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月十五號晌午,廠里的廣播一響,工人們就知道要發工資了。會計室門口排起的長龍里,每個人都攥著個布口袋,里頭裝著糧本、副食證和一大把票證。工資單薄得像張卷煙紙,上頭印著的“三十六塊五”幾個字,要用這些花花綠綠的票證才能變成實實在在的嚼谷。
糧店窗口的木板被磨得發亮,上面用粉筆寫著當月的供應標準。家庭人口多的,總要盯著黑板反復核對:“成人二十七斤,兒童十九斤,中學生三十二斤……”打算盤的營業...
上QQ閱讀APP看后續精彩內容
登錄訂閱本章 >
每月十五號晌午,廠里的廣播一響,工人們就知道要發工資了。會計室門口排起的長龍里,每個人都攥著個布口袋,里頭裝著糧本、副食證和一大把票證。工資單薄得像張卷煙紙,上頭印著的“三十六塊五”幾個字,要用這些花花綠綠的票證才能變成實實在在的嚼谷。
糧店窗口的木板被磨得發亮,上面用粉筆寫著當月的供應標準。家庭人口多的,總要盯著黑板反復核對:“成人二十七斤,兒童十九斤,中學生三十二斤……”打算盤的營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