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Ⅰ 腫瘤疾病防治篇

第一章 中國惡性腫瘤流行現狀

魏文強 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

陳 茹 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

鄭榮壽 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

惡性腫瘤是嚴重危害我國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2021年中國死因監測數據顯示,惡性腫瘤位居死亡原因的第二位,占全部死因的23.12%。近十幾年來我國癌癥的發病率、死亡率均呈持續上升態勢,不同癌癥的趨勢變化差異較大,各地區癌癥譜結構差異明顯。惡性腫瘤已成為亟待解決的重大公共衛生問題,防控形勢嚴峻。本章將基于我國腫瘤的登記數據,描述我國惡性腫瘤的流行現狀及發展趨勢,為腫瘤防控提供基礎數據和參考。

一、中國惡性腫瘤發病情況

(一)總體發病情況

根據國家癌癥中心的最新統計數據,2022年全國新發惡性腫瘤病例數約為482.47萬例,其中男性253.39萬例,女性229.08萬例。城市地區新發病例數約為290.39萬例,占全國新發病例的60.19%。農村地區新發病例數約為192.08萬例,占全國新發病例的39.81%。2022年中國惡性腫瘤粗發病率為341.75/10萬,中標發病率為208.58/10萬,世標發病率為201.61/10萬,0~74歲累積率為22.89%。男性惡性腫瘤粗發病率為351.44/10萬,中標發病率為212.67/10萬,世標發病率為209.61/10萬。女性惡性腫瘤粗發病率為331.64/10萬,中標發病率為208.08/10萬,世標發病率為197.03/10萬。男性粗發病率、中標發病率和世標發病率均高于女性,三者分別為女性的1.06倍、1.02倍和1.06倍。城市地區惡性腫瘤粗發病率為316.23/10萬,中標發病率為212.95/10萬,世標發病率為205.57/10萬。農村地區惡性腫瘤粗發病率為389.24/10萬,中標發病率為199.64/10萬,世標發病率為193.94/10萬。農村地區惡性腫瘤粗發病率高于城市地區,但中標發病率和世標發病率均低于城市地區(表1-1-0-1)。

表1-1-0-1 2022年中國惡性腫瘤發病情況估計

注:中標發病率,2000年中國人口年齡標準化發病率;世標發病率,Segi’s世界人口年齡標準化發病率;a 0~74歲。

(二)年齡別發病情況

我國惡性腫瘤發病率隨年齡增加逐漸上升,在0~34歲時處于較低水平,35~39歲年齡組發病率快速上升,80~84歲年齡組發病率處于最高水平,85歲及以上年齡組的發病率有所下降。30歲以前男女的發病率均相對較低,0~14歲年齡組男性惡性腫瘤發病率略高于女性,15~59歲年齡組女性發病率高于男性,60歲之后男性發病率高于女性。城市和農村地區的惡性腫瘤年齡別發病率變化模式基本相同。城市地區惡性腫瘤發病率在5~24歲年齡組和65~79歲年齡組低于農村地區,其他年齡組高于農村地區。城市地區男性惡性腫瘤發病率在5~19歲、50~54歲和65~74歲年齡組的發病率低于農村地區,而在其他年齡組則高于農村地區;除5~19歲年齡組外,城市地區女性各年齡組惡性腫瘤發病率均高于農村地區(圖1-1-0-1)。

圖1-1-0-1 2022年中國城市和農村地區惡性腫瘤年齡別發病率

(三)主要惡性腫瘤發病情況

按發病人數順位排序,肺癌位居我國惡性腫瘤發病首位。估計結果顯示,2022年我國新發肺癌病例約106.06萬例,粗發病率為75.13/10萬,世標發病率為40.78/10萬,占全部惡性腫瘤發病的21.98%。其他高發惡性腫瘤依次為結直腸癌、甲狀腺癌、肝癌和胃癌,發病率前十位的惡性腫瘤發病約占全部惡性腫瘤發病的77.81%。男性發病首位的為肺癌,其次為結直腸癌、肝癌、胃癌和食管癌,發病率前十位的惡性腫瘤發病約占男性全部惡性腫瘤發病的82.71%。女性發病首位的為肺癌,其次為乳腺癌、甲狀腺癌、結直腸癌和子宮頸癌,發病率前十位的惡性腫瘤發病約占女性全部惡性腫瘤發病的81.51%(表1-1-0-2)。城市地區發病前十位的惡性腫瘤依次為肺癌、甲狀腺癌、結直腸癌、女性乳腺癌、肝癌、胃癌、食管癌、子宮頸癌、前列腺癌和胰腺癌(表1-1-0-3)。農村地區發病前十位的惡性腫瘤依次分別為肺癌、結直腸癌、胃癌、肝癌、食管癌、甲狀腺癌、女性乳腺癌、子宮頸癌、前列腺癌和胰腺癌(表1-1-0-4)。城市地區的甲狀腺癌、結直腸癌和女性乳腺癌發病率較高,而農村地區胃癌、肝癌和食管癌的發病率較高。

表1-1-0-2 2022年中國前十位惡性腫瘤發病情況估計

注:#世標發病率;*僅為女性乳腺癌。

表1-1-0-3 2022年中國城市地區前十位惡性腫瘤發病情況估計

注:#世標發病率;*僅為女性乳腺癌。

表1-1-0-4 2022年中國農村地區前十位惡性腫瘤發病情況估計

注:#世標發病率;*僅為女性乳腺癌。

二、中國惡性腫瘤死亡情況

(一)總體死亡情況

2022年我國惡性腫瘤死亡病例數約為257.42萬例,其中男性162.93萬例,女性94.49萬例。城市地區惡性腫瘤死亡病例數約為140.07萬例,占全國死亡病例的54.41%。農村地區死亡病例數約為117.34萬例,占全國死亡病例的45.59%。2022年我國惡性腫瘤死亡率為182.34/10萬,中標死亡率為97.08/10萬,世標死亡率為96.47/10萬,0~74歲累積率為10.87%。男性惡性腫瘤粗死亡率為225.97/10萬,中標死亡率為127.70/10萬,世標死亡率為127.49/10萬。女性惡性腫瘤粗死亡率為136.79/10萬,中標死亡率為68.67/10萬,世標死亡率為67.81/10萬。男性粗死亡率、中標死亡率和世標死亡率均高于女性,三者分別為女性的1.65倍、1.86倍和1.88倍。城市地區惡性腫瘤粗死亡率為152.54/10萬,中標死亡率為92.37/10萬,世標死亡率為91.91/10萬。農村地區惡性腫瘤粗死亡率為237.79/10萬,中標死亡率為103.97/10萬,世標死亡率為103.06/10萬。農村地區惡性腫瘤粗死亡率、中標死亡率和世標死亡率均高于城市地區,三者分別為城市地區的1.56倍、1.13倍和1.12倍(表1-1-0-5)。

表1-1-0-5 2022年中國惡性腫瘤死亡情況估計

注:中標死亡率,2000年中國人口年齡標準化死亡率;世標死亡率,Segi’s世界人口年齡標準化死亡率;a,0~74歲。

(二)年齡別死亡情況

我國惡性腫瘤年齡別死亡率隨年齡增加逐漸上升,在0~39歲時處于較低水平,40歲以后死亡率迅速升高,85歲以上年齡組達到最高。男性年齡別死亡率在所有年齡組均高于女性。其中,城市地區男性年齡別死亡率在所有年齡組均高于女性,農村地區男性年齡別死亡率除0~4歲年齡組低于女性,其他年齡組均高于女性。除了85歲以上年齡組,城市地區惡性腫瘤年齡別死亡率在各年齡組均低于農村地區。其中,城市地區男性除85歲以上年齡組外,各年齡組惡性腫瘤死亡率均低于農村地區男性;城市地區女性除80歲以上年齡組外,各年齡組惡性腫瘤死亡率均低于農村地區女性(圖1-1-0-2)。

圖1-1-0-2 2022年中國城市和農村地區惡性腫瘤年齡別死亡率

(三)主要惡性腫瘤死亡情況

按死亡人數順位排序,肺癌位居我國惡性腫瘤死亡原因首位。估計結果顯示,2022年我國肺癌死亡病例約73.33萬例,粗死亡率為51.94/10萬,世標死亡率為26.66/10萬,占全部惡性腫瘤死亡的28.49%。其他惡性腫瘤死亡依次為肝癌、胃癌、結直腸癌和食管癌等,惡性腫瘤死亡前十位約占全部惡性腫瘤死亡的80.85%。男性惡性腫瘤死亡的首位是肺癌,其次為肝癌、胃癌、結直腸癌和食管癌,前十位約占男性全部惡性腫瘤死亡的86.67%。女性惡性腫瘤死亡的首位為肺癌,其次為結直腸癌、肝癌、胃癌和乳腺癌,前十位約占女性全部惡性腫瘤死亡的80.55%(表1-1-0-6)。城市地區惡性腫瘤死亡前十位依次為肺癌、肝癌、結直腸癌、胃癌、食管癌、胰腺癌、女性乳腺癌、腦部惡性腫瘤、子宮頸癌和白血病(表1-1-0-7)。農村地區惡性腫瘤死亡前十位依次為肺癌、肝癌、胃癌、食管癌、結直腸癌、胰腺癌、女性乳腺癌、腦部惡性腫瘤、子宮頸癌和白血?。ū?-1-0-8)。城市地區的結直腸癌死亡率高于胃癌和食管癌,而農村地區胃癌和食管癌的死亡率高于結直腸癌。

三、中國惡性腫瘤變化趨勢

(一)發病變化趨勢

2000—2018年間,全癌種的年齡標準化發病率每年大約增加1.4%(95%CI 1.0%~1.8%)。表1-1-0-9和圖1-1-0-3展示了分性別的全癌種和特定癌種的發病率變化趨勢。男性的全癌種年齡標準化發病率在2000—2018年較為穩定,女性的全癌種年齡標準化發病率呈上升趨勢,每年增加2.6%。分癌種看,男性的年齡標準化發病率在甲狀腺癌、前列腺癌和結直腸癌中呈上升趨勢,在食管癌、胃癌和肝癌中呈下降趨勢,肺癌的年齡標準化發病率在2000—2018年保持穩定。女性的年齡標準化發病率在甲狀腺癌、子宮頸癌、子宮體惡性腫瘤、肺癌和乳腺癌等癌種中呈上升趨勢,在食管癌、胃癌和肝癌中呈下降趨勢。

(二)死亡變化趨勢

2000—2018年間,全癌種的年齡標化死亡率每年大約下降1.3%,主要是由于食管癌(男性下降3.8%,女性下降6.2%)、胃癌(男性下降3.7%,女性下降4.3%)和肝癌(男性下降2.8%,女性下降3.3%)的下降導致的。表1-1-0-9和圖1-1-0-4展示了分性別的全癌種和特定癌種的死亡率變化趨勢。在男性中,全癌種的年齡標化死亡率每年下降約1.2%,但前列腺癌、結直腸癌和胰腺癌死亡率呈上升趨勢。在女性中,全癌種的年齡標化死亡率每年下降1.3%,但宮頸癌、卵巢癌的死亡率呈上升趨勢。

表1-1-0-6 2022年中國前十位惡性腫瘤死亡情況估計

注:#世標死亡率;*僅為女性乳腺癌。

表1-1-0-7 2022年中國城市地區前十位惡性腫瘤死亡情況估計

注:#世標死亡率;*僅為女性乳腺癌。

表1-1-0-8 2022年中國農村地區前十位惡性腫瘤死亡情況估計

注:#世標死亡率;*僅為女性乳腺癌。

圖1-1-0-3 2000—2018年中國部分癌癥分性別的年齡標準化發病率變化趨勢

A.男性標化發病率;B.女性標化發病率。

表1-1-0-9 2000—2018年中國分性別的部分癌癥年齡標準化發病率和死亡率變化趨勢

注:*AAPC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 0.05);AAPC,年平均變化百分比。

圖1-1-0-4 2000—2018年中國部分癌癥分性別的年齡標準化死亡率變化趨勢

A.男性標化死亡率;B.女性標化死亡率。

四、中國惡性腫瘤生存情況

根據國家癌癥中心數據推算,我國癌癥總體的5年生存率從2003—2005年的30.9%上升到2012—2015年的40.5%。不同癌種之間的生存率存在明顯差異。胰腺癌僅為7.2%,而甲狀腺癌可達到84.3%。食管癌、胃癌、結直腸癌、子宮頸癌、子宮體惡性腫瘤、膀胱癌和甲狀腺癌等的5年生存率顯著提升。鼻咽癌、口腔癌、肝癌、肺癌、乳腺癌、卵巢癌、前列腺癌、腎癌、腦瘤、淋巴瘤和白血病的生存率有所提高,但差異沒有統計學意義。胰腺癌和膽囊癌的生存率沒有得到改善(表 1-1-0-10)。

表1-1-0-10 2003—2015年中國主要癌種5年生存率變化情況

五、總結

總體上看,我國整體癌癥粗發病率仍持續上升,反映我國癌癥實際負擔沉重。城鄉對比分析結果顯示,農村地區的惡性腫瘤發病率低于城市地區,但是農村地區惡性腫瘤死亡率高于城市地區;同時城鄉的癌譜結構也存在明顯差異,表現為城市地區以肺癌、甲狀腺癌、結直腸癌和乳腺癌等腫瘤高發,農村地區除肺癌和結直腸外,胃癌、肝癌、食管癌等消化系統腫瘤高發。這也反映了我國當前癌譜結構呈現發達國家癌譜和發展中國家癌譜并存的局面。

我國癌癥粗死亡率仍然呈現上升趨勢,但調整人口年齡結構后,標化死亡率呈現下降趨勢,反映近年來我國癌癥綜合防控取得初步成效。其中,傳統高發而預后較差的食管癌、胃癌、肝癌等腫瘤死亡率逐年降低,但宮頸癌死亡率仍呈上升趨勢;發達國家高發的結直腸癌、乳腺癌、前列腺癌等腫瘤的死亡率呈現持續上升趨勢,防控形勢依然嚴峻。

近年來,國家制定了一系列衛生政策強調癌癥防控的重要性,包括《“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中國防治慢性病中長期規劃(2017—2025年)》《健康中國行動——癌癥防治實施方案(2019—2022年)》《健康中國行動——癌癥防治行動實施方案(2023—2030年)》等,為癌癥防控提供了全面的指導。未來,癌癥防控將在體系建設、信息監測、早診早治、規范診療、保障救助、科技攻關等重點領域穩步推進,以減輕不斷增加的癌癥負擔,改善人民的健康狀況。

參考文獻

[1]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慢性非傳染性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國家衛生健康委統計信息中心. 中國死因監測數據集: 2021 [M]. 北京: 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2022.

[2]ZHENG R, ZHANG S, ZENG H, et al. Cancer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in China,2016 [J]. J Natl Cancer Cent, 2022, 2 (1): 1-9.

[3]ZHANG S, SUN K, ZHENG R, et al. Cancer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in China,2015 [J]. J Natl Cancer Cent, 2021, 1 (1): 2-11.

[4]QI J, LI M, WANG L, et al. National and subnational trends in cancer burden in China, 2005-20: An analysis of national mortality surveillance data [J]. Lancet Public Health, 2023, 8 (12): e943-e955.

[5]WEI W, ZENG H, ZHENG R, et al. Cancer registration in China and its role in cancer prevention and control [J]. Lancet Oncol, 2020, 21 (7): e342-e349.

[6]鄭榮壽, 陳茹, 韓冰峰, 等. 2022年中國惡性腫瘤流行情況分析 [J]. 中華腫瘤雜志, 2024, 46 (3): 221-231.

[7]HAN B, ZHENG R, ZENG H, et al. Cancer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in China,2022 [J]. J Natl Cancer Cent, 2024, 4 (1): 47-53.

[8]ZENG H, CHEN W, ZHENG R, et al. Changing cancer survival in China during 2003-15: A pooled analysis of 17 population-based cancer registries [J]. Lancet Glob Health, 2018, 6 (5): e555-e567.

主站蜘蛛池模板: 松滋市| 庄河市| 连南| 岑巩县| 会东县| 富裕县| 利辛县| 邛崃市| 莫力| 安达市| 兴仁县| 沿河| 寻乌县| 巨野县| 临邑县| 定南县| 杨浦区| 阿城市| 信阳市| 华宁县| 腾冲县| 遂川县| 项城市| 五大连池市| 锡林浩特市| 仪征市| 太和县| 九台市| 临汾市| 塘沽区| 岳西县| 丽江市| 金华市| 石楼县| 靖远县| 岑巩县| 富川| 清流县| 会东县| 清河县| 宁德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