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低空經濟的過去、現在和未來
- 吳仁彪
- 1581字
- 2025-08-19 17:40:59
“推薦序三”的中譯文
隨著世界加速邁向先進空中出行(Advanced Air Mobility,AAM)時代,從無人機交通管理系統(Unmanned Aircraft Systems Traffic Management,UTM)向一個動態生態系統,包括電動垂直起降航空器、無人機物流和城市空中出租車等的轉型正在進行。引領這一變革的正是中國,它開創性地提出了“低空經濟”(Low-Altitude Economy,LAE)這一國家協調一致的愿景式生態系統,將無人機、物流、應急救援甚至娛樂無縫整合為統一的國家戰略。與全球其他地區各自為政、市場驅動的模式不同,中國的模式優先注重規模化、集成化和基礎設施支撐的部署。
憑借多樣化飛行器在復雜地形(從密集城區到偏遠鄉村)中積累的龐大且持續增長的飛行時長,中國已掌握全球無與倫比的低空航空數據集。每日和年度的運行記錄產生了海量數據,若系統分析這些數據,將成為確保低空運行安全和高效的關鍵。這與有人航空和汽車行業的成功實踐是一致的——通過挖掘真實運營數據提升安全性、效率與監管能力。中國實際運行無人機的龐大規模,為全球AAM同行提供了獨一無二的實踐、商業和監管學習機遇。
我對這一領域的熱情始于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NTU)空中交通管理研究所(ATMRI)任職期間。2016年,我主導了首個無人機系統交通管理(TM-UAS)研究項目,由此開啟了針對城市UTM的深度探索,尤其是在新加坡這類高度城市化環境中面臨的挑戰。在我的帶領下,ATMRI承接了多個UTM相關研究項目,不斷擴展研究邊界與專業能力。通過參與國際民航組織(International Civil Aviation Organization,ICAO)遙控駕駛航空器系統專家組(RPASP)會議和加拿大蒙特利爾無人機賦能大會(Drone Enable)等全球政策討論,我的認知進一步深化。我仍清晰記得2017年在ICAO首屆無人機賦能大會上演講的場景——團隊對無人系統城市交通管理的洞見引發了監管機構與行業領袖的共鳴,相關討論至今仍在影響全球UTM戰略。
初次接觸中國低空經濟時,我深感震撼。這一國家級戰略舉措大膽且高度協同,其愿景甚至超越了我對城市空中交通生態系統的長期構想。而當我讀到吳仁彪教授的著作時,這種興奮感愈發強烈——這部作品正是我期待已久的、全方位解讀中國低空經濟的權威指南。作為航空監管框架與戰略實施領域的頂尖專家,吳教授備受政策制定者和媒體推崇(本書第4章和第5章引用的廣泛報道便是明證)。他的研究首次系統地描繪了中國低空經濟的全貌,不僅剖析其技術發展,還深入探討了其涉及的經濟、監管和社會影響。該書給出了一個清晰的路線圖,包括這一革命性領域的起源、現狀與未來愿景。
在全球范圍內,AAM主要由民營企業創新驅動,依托風險投資和監管政策。然而,不成體系的法規、公眾疑慮和高昂基礎設施成本導致其發展參差不齊。中國則采取了根本不同的路徑——以國家主導的基礎設施建設、大規模集成和長期戰略規劃為基石。不同于將低空空域視為增加的監管挑戰,中國將其定位為國家公用事業,如同高速公路或5G網絡。如本書所述,中國政府已建立專項經濟示范區,重金投入數字化空域管理,并積極推動無人機在農業、安防、物流和電商等領域的應用。
對企業家而言,本書是戰略性投資指南;對政策制定者而言,本書揭示了塑造低空經濟未來的關鍵監管考慮;對技術專家而言,本書提供了不同治理模式下創新路徑的深刻分析。作為UTM領域的早期研究者,我認為這是迄今為止關于低空經濟領域全球競爭最重要的著作。這場競賽的勝利者不僅將主導航空業,更將重塑全球供應鏈、智慧城市與國家安全格局等。
天空不再有邊界——它是經濟轉型的下一個前沿。而中國的低空經濟正引領這場變革。吳教授的洞見對任何準備迎接這場空中革命的人而言都不可或缺。
系好安全帶——本書將帶你開啟一段迷人的未來飛行之旅。
羅錦發
中國民航大學空域融合安全運行研究院藍天學者特聘教授
新加坡航空航天工程師學會榮譽會士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空中交通管理研究所
城市空中交通管理與系統項目主管(2018—2023)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機械與航空航天工程學院教授(1988—2023)
入選美國斯坦福大學發布的“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2020—2024)
2025年3月
于新加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