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章 地理略自魏氏目已前夏禹治四方而制之

《河圖括地象》曰:地南北三億三萬五千五百里。地部之位起形高大者有昆侖山,廣萬里,高萬一千里,神物之所生,圣人仙人之所集也。出五色云氣,五色流水,其泉南流入中國,名曰河也。其山中應于天,最居中,八十城布繞之,中國東南隅,居其一分,是好城也。

中國之城,左濱海,右通流沙,方而言之,萬五千里。東至蓬萊,西至隴右,右跨京北,前及衡岳,堯舜土萬里,時七千里。亦無常,隨德劣優也。

堯別九州,舜為十二。

秦,前月藍田之鎮,后有胡苑之塞,左崤函,右隴蜀,西通流沙,險阻之國也。

蜀漢之土與秦同域,南跨邛笮,北阻褒斜,西即隈礙,隔以劍閣,窮險極峻,獨守之國也。

周在中樞,西阻崤谷,東望荊山,南面少室,北有太岳,三河之分,雷風所起,四險之國也。

魏,前枕黃河,背漳水,瞻王屋,望梁山,有藍田之寶,浮池之淵。

趙,東臨九州,西瞻恒岳,有沃瀑之流。飛壺、井陘之險,至于潁陽、涿鹿之野。

燕,卻背沙漠,進臨易水,西至君都,東至于遼,長蛇帶塞,險陸相乘也。

齊,南有長城、巨防、陽關之險;北有河、濟,足以為固;越海而東,通于九夷;西界岱岳、配林之險,阪固之國也。

魯,前有淮水,后有岱岳、蒙、羽之向,洙、泗之流。大野廣土,曲阜尼丘。

宋,北有泗水,南迄睢濄,有孟諸之澤、碭山之塞也。

楚,后背方城,前及衡岳,左則彭蠡,右則九疑,有江漢之流,實險阻之國也。

南越之國,與楚為鄰。五嶺已前至于南海,負海之邦。交趾之土,謂之南裔。

吳,左洞庭,右彭蠡,后濱長江,南至豫章,水戒險阻之國也。

東越通海,處南北尾閭之間。三江流入南海,通東治,山高海深,險絕之國也。

衛,南跨于河,北得洪水,南過漢上,左通魯澤,右指黎山。

贊曰:

地理廣大,四海八方。遐遠別域,略以難詳。

侯王設險,守固保疆。遠遮川塞,近備城堭。

司察奸非,禁御不良。勿恃危阨,恣其淫荒。

無德則敗,有德則昌。安屋猶懼,乃可不亡。

進用忠直,社稷永康。教民以孝,舜化以彰。

主站蜘蛛池模板: 确山县| 长沙市| 南木林县| 丽江市| 绥棱县| 新乡市| 屏山县| 万年县| 阳东县| 凤庆县| 新和县| 龙胜| 温州市| 嵩明县| 长治县| 冷水江市| 永胜县| 衡水市| 榆树市| 安徽省| 石河子市| 柏乡县| 宕昌县| 青川县| 旌德县| 安平县| 湛江市| 密山市| 扶风县| 乐昌市| 蒲城县| 湖北省| 庆云县| 客服| 会泽县| 柳河县| 雷波县| 前郭尔| 斗六市| 繁峙县| 青海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