍坐暖爐,聊得熱鬧。林嫂說妞妞得小紅花,娘說給阿蘿和小虎買了布料,阿蘿說麥子蓋了雪,明年好收成。

阿禾和小虎掃完雪進來,阿禾手里拿著個雪人,憨態可掬:“娘,阿姐,你們看!”

妞妞拍手:“我也要堆!”

“吃完紅薯,姐夫帶你堆。”小虎笑。

紅薯熟了,熱氣騰騰,甜香撲鼻。幾人圍坐吃紅薯,暖爐的火苗映在臉上,滿是溫馨。

阿蘿咬著紅薯,甜絲絲的。她看著娘的笑,阿禾和小虎的打鬧,林嫂和妞妞的歡語,心里滿是幸福。她想起亂世的苦,阿風的犧牲,爹的牽掛——現在的日子,像暖爐的火苗,平凡卻暖。

雪還在下,蓋了村莊,蓋了阿風的墳。阿蘿知道,阿風在天上看著,看著她們的太平日子。“阿風,謝謝你,用生命換了我們的太平。我們會好好活,帶著你的愛,一直活。”

開春,田里熱鬧了。村民們扛鋤頭、牽牛,播種希望。阿蘿和阿禾、小虎也去田里,翻土、施肥、播種。

阿蘿種地的手藝是跟爹學的,爹說“種地像做人,要用心”。她每粒種子都播得認真,每寸土地都翻得仔細。阿禾力氣大,翻土扛肥;小虎心細,播種澆水,配合默契。

娘常來幫忙,拔草撿石頭,帶水壺干糧。林嫂和妞妞也來,林嫂學種地快,妞妞撿石子、唱歌,田間多了樂趣。

天旱時,她們去溱水挑水澆田;有病蟲害時,一起想辦法防治。在大家的努力下,莊稼長得好,綠油油的像綠毯子。

秋天,莊稼熟了。金黃的麥穗、紅的高粱、沉的玉米,滿是豐收的喜。

收割時,男人們割莊稼,女人們捆莊稼,孩子們撿麥穗。阿蘿家的田也豐收了,阿禾和小虎割麥子,阿蘿捆,娘和林嫂整理,妞妞遞繩子。

“今年麥子好,能收很多。”阿禾擦汗笑。

“托太平的福。”阿蘿說。

“賣了麥子,給娘和阿姐買新衣裳,給妞妞買糖。”小虎說。

妞妞高興拍手:“要吃糖!”

笑聲在田野里回蕩,和風吹麥穗的聲,組成豐收的歌。

打谷場上,谷子堆成小山。娘看著糧食,笑合不攏嘴:“以前能有口吃的就不錯了,現在有這么多糧食,日子真好。”

阿蘿點了點頭,心里感慨——這太平日子,是阿風他們用命換的。她會珍惜,好好種地,好好活。

晚上,她帶新收的麥子玉米,去阿風墳前:“阿風,今年豐收了。你要是在,肯定高興。以后每年,我都給你帶新糧食,讓你嘗太平的味道。”

幾年后,陳家村更熱鬧了,蓋了新房子,學堂擴建了,有了小學堂和掃盲班,溱水上架了新石橋。

阿蘿老了,眼角有皺紋,頭發有白霜,可精神好。她每天去田里,去學堂,帶孩子在槐樹下講故事——講亂世,講阿風,講革命軍。孩子們圍著她,聽得入迷。

阿禾和小虎的兒子念風長大了,像阿風一樣堅定,常說:“我要像阿風叔叔一樣,做英雄。”

娘的身體好,喜歡看念風玩,給念風講阿風的事:“我們的好日子,是阿風用命換的,不能忘。”

林嫂和妞妞也好,妞妞成了學堂先生,教孩子讀書做手工。林嫂的針線活好,鎮上人都來買。

春天,老槐樹下立了塊新石碑,刻著“英雄阿風之墓”,旁邊小字:“亂世英雄,舍身取義;太平歲月,薪火永傳。”

立碑那天,村里人都來了,阿蘿、娘、阿禾、小虎、念風、林嫂、妞妞,還有老老少少,對著石碑鞠躬。念風放了束野花:“阿風叔叔,我會記住你,做有用的人。”

阿蘿看著石碑,眼里有淚,卻笑得欣慰——阿風的精神活在大家心里,活在后代心里。他的故事,會一代一代傳下去,像老槐樹,歷經風雨,永遠挺拔。

立碑后,村民們圍坐槐樹下,聊天吃點心。孩子們追逐打鬧,笑聲陣陣。阿蘿坐在娘身邊,想起亂世的苦,阿風的犧牲,爹的牽掛——所有苦難都值得了。

風過槐樹,新葉晃著,訴說歲月。阿蘿知道,太平會延續,阿風的精神會傳承,她和阿風的愛,像老槐樹,扎根在這片土地,永遠陪伴這里的人,走過春夏秋冬。

她在心里說:“阿風,我們做到了。我們好好活著,帶著你的愛,你的希望,一直好好活下去,直到永遠。”

作者努力碼字中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长垣县| 锦屏县| 宜宾县| 石门县| 乳源| 恩施市| 陆川县| 潞西市| 白朗县| 海晏县| 大新县| 崇义县| 山东省| 洪江市| 花垣县| 常德市| 安徽省| 武邑县| 思南县| 宁波市| 碌曲县| 无棣县| 晋州市| 神农架林区| 霍邱县| 锡林浩特市| 张北县| 永丰县| 甘孜| 乐山市| 信阳市| 聊城市| 盐源县| 辽宁省| 明星| 阜阳市| 宜兰县| 古交市| 抚远县| 高州市| 益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