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意外爆火的預告片
- 華娛:從養成天仙開始
- 承天寺尋張懷民
- 2273字
- 2025-08-30 00:01:00
“哈哈,Crystal,別用這種眼神看我,我只是太高興了。”
布蘭妮放開寧歲聿,又給了劉茜茜一個大大的擁抱。
寧歲聿一頭霧水,不明白發生了什么。
“你的那個電影的預告片,里面有我客串的鏡頭。
公司收到很多歌迷的來信,問我在新歌的MV里,為什么不用電影中的造型。
我專門去看了你那個預告片,才發現我竟然是那種風格……好吧,現在他們正在討論怎么形容。
丹尼爾,從你第一次給我錄歌的時候,我就說過,你一定是個老手,你可太懂女人了!”
布蘭妮一連串的說個不停,寧歲聿也終于明白了緣由。
起因就是那個電視上的預告片,在布蘭妮的歌迷群體中火了,又趕上她新專輯發布,就被混到一起討論。
布蘭妮的風格,本就是偶像路線,視聽兼備,不單純靠歌聲。
歌迷們對她形象的關注,是跟對歌曲的關注綁定在一起的。
預告片中布蘭妮截然不同的形象,居然受到歌迷的一致好評,這件事完全超出了所有人的預料,寧歲聿也是。
他給布蘭妮確定純欲風的造型時,其實就是導演的表達欲作祟,總想夾帶點的東西,或者說有那么點惡趣味。
這是幾乎所有導演的通病,只是有的控制得當是好事,有的失控了就玩完。
寧歲聿雖然第一次導長片,但這東西還真是無師自通了。
如果是獲獎大作,他可能還會顧忌,可是《陽光小美女》這種電影,就完全沒有心理負擔。
讓他意外的是,這個年頭的美國人,還能吃得了這種細糠?
雖然現代的“本色妝”概念,是歐洲化妝大師夏洛蒂安妮·菲勒提出的。
但因為人種特點,以及追求個性的需求,這邊的演員都以濃妝為主,裸妝這東西就不怎么合適。
而且現在的裸妝手法和風格,跟二十年后的還是有很大區別的。
也就是布蘭妮二十歲,正是青春無敵的年齡,才能hold住。
再就是現在的美國,正是追求大膽前衛的時候,熱情奔放的美國大妞正當道。
對于純欲風這種遮遮掩掩的暗示和反差感,不嫌寡淡,怎么還喜歡上了呢?
可現實就是現實,《陽光小美女》的預告片就這么火了。
JIVE公司反應很快,弄清楚原委之后,立刻決定重拍一部MV,讓布蘭妮換裝新風格試水。
寧歲聿自然不會自尋煩惱去刨根問底,他只知道現在的局面對電影非常有利就行了。
“我知道你很急,但是你先別急。”
寧歲聿把興奮的布蘭妮推到椅子上坐好,然后拿起電話打給了安東尼,把情況簡單一說。
“嗨,丹尼爾,我們也發現了異常,電視臺那邊竟然問我們要不要增加廣告的頻次,他們給優惠價格。
我們多方打聽才知道,原來有很多布蘭妮的歌迷打電話給電視臺,要求重放預告片。
這可真是個意外之喜。宣傳部門的人提議,再剪一版預告片,增加一些布蘭妮的鏡頭。
另外,還需要一些布蘭妮的劇照,他們要重新制作一批海報。”
寧歲聿只同意一半:“預告片可以剪一版新的,但是鏡頭不可能給更多,想看的就進影院去看。
安東尼,我覺得你們需要重新評估一下熱度,調整一下開畫館數了。”
安東尼立刻贊同:“丹尼爾,你是對的,想看更多,那就進影院吧,哈哈!另外,我們會重新評估開畫館數的。”
掛斷電話,寧歲聿才理會布蘭妮:“你的要求我可以答應,但是有一點,這個MV必須晚一些才能放出去。”
布蘭妮連連點頭:“好的,我明白,而且我會更賣力幫你宣傳的,資本家。”
接下來,寧歲聿指導布蘭妮帶來的化妝師。
別小瞧在劇組混跡二十年的副導演,寧歲聿真的是什么奇奇怪怪都碰到過。
這化妝的事,雖然他動手不行,但動動嘴皮子是完全沒問題的。
只是受限于現在的化妝品,很難復刻二十多年后的裸妝效果。
劉茜茜在旁邊,看的津津有味:“聿哥,這個你也會啊,教教我唄。”
愛美之心真的是不分年齡的。
寧歲聿看著她吹彈可破的臉蛋,沒忍住捏了一把:“摸摸你自己的臉,你現在完全用不到的。
而且,演員用的化妝品,多多少少會傷害皮膚,所以平日里用些護膚品就好。”
小姑娘氣的打掉寧歲聿的手,不服氣道:“那我先學著,可以以后用啊。”
布蘭妮端坐,羨慕道:“Crystal,你的皮膚真好。真羨慕你們東方人,丹尼爾的皮膚都比我細嫩。”
劉茜茜聞言,伸手捏了寧歲聿的臉一下,笑嘻嘻的跑開:“手感真不錯!”
寧歲聿笑一笑,對布蘭妮和化妝師道:“好了,接下來是關鍵步驟,聽仔細了。”
兩人瞬間都認真起來,寧歲聿講了兩句,回手,掏!
一把抓住偷偷湊過來聽課的劉茜茜,寧歲聿給她揉成了氣鼓鼓包子臉,才在拳打腳踢中放過她。
送走了布蘭妮,寧歲聿決定給電影的宣傳再加一把火。
丹尼爾影業。
寧歲聿看著湯姆收集來的報紙,《今日美國》的評論依然很跳。
【又是布蘭妮的宣傳,丹尼爾·寧是準備把《暮光之城》的宣傳復刻到電影上?】
【為什么不提電影內容,是不是像《暮光之城》的文筆一樣?】
……
對于寧歲聿連拿兩個電影節大獎的事情,他是只字不提。
而寧歲聿等到現在才回擊,也是為了電影的宣傳考慮。
新線的宣傳,布蘭妮的宣傳,寧歲聿獲獎的宣傳,預告片的意外走紅,以及現在的回擊。
這種集中的爆破式宣傳,才能將有限的宣傳資源,效果最大化。
越是經歷過二十多年后的光怪陸離,越是明白宣傳的重要性。
什么“時間會證明一切”、“時間會給出公正的評價”,那都是毒雞湯。
遲到的正義只能叫真相,遲到的口碑換不成獎杯和票房。
“湯姆,聯系一下《紐約時報》吧,他們不是一直想要做個專訪的嗎?”
《紐約時報》的動作很快,專訪的團隊很快到了寧歲聿家中。
帶隊的是娛樂版塊的知名記者托馬斯,一個三十歲左右的拉美裔。
第一項工作是拍照,他帶來的攝影師足足拍了一卷膠片。
“丹尼爾,你應該上時尚雜志封面的,我的攝影師完全停不下來。”
開了個小玩笑,托馬斯也開始了正式的采訪,問題當然是提前溝通過的。
“丹尼爾,你第一次出現在公共視野中,就是今年的格萊美。我得到的信息,你應該是很早就開始了音樂創作。能說說具體是什么時間嗎?”
寧歲聿開始講述自己的“美國夢”,這也是美國人民都喜歡的故事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