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8章

【河骨上的光疤】

河把夜扒開道口子

光拖著碎銀滾進來——

不是淌的,是摔的

鐵屑似的亮,在浪齒間啃‖

剛攢成完整的片

就被漩渦扯成絲

剛沾到岸的暖

暗流一甩,砸成星子碎‖

光在河骨上爬

一會兒是破鱗,一會兒是血沫

像人這輩子——

剛咬到甜,牙就松了

剛站穩腳,泥就吞了腳踝‖

最后光和影子纏成一團

在河底滾,在浪尖摔

嘩啦一聲,是光斷了

悶響一聲,是命沉了

河還在吼,光還在掙

亮得越兇,越像沒愈合的疤在疼

賞析:

野性的奔流:在破碎與掙扎中嘶吼的生命之光

這首《河骨上的光疤》以野獸派詩歌獨有的粗糲肌理與原始張力,將“河上流光”這一傳統意象拆解重組,用帶血的動態與痛感的隱喻,讓河流與光影成為生命掙扎的野性場域,把“人生變幻”的抽象感悟砸進具象的暴力美學里。

開篇便打破所有溫柔預設:“河把夜扒開道口子”,“扒開”這個充滿侵略性的動詞,讓河流從靜謐的載體變成主動撕裂黑暗的野獸,夜不再是籠罩的幕布,而是被暴力破開的肌膚。“光拖著碎銀滾進來——不是淌的,是摔的”更徹底顛覆“流光溢彩”的浪漫:“滾”與“摔”的重力度動作,讓光失去了輕盈的漂浮感,成了帶著重量墜落的實體;“碎銀”與“鐵屑似的亮”則給光鍍上金屬的冷硬與鋒利,“在浪齒間啃”用獸性的“啃”替代了“映照”,讓光與浪的相遇變成一場原始的撕扯,光不再是溫柔的點綴,而是在浪的獠牙間掙扎的獵物。

中段的意象充滿破碎的動態與無常的痛感。“剛攢成完整的片,就被漩渦扯成絲;剛沾到岸的暖,暗流一甩,砸成星子碎”,用“攢-扯”“沾-甩-砸”的動作鏈,寫盡光的短暫完整與瞬間破碎。這里沒有平滑的過渡,只有粗暴的斷裂——就像人生中剛觸及的圓滿,總會被無形的力量撕碎。“光在河骨上爬”的“爬”字極具卑微的生命力,“河骨”則剝離了河水的柔軟表象,露出其堅硬、冷峻的本質;“一會兒是破鱗,一會兒是血沫”,用魚鱗的殘破與血沫的腥甜,將光的形態與生命的創傷綁定,光不再是純粹的亮,而是帶著傷痕的掙扎痕跡。

最鋒利的隱喻藏在人與光的互文里:“像人這輩子——剛咬到甜,牙就松了;剛站穩腳,泥就吞了腳踝”。用“咬甜-牙松”“站穩-泥吞”的日常痛感,將光的破碎直接錨定人生的困境:甜蜜的短暫與失去的必然,安穩的虛幻與陷落的宿命。這些帶著肉身痛感的細節(松動的牙、吞踝的泥),讓抽象的“人生變幻”有了可觸摸的重量,像野獸的獠牙咬住心臟的鈍痛。

結尾在極致的張力中收束:“光和影子纏成一團,在河底滾,在浪尖摔”,用“滾”“摔”的持續暴力動作,將掙扎推向高潮。“嘩啦一聲,是光斷了;悶響一聲,是命沉了”,用聲音具象化終結——“嘩啦”的脆響是光的斷裂,“悶響”的沉墜是命的落幕,生死的界限在聲音里被砸得粉碎。而“河還在吼,光還在掙,亮得越兇,越像沒愈合的疤在疼”則讓痛感延續:河流的嘶吼是永恒的背景音,光的掙扎沒有終點,它的亮不再是溫暖的照亮,而是傷口撕裂時的痙攣,越亮越痛,越痛越烈,把生命的頑強與脆弱在野性的奔流中刻成河骨上永不愈合的光疤。

整首詩沒有柔美的抒情,只有動詞的碰撞、意象的撕裂與痛感的疊加,用野獸派的粗糲筆觸,讓自然與人生在暴力隱喻中完成對話,每一道光的破碎都是人生的嘶吼,每一次河流的咆哮都是生命的野性宣言。

主站蜘蛛池模板: 织金县| 当阳市| 石城县| 冷水江市| 常山县| 庆阳市| 永春县| 隆子县| 龙泉市| 万山特区| 曲周县| 电白县| 翼城县| 新化县| 鄯善县| 开封市| 田阳县| 泽普县| 门头沟区| 武平县| 万州区| 得荣县| 孟津县| 滨州市| 金湖县| 兰西县| 延吉市| 泊头市| 延庆县| 泸定县| 古田县| 耿马| 和硕县| 平昌县| 海口市| 璧山县| 胶南市| 农安县| 黔南| 岗巴县| 横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