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章 烽火少年時——生于亂世,壯志凌云

公元1140年,當辛棄疾出生于山東濟南歷城四風閘的時候,他腳下的土地早已不再屬于大宋王朝。二十五年前,北宋在靖康之恥中覆滅,中原大地淪于金人之手。辛棄疾的祖父辛贊,便是在金國做官的漢人。這樣的出身,似乎注定了他一生的矛盾與掙扎。然而,辛贊雖身在曹營,心中卻從未忘記故國。他常常帶著年幼的辛棄疾登上高山,遙望江南,指點著哪座山、哪條河曾是大宋的疆土,將恢復中原的種子深深埋入孫兒的心田。這種特殊的家庭教育,如同在火藥桶旁點燃了火星,讓辛棄疾從小就懷揣著與眾不同的英雄夢想。他不像尋常孩童那樣沉溺于嬉戲,而是“竊會計事,目光有英氣”,偷偷地觀察、記錄金人的兵馬部署、山川地理,為日后的行動做著不為人知的準備。他想象的不是“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而是“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的壯闊場面。

那個時代,是英雄輩出的時代,也是漢家兒女備受屈辱的時代。金人的鐵蹄踐踏著故土,民族的尊嚴被無情剝奪。年少的辛棄疾目睹了太多金人的殘暴和同胞的苦難,這些都像一把把刻刀,在他心中刻下了深深的仇恨與救國救民的渴望。他不像那些只知吟風弄月的文弱書生,他學習兵法,苦練武藝,期望有朝一日能夠親手將侵略者趕出家園。據說他年少時便能“赤手領五十騎,縛取于五萬眾中,如挾狡兔”,這雖是后人帶有傳奇色彩的描述,但也足以反映出他過人的膽識和勇武。他不滿足于僅僅做一個旁觀者,他要成為改變歷史的參與者。他的血管里流淌的,是山東大漢的豪邁與剛猛,更是對故國深沉的愛戀。

二十一歲那年,機會終于來了。金主完顏亮大舉南侵,后方空虛,中原各地的抗金義軍紛紛揭竿而起。辛棄疾再也按捺不住內心的激動,他聯絡了同樣懷有抗金之志的黨懷英等人,聚集了兩千多名熱血青年,毅然加入了由耿京領導的北方最大一支義軍。這支隊伍,雖然裝備簡陋,成分復雜,卻擁有著共同的目標——恢復中原,還我河山。辛棄疾的到來,無疑為這支隊伍注入了強大的活力。他不僅勇猛善戰,更有著出色的組織才能和戰略眼光。他被委以重任,擔任掌書記,負責軍中的文書往來和計謀策劃。在耿京的隊伍里,他如魚得水,滿腔的抱負開始有了施展的舞臺。他不再是那個只能在夢中演練殺敵的少年,而是真正踏上了戰場,用青春和熱血書寫著自己的傳奇。那時的他,眼神是明亮的,心中是火熱的,前途似乎一片光明。他相信,只要萬眾一心,定能將金寇逐出中原,恢復漢家天下。這段烽火歲月,鍛造了他堅韌不拔的意志,也奠定了他一生豪放雄壯的詞風底色。他的人生第一樂章,便是在這激昂的戰鼓聲中奏響的。

主站蜘蛛池模板: 黄浦区| 兰西县| 渝北区| 合川市| 漳浦县| 深圳市| 尖扎县| 南涧| 宝清县| 揭东县| 曲靖市| 塔城市| 皮山县| 阿拉尔市| 开江县| 镇康县| 东光县| 白山市| 桓仁| 钟祥市| 农安县| 巨鹿县| 叶城县| 维西| 吴川市| 谷城县| 南陵县| 南投县| 边坝县| 会东县| 巢湖市| 措勤县| 赣榆县| 全椒县| 鄢陵县| 恭城| 凤台县| 五家渠市| 隆安县| 卢龙县| 奉节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