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 公主回宮
- 秦澤旭
- 2196字
- 2025-08-19 14:05:46
“報——八百里加急!“
傳令兵嘶啞的喊聲撕裂了太和殿的寧靜。滿朝文武齊刷刷回頭,只見一個滿身塵土的驛卒踉蹌入殿,撲通跪地:“武昌急報!江夏、漢陽等地盜匪四起,劫掠商旅,百姓苦不堪言!“
康熙手中的茶盞“啪“地砸在龍案上,碧螺春潑灑在明黃奏折上,洇開一片刺目的褐痕。
“湖廣總督蔡毓榮是吃干飯的?!“皇帝拍案而起,聲震殿宇,“一個月前還上折子說境內太平,如今盜匪都敢攻打縣城了?!“
兵部尚書王熙慌忙出列:“陛下息怒!據臣所知,蔡總督半月前已派兵圍剿...“
“圍剿?“康熙冷笑著一把抓起案上另一份奏折,“這是今早湖廣按察使的密折!蔡毓榮克扣軍餉,導致兵變,現在武昌衛三分之一的兵丁落草為寇!“
滿朝嘩然。蘇日娜與納蘭容若交換了一個眼神——這分明是官逼民反!
“誰愿前往湖北查辦此事?“康熙銳利的目光掃過丹墀下的群臣。
文官們低頭看鞋尖,武將們假裝咳嗽。誰不知道蔡毓榮是索額圖的姻親?這趟差事一個不慎就會惹禍上身。
“兒臣愿往!“
清亮的女聲打破沉寂。蘇日娜出列行禮,腰間寶刀上的血髓玉在晨光中泛著微光。
康熙眼中閃過一絲擔憂:“武昌現在亂得很...“
“正因如此,更該兒臣去。“蘇日娜抬頭,目光灼灼,“兒臣既非文官也非武將,反而方便查清真相。再說...“她瞥了眼身旁的納蘭容若,“有駙馬護著呢。“
納蘭容若立即出列:“臣愿隨公主同行,定保周全。“
康熙沉吟片刻,突然抓起案上硯臺重重一砸!墨汁飛濺如血,驚得幾個老臣踉蹌后退。
“傳旨!“皇帝的聲音如同寒鐵,“擢柔嘉公主為欽差大臣,賜尚方寶劍,湖廣百官聽其調遣!蔡毓榮即刻革職,若敢抗旨——“他看向蘇日娜,一字一頓,“先斬后奏!“
......
七日后,武昌城外。蘇日娜掀開車簾,被眼前的景象驚得倒吸涼氣——官道兩側的農田盡數荒蕪,村落十室九空。遠處城墻下擠滿了衣衫襤褸的流民,幾個衙役正揮舞鞭子驅趕他們。
“站住!“守城兵丁橫槍攔住馬車,“總督大人有令,非常時期嚴禁...“
“放肆!“納蘭容若亮出令牌,“欽差大臣駕到,還不開城!“
兵丁們面面相覷。突然,城樓上傳來一聲暴喝:“哪來的騙子敢冒充欽差?給本官拿下!“
箭如雨下!一支弩箭擦過蘇日娜臉頰,帶出一道血痕。納蘭容若拔劍護在她身前,厲聲喝道:“蔡毓榮!你要造反嗎?!“
“放屁!“城樓上露出個肥頭大耳的官員,正是蔡毓榮,“本官收到線報,有匪人假冒欽差...“
蘇日娜怒極反笑,從懷中掏出明黃圣旨當空展開:“蔡毓榮!你敢對著圣旨放箭,誅九族的大罪!“
陽光照在圣旨的金龍紋上,晃得守軍睜不開眼。不知誰喊了句“真是圣旨“,城下頓時亂作一團。
“開城門!“流民中突然沖出個獨臂老漢,高舉鋤頭,“迎接青天大人!“
仿佛火星落入油鍋,饑民們怒吼著沖向城門。守軍見勢不妙,竟拋下武器四散而逃。蘇日娜眼睜睜看著那座沉重的城門在百姓的推動下,轟然洞開。
......
總督衙門內,蔡毓榮被五花大綁按在地上。蘇日娜端坐公堂,尚方寶劍橫置案頭。
“蔡毓榮,你克扣軍餉、縱兵為禍,該當何罪?“
“下官冤枉啊!“蔡毓榮鼻涕眼淚糊了滿臉,“是...是戶部遲遲不發餉銀...“
“還敢狡辯!“納蘭容若將一疊賬冊摔在他面前,“你私吞軍餉十七萬兩,在漢口購置宅院十二處!“
蘇日娜冷眼看著這個肥頭大耳的貪官:“那些落草的兵丁現在何處?“
蔡毓榮渾身發抖:“在...在洪山一帶...“
“傳本欽差令。“蘇日娜站起身,聲音清越,“第一,開倉放糧,賑濟災民;第二,張貼告示,既往不咎,只要棄械歸營的兵丁,一律免罪;第三...“她盯著蔡毓榮,“將此人押赴市曹,明日午時,斬立決!“
滿堂衙役嚇得跪倒在地。蔡毓榮殺豬般嚎叫起來:“你不能殺我!我是朝廷二品大員!我堂兄是...“
“是索額圖嘛。“蘇日娜冷笑,“索相墳頭草都三尺高了。“說著拿起尚方寶劍,“此劍上斬昏君,下斬佞臣,今日就拿你祭劍!“
......
三日后,洪山寨。蘇日娜只帶了納蘭容若和兩個侍衛,冒著大雨來到匪寨前。
“站住!“哨塔上的匪兵張弓搭箭,“再上前一步...“
“本宮乃欽差柔嘉公主。“蘇日娜解下佩刀扔在地上,“特來與你們首領談判。“
寨門緩緩開啟。幾十個面黃肌瘦的“匪兵“持械圍上來,眼中滿是警惕。為首的漢子缺了只耳朵,走路一瘸一拐——正是武昌衛原千總趙大有。
“談判?“趙大有冷笑,“官府說話如放屁!說好的餉銀呢?說好的撫恤呢?“
蘇日娜從懷中掏出一顆血淋淋的人頭——蔡毓榮的首級!
,
“克扣軍餉的貪官已伏誅。“她高聲道,“本宮以性命擔保,歸營者既往不咎,欠餉三日內補發!“
匪兵們騷動起來。有人哭喊:“我娘子餓死了!補餉銀有什么用!“
“有用。“蘇日娜解下自己的玉佩,“拿這個去錢莊,可支取白銀萬兩,先安葬死者,撫恤家眷。“
趙大有盯著她看了半晌,突然跪地:“公主若食言...“
“本宮就在你們營中住下。“蘇日娜斬釘截鐵,“若有半句虛言,你們拿我人頭祭旗!“
納蘭容若瞳孔驟縮,卻未出聲阻攔。他了解自己的妻子——這個在民間長大的公主,比誰都懂得一諾千金的道理。
......
半月后,武昌碼頭。蘇日娜望著重新開市的街衢,長舒一口氣。趙大有等歸營兵丁正在協助安置流民,新任湖廣總督于成龍(從廣州緊急調任)已經著手整頓軍政。
“公主。“納蘭容若遞上一封密信,“皇上回旨了。“
信中只有八個朱砂大字:“處置甚妥,朕心甚慰。“
蘇日娜笑著將信紙貼近心口。遠處長江奔流不息,朝陽映照著這座劫后余生的古城。她突然想起離京時皇阿瑪的囑托:“治大國如烹小鮮,火候很重要。“
現在她終于明白——為君者,既要有雷霆手段,也要有菩薩心腸。而這其中的分寸,正是最難的帝王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