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太陽”原型機的首次長時間高溫等離子體放電實驗,定在了一個周末的凌晨。選擇這個時間,是為了最大限度地減少外界干擾,確保實驗環境的穩定。
實驗室里燈火通明,氣氛緊張而肅穆。所有核心成員都聚集在主控制室,緊盯著眼前的各個監控屏幕。江晨站在最前面,沉穩地注視著實時數據流。
屏幕上,代表等離子體溫度、密度、約束時間等關鍵參數的曲線,在預設的程序控制下,開始緩慢攀升。
“等離子體注入開始……”李銳的聲音有些發緊,但依然清晰。
“磁場穩定系統運行正常。”
“輔助加熱系統功率提升中……”
“過濾器狀態監測……正常。”
隨著時間的推移,真空室內的等離子體逐漸形成,并被強大的磁場約束成一個閃耀著橘紅色光芒的環狀體。電流表上的數字不斷跳動,代表著巨大的能量在其中涌動。
“放電時間:1分鐘……3分鐘……5分鐘……”王浩報著時間,手心微微出汗。
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這次實驗的目標,是將等離子體約束時間,穩定維持在10分鐘以上,并且達到更高的溫度和密度。這將是“逐日者”技術路線可行性的一個關鍵驗證。
江晨的目光銳利如鷹隼,不斷掃過各個參數。他的大腦高速運轉,對比著理論模型和實時數據,隨時準備應對可能出現的突發狀況。
“等離子體環出現輕微擾動!”
屏幕上,代表等離子體形狀的圖像,出現了一個微小的扭曲。
“啟動緊急穩定程序!”江晨立刻下令。
控制室內一片忙碌,鍵盤敲擊聲和指令聲此起彼伏。李銳迅速調整著磁場控制參數,試圖平息等離子體的擾動。
“擾動幅度……停止擴大!正在恢復穩定……”
所有人的心都懸著。
幾分鐘后,等離子體環終于恢復了穩定,繼續穩定地燃燒著。
“放電時間:8分鐘……9分鐘……快到了!”
“溫度達到……1.2億攝氏度!”
“密度……符合預期!”
“能量輸入功率……穩定!”
控制室內爆發出了一陣壓抑的歡呼聲。
“放電時間:10分鐘!達成目標!”
“11分鐘!”
“12分鐘!”
“13分鐘!”
參數曲線在預期的范圍內平穩地延伸著,每一個跳動的數字,都像是一曲激昂的樂章。
江晨緊繃的神經終于稍微放松了一些。這個結果,雖然還不是最終的目標,但已經遠遠超出了之前的預期,充分驗證了新型偏濾器和改進后的磁約束系統的有效性!
“繼續……再堅持一下!”江晨鼓勵道。
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
“15分鐘!”
“18分鐘!”
“20分鐘!”
當計時器最終定格在“22分37秒”的時候,控制室內徹底沸騰了!所有人都歡呼起來,相互擁抱,激動得難以言表。
這個數字,意味著他們成功地將等離子體約束時間,穩定地維持在了二十分鐘以上!這是可控核聚變研究史上的一個重要里程碑!雖然距離“點火”(能量增益大于1)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這證明了“逐日者”所選擇的技術路線的巨大潛力!
“我們成功了!”李銳眼含熱淚,緊緊抱住了江晨,“江博士,我們做到了!”
“是我們大家一起做到的。”江晨拍了拍他的肩膀,臉上露出了久違的、發自內心的笑容。這一刻,所有的艱辛、壓力和風險,都變得值得了。
實驗成功的數據被迅速記錄和分析。初步結果令人振奮,不僅驗證了設計的正確性,還發現了一些新的物理現象,為后續的優化提供了寶貴的線索。
然而,就在團隊成員們沉浸在勝利的喜悅中時,江晨卻保持著冷靜。他知道,實驗的成功只是第一步,如何將這個成果,有效地轉化為對抗“永恒能源”的武器,才是更為關鍵的下一步。
他立刻召集核心成員,布置了新的任務:
數據加密與備份:立即將實驗的所有核心數據和原始記錄進行最高級別的加密,并分散備份到多個安全的地點,防止被竊取或破壞。
成果提煉與包裝:將實驗成果進行提煉,形成高質量的學術論文和技術報告,為未來的發表和國際合作做準備。同時,要準備好向“啟明星計劃”項目組和市領導匯報的版本。
安全警戒升級:實驗室的安保級別提升到最高,24小時不間斷監控,任何人進出都必須經過嚴格審查。周銘負責全天候監控網絡,防范任何可能的黑客攻擊。
輿論準備(謹慎):考慮是否通過某些渠道,以“學術交流”或“技術探索”的名義,釋放一些關于實驗成功的非敏感信息,以爭取公眾關注和輿論支持,同時也可以對“永恒能源”形成一定的輿論壓力。
就在他們忙著處理實驗后續事宜時,外界的反應也接踵而至。
首先是“啟明星計劃”項目組。秦主任第一時間打來電話,語氣激動,對江晨團隊的成功表示了高度贊揚和祝賀,并表示將立即向市領導和上級部門匯報這一重大成果。他甚至暗示,江晨團隊在“啟明星計劃”中的地位和資源支持,將會得到進一步提升。
緊接著,滬海市的媒體也開始蠢蠢欲動。雖然項目本身屬于保密范疇,但如此重大的科技突破,很難完全封鎖消息。一些嗅覺靈敏的科技記者,開始通過各種途徑打探消息。
更引人注目的是,“永恒能源”財團似乎也對此做出了反應。江晨注意到,“磐石安保”在實驗室周邊的活動明顯增加了,一些以前沒有出現過的人員和車輛,開始在附近出沒。
一周后,江晨接到了秦主任的電話,通知他下周將陪同滬海市市長,一起視察“啟明星計劃”的核心項目進展,并且特別強調,要重點展示江晨團隊取得的“突破性成果”。
“這是一個絕佳的機會。”秦主任在電話里說,“市長很重視‘啟明星計劃’,也對您和您的團隊寄予厚望。這次視察,將是向最高層展示我們成果,爭取更多支持的最好時機。”
江晨明白,這是一次重要的機遇,但也可能是一次嚴峻的考驗。“永恒能源”絕不會坐視他們的成功,很可能會在這次視察中搞出一些花樣。
“秦主任,謝謝您的通知。”江晨平靜地說,“我們會做好準備。”
掛了電話,江晨看向窗外。滬海市的天空,似乎比以前稍微藍了一些。這是“城市生態穹頂”持續努力的結果,也象征著人類對美好未來的向往。
他知道,他們團隊在“微型太陽”項目上取得的成功,就像一道劃破黑暗的曙光,照亮了可控核聚變研究的道路,也為“逐日者”的未來點燃了新的希望。
但這僅僅是開始。真正的“逐日之光”,需要更強大的力量,需要更堅定的信念,需要全人類共同的智慧和努力。
他看了一眼身邊的團隊成員們,他們臉上都洋溢著疲憊但興奮的光芒。正是這些志同道合的伙伴,讓他有勇氣面對一切挑戰。
“準備迎接下一次挑戰吧。”江晨輕聲說道,“真正的較量,還在后面。”
科技的筑夢之路,永無止境。而每一次微小的突破,都是向未來邁進的一步。江晨相信,只要他們堅持下去,用科技點亮希望,用智慧筑就夢想,那個屬于“逐日者”的輝煌未來,終將到來。而滬海市上空那片被霧霾籠罩的天空,也終將被真正的、象征著清潔與希望的蔚藍所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