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三個月亮
- 懸棺村
- 作家dx4Kpq
- 4147字
- 2025-08-24 12:00:00
玉牌上的字跡在月光下泛著微光。“第七個月亮再見“——傅九黎反復摩挲這行小字,指腹感受到細微的凹凸。這不是刻上去的,更像是某種生物痕跡。
“你發什么呆?“另一個傅九黎——守冢人本體——皺眉問道。他的銀色紋路在夜色中若隱若現,比復制體更加明顯。
傅九黎(復制體)沒有立即回答。他抬頭看向佛首山,原本的入口已經完全坍塌,山體表面連一條裂縫都找不到。最奇怪的是,那些本應被驚飛的夜鳥,此刻安靜得反常。
“我們進去多久了?“他突然問。
“從月全食開始到結束,不到兩小時。“本體回答,但語氣中帶著一絲不確定。
傅九黎掏出手機——沒信號,但日期顯示...他的瞳孔驟然收縮:距離他們進入源冢已經過去了整整三個月!
“這不可能...“他翻看手機相冊,最后一張照片是進入源冢前拍的,日期確實是三個月前。但記憶里,從程瑜沉入血池到此刻,明明只過了幾個小時。
本體似乎也意識到了問題。他卷起袖子,露出手臂內側的七個點——原本應該發光的位置,現在只剩下淡得幾乎看不見的疤痕。
“時間流速不同。“本體低聲說,“源冢內部一小時,外界可能已經...“
他的話被一陣刺耳的鈴聲打斷。傅九黎的手機突然有了信號,來電顯示是省民俗研究所的林研究員。他剛接通,對方急促的聲音就炸響在寂靜的山林中:
“傅九黎?老天,你終于接電話了!這三個月你去哪了?出大事了!所有血靈芝感染者一夜之間全部蘇醒,而且——“她的聲音突然壓低,“他們都不記得被控制期間的事了。“
傅九黎與本體的目光在空中相撞。三個月...正好是程瑜沉入血池到現在的時間。
掛斷電話,傅九黎再次審視那塊玉牌。這次他注意到“謝謝“二字的下方有一個幾乎不可見的凸起。他按下那個位置,玉牌突然投射出一段全息影像——
程瑜的虛影站在他們面前,比記憶中更加...透明。她的長發無風自動,眼中不再是純粹的金色,而是左金右黑的異色瞳。最引人注目的是她胸口那個七星烙印,現在已經變成了立體的水晶狀結構,在投影中微微發光。
“傅九黎,如果你看到這個,說明我的計劃成功了。“全息程瑜的聲音帶著輕微的回音,“血魘沒有消失,我也不是犧牲。我們達成了...一種新的平衡。“
影像閃爍了一下,程瑜的虛影抬起右手,手腕上的七星印記投射出七個光點,排列成北斗七星:“七大葬俗遺址現在是我的'錨點',讓我能在特定時間以這種形態存在。但要完全穩定,還需要找到第七葬俗的遺物。“
“第七葬俗到底是什么?“傅九黎忍不住問道,盡管知道這只是錄像。
全息程瑜竟然像能聽見一樣微微一笑:“不是'葬',是'生'。去找程臨的相機,他拍下了最后的線索。“
影像到此結束,玉牌恢復了普通狀態。兩個傅九黎沉默相對,各自消化著信息。
“她沒死。“本體先開口,“但也不是活著。某種...介于兩者之間的狀態。“
傅九黎握緊玉牌:“血魘呢?“
“同樣。“本體指向佛首山,“既被封印又沒被完全封印。我從未見過這種情況。“
夜色漸深,月亮西沉。兩人決定先回啞鈴寨查看情況。一路上,傅九黎發現自己的記憶出現了奇怪的空白——他清楚地記得程瑜沉入血池的每一個細節,卻想不起自己是如何從崩塌的源冢中逃出來的。更詭異的是,當他試圖回憶程臨的長相時,腦海中浮現的總是那個血魘偽裝的“程臨“。
啞鈴寨比想象中平靜。寨民們似乎都恢復了正常,落洞女正在自家門前晾衣服,看到他們時禮貌地點頭致意,完全沒有被控制過的跡象。
傅九黎的工作室積了一層薄灰,但物品完好無損。他直奔書架,找出程臨留下的資料箱——里面應該有一臺老式膠片相機。
“奇怪...“他翻遍箱子,只找到幾本筆記和照片,沒有相機。
本體站在工作臺前,拿起一個木質相框:“這是誰?“
傅九黎走過去,相框里是一張泛黃的老照片:程晉生、年幼的程瑜,還有...他自己?不,照片上的第三個人雖然有著傅九黎的輪廓,但細看五官更像是...
“程臨。“傅九黎脫口而出,“這是程臨!“
但記憶中,這張照片明明是程晉生、程瑜和自己。什么時候變成了程臨?他翻開相冊,更多照片發生了變化——所有原本有他的合影,現在都換成了程臨。只有單人照片還保持原樣。
“記憶被篡改了。“本體冷靜分析,“血魘或者程瑜,某種力量在重組現實。“
傅九黎突然想到什么,沖向暗房。他記得程臨習慣把最重要的底片藏在...
暗房墻上的通風口后,果然有一個防水膠卷盒。傅九黎顫抖著取出里面的底片,對著燈光查看。負像上顯示的是一個陌生的洞穴,墻壁上刻滿了與源冢相似的符文。洞穴中央的石臺上放著一個形狀奇特的容器,像是某種樂器。
“找到了!“他沖出暗房,差點撞上本體,“程臨拍到了第七葬俗的遺物!看這個形狀,像是...“
“骨笛。“本體接過底片,“用人類股骨制作的哨笛,湘西'骨哨葬'的核心法器。“
傅九黎翻拍底片,用電腦增強圖像后,石臺上的細節更加清晰——骨笛旁邊還有一塊小石碑,上面刻著七個字:
“以聲喚魂,以身代形“
“第七葬俗不是埋葬死者...“傅九黎恍然大悟,“是用活人的聲音和身體作為容器,暫時收留無歸的亡魂!“
本體突然按住太陽穴,表情痛苦:“我想起來了...三百年前,最后一位守誓人用的就是這種方法。他把自己的...“
話沒說完,工作室的門突然被敲響。兩人警覺地轉身,只見落洞女站在門外,手里拿著一個包裹。
“傅先生,“她的聲音輕柔得不自然,“有人讓我把這個交給您。“
傅九黎接過包裹,輕得出奇。拆開后,里面是一臺老式拍立得相機——程臨常用的那臺!更奇怪的是,相機頂部用紅繩系著一塊小小的紅色晶體,正是血池干涸后形成的七色晶石之一。
“誰給你的?“傅九黎急切地問。
落洞女的眼神突然變得恍惚:“一個...發光的人。看不清臉,但聲音很好聽...“她頓了頓,“她說,第七個月亮升起時,帶著相機去老地方。“
落洞女離開后,傅九黎檢查相機。里面還有一張未曝光的相紙。他本能地按下快門,閃光燈亮起的瞬間,工作室的燈光全部熄滅!
黑暗中,相機吐出的相紙上緩緩浮現圖像——不是眼前的場景,而是一個模糊的人影站在七個光點中間。人影的輪廓像極了程瑜,但面容部分卻奇怪地空白著。
“這是什么意思?“傅九黎困惑地翻看相紙。
本體突然奪過相機,對準自己的手臂——那里原本有七個點的位置。閃光燈再次亮起,這次相紙上顯示的是七個排列成北斗狀的光點,其中一個特別亮。
“定位器。“本體聲音緊繃,“這臺相機現在能感應血魘晶石的位置。看,最亮的那顆對應啞鈴寨的洞神潭。“
傅九黎想起血池干涸后飛向七方的七色晶石:“程瑜在收集它們?為什么?“
“不是收集。“本體放下相機,“是重組。但不是血魘那種...是新的東西。“
燈光恢復正常,但兩人都注意到工作室的溫度明顯下降了。墻上掛著的銅鏡蒙上了一層薄霜,鏡面上緩緩浮現出幾個水珠凝結的字:
“第七在音,不在形“
傅九黎伸手擦去水珠,手指觸到鏡面的瞬間,一陣刺骨的寒意順著指尖蔓延至全身。他的視野突然變化,看到七個不同的場景同時展開——懸棺村的祠堂、啞鈴寨的洞神潭、佛首山的源冢,以及其他四個陌生的葬俗遺址。每個地點都有一塊晶石懸浮在空中,散發出不同顏色的光芒。
而在這七個場景之上,還有一個模糊的第八個點,比其他都要暗淡,但脈動節奏卻最為強烈。傅九黎努力想看清那是什么,幻象卻突然消散。
“你看到了什么?“本體扶住踉蹌的傅九黎。
“七個地點...還有一個隱藏的第八處。“傅九黎喘息著,“程瑜說的第七葬俗,可能根本不是第七個,而是...第八個!“
本體沉默片刻,突然走向書架,取下一本古籍快速翻閱:“《葬經》記載,北斗七星實際有九顆,兩顆為隱星。如果七大葬俗對應的是...“
他的話被相機突然自動啟動的閃光打斷。兩人轉頭看去,只見相機吐出的第三張相紙上,清晰地顯示著一個地理坐標,下方還有一行小字:
“月圓之夜,帶齊七音“
傅九黎立刻在電腦上輸入坐標——位置顯示是湘西深處一個名為“天音谷“的未開發區域,衛星圖上只能看到茂密的植被和奇特的山體輪廓。
“七音...“傅九黎喃喃自語,“七種聲音?七種樂器?“
本體突然拍案而起:“七塊晶石!它們在特定頻率下會發出不同音高!“他激動地指向相機上的紅色晶體,“這就是為什么程瑜要留下這臺相機——它能捕捉晶石的共振頻率!“
兩人連夜整理裝備,準備前往天音谷。傅九黎打包相機和所有相關資料時,發現本體的銀色紋路正在發生微妙的變化——原本雜亂無章的紋路,現在逐漸排列成某種符文序列。
“你在變化。“傅九黎指出。
本體看著鏡中的自己:“不是變化,是恢復。三百年前的我就是這個樣子。“他指向額頭上一個剛剛浮現的復雜符文,“這是完整的守冢人印記,被程晉生刻意封印了。“
傅九黎突然意識到一個可怕的可能性:“如果本體在恢復...那我這個復制體...“
“不會消失。“本體出人意料地說,“因為我們根本就不是復制關系。“他拉開衣領,露出鎖骨下的符文,“你是程臨記憶的載體,我是守冢人的知識庫。傅九黎這個人,從來就沒有真實存在過。“
這個驚人的真相讓傅九黎(或者說程臨記憶載體)呆立當場。所有記憶碎片開始重組——那些不屬于他的攝影技巧,對民俗知識的熟悉,甚至對程瑜若有若無的親近感...全都來自程臨。
“所以程瑜讓我找程臨的相機...“他苦笑,“因為她知道我就是...“
“不完全是。“本體搖頭,“你有一部分是獨立的。否則不會對源冢有那些我不知道的記憶。“
夜深了,兩人決定輪流休息。傅九黎躺在工作室的小床上,翻看程臨——或者說“自己“——的攝影筆記。最后一頁寫著一段奇怪的話:
“第七不在前六之后,而在其之上。不是終結,是升華。程瑜會明白的。“
窗外,月亮已經西沉到山后。傅九黎突然注意到一個異常現象——月亮明明已經落下,工作室的墻上卻依然有一小片銀光,形狀像一彎新月。
他走近查看,發現光源是那塊紅色晶體。更奇怪的是,晶體表面現在浮現出七個微型光點,排列方式與程瑜胸口的七星烙印完全一致。
當傅九黎伸手觸碰時,晶體突然變得透明,里面隱約可見一個微小的人影——金色與黑色交織的異色瞳,飄動的長發,正是全息影像中的程瑜!
她的嘴唇微動,沒有聲音,但傅九黎從口型讀出了三個字:
“跟著光“
然后晶體恢復原狀,仿佛什么都沒發生過。傅九黎回頭看向熟睡的本體,做了一個決定。他悄悄收拾好必備物品,留下字條,獨自帶著相機和紅色晶體離開了工作室。
天還沒亮,山林間霧氣彌漫。傅九黎打開相機,通過取景器觀察前方。令他毛骨悚然的是,取景器里的世界與肉眼所見完全不同——霧氣中漂浮著無數細小的紅色菌絲,全部指向同一個方向:天音谷。
而在這片紅色菌絲構成的“路標“盡頭,站著一個模糊的發光人影,正向他招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