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同室操戈(4k)
- 晉末:家父劉琨,北地復漢
- 天鵝守護者
- 4217字
- 2025-08-30 17:14:10
中山郡的郡治盧奴城上,“劉”字大旗迎風獵獵作響。劉群站在旗下,極目遠眺東北方向的地平線,眉宇間也帶著一絲憂色。
“太真兄,”劉群壓低聲音道,“這幾日有哨騎回報,在范陽一帶發現大軍動向,正朝我中山郡而來,兵力恐怕不下三萬眾。”
溫嶠聞言眉頭一緊:“王浚的人?他不是正在南邊與石勒相持不下么,怎會突然又從幽州派新軍南下?”
劉群從懷中取出一封信函:“父親前日來信,才讓我想明白其中關竅。當初洛陽朝廷尚在時,王浚就曾上表,請求都督幽、冀諸軍事。如今他怕是覺得我們搶他的地盤了。”
溫嶠接過信細看,臉色漸沉:“即便如此,他終究是我大晉的將領,畢竟我們同屬晉國,何必自相殘殺?”
劉群搖頭:“太真啊太真,你把他想得太簡單了。王浚早已不是昔日那個忠臣了。幽州之地,他經營多年,兵強馬壯,如今朝廷傾覆,他豈會甘于偏安一隅?冀州富庶,他早已垂涎已久。”
“可我們畢竟同奉晉室,”溫嶠仍不死心,“若我能親自前往勸說,陳明利害,或許能避免這一戰。”
劉群遠眺良久,最終嘆了口氣:“我知你一心為國,但王浚其志非小,絕非言語所能動。不過...”
他轉身正視溫嶠,“既然你執意一試,我便給你這個機會。”
溫嶠眼中閃過希望:“當真?”
“到時候我將親率軍隊在城外列陣。若王浚大軍果至,許你出陣與他相見。”劉群按劍而立,語氣凝重,“但切記,王浚若真有吞并之心,必不會因你一席話而改變主意。一旦情勢有變,你須立即退回陣中。”
溫嶠鄭重拱手:“若真能避免兵戈相見,嶠愿冒險一試。”
-----------------
數日后,王浚大軍浩浩蕩蕩開至盧奴城東北三十里外安營扎寨,連營十數里,旌旗遮天,聲勢駭人。其中一支騎兵尤為引人注目。他們人馬皆披皮甲,騎術精湛,正是王浚倚仗的段部鮮卑騎兵。
劉群知道,面對這種狼子野心之輩,不能龜縮城內。要讓王浚看到,自己并非毫無還手之力,才有讓溫嶠前去談話的資本。
他親率新練三千騎兵以及數千新編的州郡兵,出城十里,在一片開闊地帶列陣。
中軍大旗下,王浚一身玄甲,看著對面劉群那支規模遠遜于己的軍隊,嘴角撇過一絲不屑的冷笑。
此時,溫嶠單騎而出,直至兩軍陣前,于馬上拱手,揚聲道:“太原溫嶠,敢請王幽州答話!”
王浚冷哼一聲,在一眾精銳扈從簇擁下,催馬出陣。他睨視溫嶠,淡淡道:“原來是太真。劉越石派你來,是要獻城請降么?”
溫嶠神色不變,朗聲回應:“王幽州誤會了。如今天下崩亂,胡塵肆虐,正需我等晉臣同心戮力,共扶社稷。幽州與并州皆為國家屏藩,豈可同室操戈,徒令石勒之輩坐收漁利?望王公以大局為重,收兵北返,與劉并州共討胡虜,則天下幸甚!”
王浚聞言,倨傲一笑道:“本官奉旨都督幽、冀諸軍事,冀州亦在所轄之內。今提兵前來,是為撫定地方,整飭軍政,何來同室操戈之說?”
溫嶠立刻抓住話柄,針鋒相對:“王公此言,嶠實在是有所不解。洛陽陷落前,朝廷確曾議及此事,然盧志、荀藩等諸位公卿現今俱在晉陽,都要定朝廷并未明發詔令授予都督冀州之權。王公此舉,恐于制不合啊!”
王浚臉色驟然陰沉。他未料到溫嶠如此直接,竟敢當眾質疑他的名分。
他猛地抬手打斷溫嶠,怒極反笑:“呵!朝廷?詔令?溫太真,你也是聰明人,怎還如此迂腐!洛陽的天子,如今在哪里啊?”
“如今的天下,豈是一紙空文能定的?這河北之地,誰強,誰便是主!盧志?荀藩?不過是一群喪家之犬,依附于劉琨,茍延殘喘罷了!也配來質問我王彭祖?”
他聲音愈發高昂,帶著毫不掩飾的狂傲:“告訴你,也告訴劉越石那個徒有虛名的兒子。這冀州,我要定了!識相的,即刻開城歸順,我或可念在同為晉人的份上,給你們一條活路。否則,”他冷笑一聲,目光掃過溫嶠,投向遠處嚴陣以待的中山郡軍馬,“我便踏平盧奴,讓你等與這城池同朽!”
聽到王浚的狂妄之語,溫嶠心中一震,已知事不可為。王浚徹底撕破了偽裝,其野心昭然若揭。他不再多言,于馬上微微一揖,撥轉馬頭返回本陣。
劉群在陣前迎回溫嶠,看著他沉重的面色,輕輕拍了拍他的臂膀:“太真兄,可死心了?”
溫嶠望著對面聲勢浩大的幽州軍陣,長嘆一聲:“豺狼之性,果非言語可動。”
劉群點頭,目光銳利地望向王浚的中軍大旗,緩緩舉起了手。身后的傳令兵見狀,立刻揮動旗幟,原本靜立的軍陣隨之響起一片甲葉摩擦之聲,氣氛瞬間緊繃如弦。
“進攻!”王浚馬鞭直指劉群軍陣,聲音冷硬。但他并未看向身旁最為精銳的段部鮮卑騎兵,而是對傳令官喝道:“先讓幽州步卒和漢騎上前,探探虛實!”
如林的步卒方陣和部分幽州本土騎兵應命而動,如同移動的城墻,帶著沉重的壓力向劉群軍陣推進。戰鼓擂響,殺聲漸起。
劉群見狀,眼神沉靜,立刻下令:“無當飛軍前出,三輪拋射打亂他們的陣型!騎軍兩翼游弋,待命反沖!”
箭雨帶著尖銳的嘯音撲向幽州軍陣,沖在最前的步卒頓時倒下一片,陣型出現些許混亂。幽州騎兵試圖從側翼包抄,卻被劉群麾下的并州新騎死死纏住,雙方騎兵在戰場兩翼展開了激烈的追逐砍殺。并州新騎雖顯稚嫩,但憑借一股血勇,竟一時不落下風。
王浚在中軍觀戰,眉頭越皺越緊。他沒想到劉群這支新軍如此難啃,指揮得法,士氣亦高。久戰不下,折損的都是他幽州的本部兵馬,這讓他心頭滴血。
他冷哼一聲,終于轉向遠方一直沉默觀戰的段疾陸眷和段匹磾兄弟。
“傳我命令,”王浚壓抑著不耐道,“劉群小賊負隅頑抗,耗我兵力。讓段氏兄弟派出精銳出馬,一錘定音。待我步卒再度壓上,吸引其注意,段部鮮卑領本部鐵騎直突其中軍,務必斬將奪旗!”
傳令的騎士剛要出發,王浚忽然心中一動。最近一陣段氏兄弟對他頻繁出兵已經有些不耐了,如此生硬命令只怕這兩人再生悖逆之心,看來還是得低聲下氣地求他們出兵。不過兩個雜胡,如今竟然也敢對我三心二意,等兼并了冀州定要你們好看!
心中如此想著,嘴上卻又向傳令的騎士囑咐道:“對段氏兄弟客氣點,語氣別太生硬了。”
-----------------
段部鮮卑的本陣中一片安靜,與前方震天的喊殺聲形成鮮明的對比。數千精銳騎兵肅立,只有戰馬偶爾不耐地打著響鼻,噴出團團白氣。
段匹磾用力一夾馬腹,沖到兄長段疾陸眷的身側。他抬手指向對面劉群的中軍方向,語速極快道:
“兄長!快看!對面的陣型已經被我軍步卒沖擊得散亂了。左翼的騎兵也被纏住,中軍空虛,正是王公交代的絕佳時機!只要我們的突騎一個沖鋒,必能直取那劉群小兒的首級,一舉奠定勝局。兄長,快下令吧!”
段疾陸眷端坐于一匹雄駿的白馬之上,他的目光并未聚焦于眼前的戰場,反而緩緩掠過那些舍生忘死搏殺的兵士,最終落在那面依舊倔強挺立的“劉”字大旗上。
他沉默了片刻,忽然沒頭沒尾地問了一句:“匹磾,你讀過《左傳》嗎?”
“《左傳》?”段匹磾被這突兀的問題問得一怔,臉上寫滿了困惑與不耐,“那是晉人寫的東西吧?我們鮮卑的勇士,跨馬揚刀,爭奪的是實實在在的土地和牛羊,看那些東西有什么用?”
他實在不明白,在這千鈞一發的戰機上,兄長為何會提起這個。
“嗯,我也沒讀過。”段疾陸眷的語氣聽不出絲毫波瀾。
段匹磾無語的看了自己兄長一眼,但是多年積威之下還是沒敢出言吐槽。
段疾陸眷也覺得這話有點無語,趕緊話鋒一轉,聲音低沉了幾分道:“不過,以前有個逃難到幽州的晉人書生,給我講過里面的故事。尤其是‘同室操戈’這四個字。當時八王紛爭,他告訴我,這是世間最愚蠢、最令人痛心的事情。”
段疾陸眷的目光變得幽深:“王彭祖如今坐擁幽州,兵強馬壯,看似權勢熏天。可他這些年都做了些什么?縱容劫掠,苛待百姓,心中可還有半分晉室朝廷?可還記得自己是一名晉臣?他發兵來打這中山郡,真是為了朝廷大義嗎?不過是為了滿足他一己的私欲,擴充他個人的地盤罷了。”
他頓了頓,語氣中帶上了一絲不易察覺的敬意:“你再看看并州的劉越石。他困守孤城,四面皆敵,兵馬錢糧遠不及王浚,卻始終高舉晉軍的旗幟,招撫流亡,苦苦支撐著北方的大局。這才是真正心懷家國大義。”
段匹磾的眉頭緊緊鎖在一起。他并非完全不懂,只是覺得兄長想的未免太過遙遠和復雜,于是壓低了聲音,語氣急切道:“兄長!這些大道理我并非不懂。可眼下王公勢大,我們跟著他,就能搶到更多的人口和財帛,部族的兒郎們才能吃得飽、穿得暖,變得更加強大。這些晉人之間的恩怨,與我們何干?強者為尊,這不是草原上永恒的法則嗎?”
“糊涂!短視!”段疾陸眷猛地轉過頭嚴肅道,“若是你一直這樣想,我等部族在這些中原漢人乃至匈奴、羯人眼中,就始終還是‘雜胡’!若想真正在這片土地上長久立足,光靠跟著一個肆意妄為的主子燒殺搶掠,是絕對行不通的。那只會讓所有人更加憎恨我們,一旦王浚失勢,我們立刻就會成為眾矢之的,死無葬身之地!”
”你看看劉琨,他不過派出一個兒子,短短數日之內,就能讓中山郡上下歸心,迅速拉起這樣一支敢戰、愿戰的軍隊,甚至在戰場上能與王浚幽州精銳暫時抗衡。這靠的絕不僅僅是武力,更是他劉氏父子的聲望和人心所向!”
他深吸一口氣,努力讓自己的情緒平復下來,語氣變得更加凝重:“我們必須跟對人!一個不僅強大,更要有信義、有遠見、能得人心的人。王浚驕橫跋扈,僭越妄為,看似強大,實則剛愎自用,樹敵無數,他的敗亡是遲早的事。今天我們可以替他踏平中山郡,明天他可能就會因為猜忌而調轉刀口對準我們。這樣的主子,值得我們將全族的命運押上去嗎?”
他的馬鞭再次抬起,堅定地指向那面“劉”字大旗:“而劉越石父子不同。他們代表的是晉室正統的大義名分,是凝聚人心的力量。你看對面領軍那小子,他今日若能在此絕境中撐下去,他日的成就必然不可限量。現在雪中送炭,遠勝過來日錦上添花。現在幫他,就是為我段部鮮卑留下一條寶貴的后路,結下一份天大的善緣,這才是真正有遠見的投資!”
段匹磾順著兄長所指的方向,再次仔細審視著戰場。
他看到了那些裝備或許不算最精良,但依舊在軍官帶領下死戰不退的中山郡士卒;看到了那面在亂軍中依然頑強飄揚的旗幟;也看到了遠處王浚中軍大旗下那越來越不耐煩、甚至開始浮現怒氣的臉龐。
他心中的天平,終于開始傾斜。兄長的眼光,確實比他看得更遠。
段疾陸眷不再有絲毫猶豫。他猛地舉起右臂:“傳我的命令!后隊變前隊,保持陣列,全軍北返,撤退!”
嗚——嗚——嗚——
低沉而迥異于幽州軍號的鮮卑牛角號聲,突然在震耳欲聾的殺聲中沖天而起,顯得格外突兀和刺耳。這號聲不僅讓正在苦戰中的劉群軍士卒為之一愣,也讓指揮進攻的幽州將領們驚愕地回頭。
在所有難以置信的目光注視下,一直按兵不動的段部鮮卑鐵騎,非但沒有如預料中的發起沖鋒,反而整齊地調轉馬頭。數千騎兵卷起漫天煙塵,向著北方蒼茫的原野奔馳而去。
“段氏兄弟還是心有大義的!”溫嶠感慨道。
而劉群卻不屑道:“太真,你小看他們了,這又是兩個野心之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