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想讀商學院
對于青春,我總覺得虧欠一點兒什么。
少年時不知學習為何物,高中時又無所事事,勉強考上河南省信陽市一所農業院校。懵懵懂懂中讀完大學,驀然回首,青春已漸行漸遠。
人生是一次單向旅程,為了心中那一片充滿詩意的遠方,不管陽光在何處,你總要不停地向前走。
我所在的大學地處豫鄂交界處,學校是國家統招院校,有著百年建校歷史。在這里,我度過了幾年難忘的大學時光。也正是因為這段經歷,我才得以順利進入雙匯集團。
在雙匯,一晃就是18年。
5年的時間,我從一名普通員工成長為中層管理干部。后又用了10年的時間,一步步走到雙匯集團高層管理者的位置上。
2009年,競聘擔任雙匯鮮凍品事業部生產部長,負責全國屠宰業生產管理。
2011年,被任命為雙匯投資發展股份有限公司屠宰廠總經理。2012年10月,競聘擔任雙匯集團家禽事業部總經理,同年12月兼任養豬事業部總經理。
那一年,我30歲。掌管雙匯30億元的產業,管理近3000人的隊伍。這一干,又8年。
在此期間,我經常去北上廣開會學習,結識了很多商界知名人士,他們大都在中歐商學院、長江商學院深造過。當時,我也產生了去讀商學院的想法。
潛意識里,總覺得,人生不能少一段這樣的經歷。
2015年7月的一天,在從北京返回漯河的高鐵上,遇見了河南省豫劇院黨委書記汪荃珍。她手里拎著長江商學院的書包,我很好奇地詢問關于商學院的情況。
汪書記告訴我,在商學院既可以學到很多商業管理知識,也可以認識很多企業精英,讀商學院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有機會還是繼續深造、提升格局為好。
作為一名德藝雙馨的藝術家,她尚且還去讀商學院。而我,作為一名職業經理人,更要積極學習啊。
從那次交談之后,我更堅定了讀商學院的決心。
時間推移到2018年,那時,雙匯農牧事業部的各個項目基本穩定,我想讀商學院的念頭更為強烈,于是經常在網絡上了解商學院的相關信息。
究竟去讀哪個商學院呢?我思考許久,答案未定。
直到2019年3月,北大國家發展研究院BiMBA商學院(以下簡稱北大國發院BiMBA商學院),終于在我腦海里落地生根。
要讀就讀最好的。北大是我求學時代的珠穆朗瑪峰,BiMBA是商學院中的商學院,國發院是北大中國經濟研究中心專家教授云集的地方。
想好了就行動。但是,該從哪里下手呢?這個問題,一直困擾著我。
在網站上,我找到了河南校友會秘書長李睿的電話。當時也沒有多想,抱著試試看的態度,我把自己的簡歷和讀北大的想法通過短信發給了李睿秘書長。
李秘書長很快回復了我,字里行間流露出一股擋不住的熱情和鼓勵。
2019年4月的一天,我從漯河驅車趕到鄭州CBD玉米大樓,專門拜訪了李睿秘書長。他詳細介紹了北大國發院BiMBA商學院的情況,并一再鼓勵我不用擔心,只要認真備考,就一定能考上。
這事兒聽起來容易,但現實尚不可知。
不過,經過與李睿秘書長的一番談話,我確實信心滿滿。應該說,是李睿秘書長給了我信心。
按照北大國發院EMBA的招生說明書,我在2019年5月提交了網上報名申請,一個星期后通過審核,接下來就開始預約現場面試。
同年7月,北京大學朗潤園,面試。通過率40%!
這一個個字,甚至一個個標點符號,都在輕輕地敲擊著我的心扉。
商學院的面試無疑是嚴格的,但剛開始,我并不以為然。為何?我有著這么多年的管理經驗,加上豐富的工作閱歷,應該有足夠的把握通過面試。
面試那天上午,我西裝革履,打著藍色領帶,非常自信地走進朗潤園。進門后,院子里擺了一張報到用的桌子,負責接待的是姚老師,手續辦完后,每個人拍照留念。
其實,這一幕,也深深地刻在了我的心里。
穿過連廊,來到EMBA接待室,蘇盛老師很熱情地與我打招呼,并一再叮囑我不用緊張,老師怎么問如實回答就好。
我是最后一個進去的,進去時充滿自信,感覺一切勝券在握。
當時的面試主考官是范保群老師,在座的還有其他幾位評委。他們各自從不同角度詢問了各種問題,從中午十一點到十一點四十分,一直有老師在和藹地問、耐心地聽。
走出考場后我在想,評委們幾乎把上午1/4的時間都給了我,而且還愿意聽我滔滔不絕地回答,我有幾分感動,也有幾分激動。
——有戲!
我記得最清楚的一個問題,是讓我談談最感興趣的歷史人物。
我隨口作答,孔子、王陽明、曾國藩,歷史上這三位人物,都是我比較熟知和崇拜的。
孔子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中國教育事業的開創者,學識淵博,官居大司寇,但由于看不慣魯國的腐敗和奢侈,周游列國尋找明主,實現自己仁義治天下的政治報復。但我認為,這和經理人跳槽是一樣的,在哪兒都一個樣兒,實現理想只能靠自己奮斗。
對于王陽明先生,我更多的是佩服。王陽明在歷史上文治武功,奉命剿匪,平定寧王叛亂,一生沒有敗績,很好地傳承并創新了儒家心學,提出了“知行合一”的修身理論。
曾國藩作為“晚清中興第一名臣”,更多的是看到了他的堅韌不拔、頑強斗志、屢敗屢戰的斗爭精神,最終幫助清政府鎮壓太平天國,攻破南京。他是我心目中最優秀的職業經理人。
當時,沒怎么思考,全盤托出。還好,20多天后,結果出來了,如愿以償,順利通過。最后才知道70多分,我瞬間臉紅了,有點兒出乎我的意料。
通過這次面試,我也深刻地認識到什么是井底之蛙,什么是初生牛犢。我,一個養豬的職業經理人,來到北大大談中國歷史上的知名人物。這純屬關公門前耍大刀。面試過關已經體現了北大的包容之心,謝天謝地,再也不敢吹牛了。不知天高地厚,沒有敬畏之心,就永遠學不到真知,看不到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