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吳應麒
- 1652:我能穿行英格蘭
- 陶小屋
- 2168字
- 2025-08-29 18:00:00
6月15日。
平西王府張燈結彩,賓客如云。
祁家班在陜西也算久負盛名,這次經過漢中,吳三鳳便將本地官員、鄉紳都邀請了過來,順勢打點下關系。
戲班眾人在后場很是忙碌,有的檢查行頭,有的溫習唱詞,各司其職。
唯有徐澤身干坐在角落,幫不上忙,也不知道做做什么,總不能當眾看《金瓶梅》吧?
枯坐約一刻鐘后,他實在悶得發慌,便離開了后場,打量起這座平西王府來。
這里雖然只是吳三桂暫居之所,但規制卻絲毫不減。
單是這片荷花池,就比祁家戲園大了一倍,戲臺臨水而建,面北朝南。
池心處有一座雅致的樓閣,顯然是吳三鳳與貴賓觀戲的地方,西南兩側,便是尋常賓客的位置。
東面則有一道樓廊,它的二層掛著薄紗帷幕,根本看不清里面情形,聽說這便是女眷所在。
徐澤心中不由一動。
女眷?那位名動天下的陳圓圓,會不會就在其中?
吳三桂與陳圓圓,堪稱明末清初這段歷史里最常討論的話題之一。
后世甚至還將李自成也牽扯了進來,寫出了什么李自成霸占陳圓圓、吳三桂沖冠一怒為紅顏的劇情。
但不管前面怎么亂,陳圓圓現在肯定跟著吳三桂,因此她極有可能就在其中。
徐澤很是好奇,想要看一看,這位傳聞中的“秦淮八艷”,究竟是何等容貌?
沒過一會兒,院內賓客便坐滿了,吳三鳳在眾人的簇擁下,踱步至池心樓閣,鄭榮依舊護衛在旁。
戲臺上鑼鼓聲驟起,好戲正式開場。
眾人目光都被臺上的戲曲所吸引,徐澤趁機悄步繞到了東側樓廊附近。
受程朱理學的影響,女子要守貞節,不宜露面,特別是大家閨秀,自幼長于深閨,見到的男人不過父兄仆役,出嫁時更不知道丈夫容貌,只能聽天由命。
今日來的皆是望族女眷,她們來時備有專門通道,然后又被薄紗帷幕隔著,只能望見人影綽約,難辨真容。
這附近都有士兵值守,徐澤根本沒法靠近,他在外圍,什么都沒瞧見。
而就在他打算放棄,回身離開時。
卻見一位身著錦緞華服的貴公子迎面走來,徐澤連忙側身退至道旁,垂首避讓。
但那公子在經過他身旁時,卻忽然駐足。
“抬起頭來。”
徐澤依言抬頭,只見此人約十八九歲。“不知公子有何吩咐?”
“你是何人?”
“回公子的話,我是祁家班的人。”
對方瞥了眼戲臺方向,冷聲道:“戲班的人都在北面忙,你跑東面來做什么?”
“我...我因為內急來尋茅廁,但王府實在太大,我一時迷了方向。”
“迷路?”那公子冷哼道:“哼,滿口胡言,這院內到處都是人,你難道連問路都不會?”
徐澤急忙辯解。“小人身份卑微,實在不敢叨擾各位貴人。”
豈料對方勃然大怒。“我看你分明是心懷不軌!來人,給我搜身!看他手腳是否干凈!若是搜出什么物件來,直接剁手!”
“我沒有偷東西,你們要干什么!”
徐澤大聲喊叫著,但對方身后的侍衛已經上來制住了他,然后開始搜身。
四周賓客皆被這動靜吸引了過來,但卻無人敢上前勸阻。
很顯然,這貴公子身份不凡。
侍衛仔細搜遍了徐澤全身,但什么東西都沒見著。
對方卻仍不罷休。“即便不是行竊,那也是另有圖謀!前些日子父親在戲園遇刺,他既是戲班的人,難保不是同黨,給我關押起來,細細審問!”
“這...”
兩名侍衛面面相覷,顯然是覺得此舉太過牽強。
徐澤也聽明白了,此人便是吳應麒,吳三桂過繼給吳三鳳的兒子,也難怪他如此囂張跋扈。
雖然他這是無端猜疑,但結果還真沒錯。
那...現在該怎么辦呢?
要真是嚴刑拷打,徐澤自認扛不住。
可要是逃...這里是王府內部,他能怎么逃?而且他逃了,戲班也會跟著遭殃。
最好的結果便是徐澤獨自領罪,然后誘騙吳應麒將他帶到衣柜前,傳送去英格蘭,再也不回來。
這也是他最后保命的手段。
正當徐澤大腦飛速運轉間,忽見一個侍女走了過來。
“二公子,陳夫人喚你過去呢。”
吳應麒連忙答應。“知道了,我這就過去,你們,把他給我抓回去!”
那侍女又道:“二公子,夫人還吩咐,今日賓客盈門,如果沒有真憑實據,還請公子莫要節外生枝。”
吳應麒聞言,往帷幕方向看了一眼,然后再轉向徐澤。“今日算你命好,若不是姨娘發話,本公子定然叫你好看!”
“多謝公子。”
徐澤如蒙大赦,正要抽身離去,卻被吳應麒的侍衛抬手攔下。
“怎么?公子寬宏大量放了你,你難道就只有一句感謝?”
“那公子...”
侍衛見他真不明白,只得補充道:“還不快叩首謝恩!”
叩首謝恩?
徐澤從小到大,除了祭拜先祖,還從未向任何人屈膝下跪,現在卻要跪謝吳應麒,他自然十分抵觸。
可要是不跪,吳應麒真把他抓起來怎么辦?
心念電轉之間,徐澤忽然有了主意。
他面上故作惶恐,壓低聲音道:“公子,小人跪一跪并不打緊,只是怕這一跪,反倒給公子招來麻煩。”
吳應麒嗤笑道:“麻煩?哼,你一個戲子,磕個頭又能怎樣?未免太瞧得起自己。”
“公子說的是,我微末之身,磕個頭自然算不得什么,但今日王府宴客,人多口雜,我若是當眾跪拜謝罪,難免會讓人覺得公子仗勢欺人。
平西王爺英明神武、威震四海,但朝中也有不少對手,他們要是借此小題大做,讓王爺難堪,最后追究起來,公子你...”
吳應麒眉頭緊皺,因為徐澤說的確實有些道理。
飛鳥盡,良弓藏。
歷朝歷代的教訓擺在那里,因此吳三桂把長子吳應熊作為人質留在北京,平時也常教導吳應麒要謹小慎微,不能惹事生非。
吳三桂出征后,吳應麒才瀟灑幾日,結果吳三鳳又來了,他剛才才被一通訓斥,心里憋了一肚子火,所以看徐澤不順眼,想找他撒氣。
吳應麒環視院內,發現確實有許多雙眼睛看著這邊,見他望過去,又都慌忙避開了。
見他此時沉默不語,徐澤心知計劃成功了,便又低聲問道:“公子,我還要磕頭嗎”
吳應麒低聲怒罵。“滾吧!”
徐澤當即快步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