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宰自己的人生
金惟純老師寫過一本書《人生只有一件事》,他認為,“人就一件事,那就是活出自己”。我認為,人生只有一種活法,那就是為自己的心而活。如果在這個過程中,還能獲得大量財富,那就更好了。
難不難?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孔子窮其一生周游列國,都在推行自己的學說和主張。無論他身處何地,也無論他貧賤富貴,他始終憑借自身獨特的見解和人格魅力感染、教化著身邊的人,最終成為流芳百世的圣人。他的思想影響著一代又一代的中華兒女,堪稱中國古代最偉大的思想家之一。
“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云作者癡,誰解其中味?”曹雪芹用一生的心血寫下《紅樓夢》(前80回),在貧病交加中離開了這個世界。他留給世人的《紅樓夢》凝聚了中國文化的精髓,傳承和發揚了中國文化,成為四大名著之冠,文學價值極高。
音樂神童莫扎特,3歲開始接觸音樂,6歲就能給瑪格麗特公主現場演奏,11歲就能作曲。他雖然英年早逝,但是給世人留下極為寶貴的音樂財富。
凡·高生前作畫無數,卻只賣出一幅。
他們的人生都是坎坷而又艱難的。如果人生可以重來,不知道他們會不會選擇另一種人生。
西班牙天才畫家畢加索,與一生窮困潦倒的凡·高有著完全不同的命運。他25歲就能賣畫賺錢,38歲就已經財務自由了,他還是第一個在生前看著自己的作品被收藏到盧浮宮的畫家。
與孟子同時代的鄒衍,似乎存在感很低,但在當時卻是呼風喚雨的大人物。他先成名再談理想,利用自己的影響力改變了那些君王,以術入道,走到哪都被奉為上賓。
他們的區別是,一個為自己而活,一個活出自己。為自己而活的人是“大家”,他們有著令人敬佩的匠心精神。活出自己的人是“大師”,他們通常是命運的解惑高手。后者更懂人性,更通人心。高手都是深諳人性和人心,能在世俗的世界里游刃有余。他們不會跟自己死磕,更不會跟命運較勁。他們善于經營人心,了解人性的幽暗,彎個腰,打個盹,給自己和別人一點彈性的空間和時間。
人有貪嗔癡慢疑,也有仁義禮智信。真正的高手都能克服自身的貪婪,訓練出一雙發現美的眼睛,點亮自己與他人的路,同時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當今互聯網科技日新月異,打破了時間、空間的限制,讓世界的一切變得更加信息化、透明化和公平化,人們可以自由競爭,自由發展。前提是你足夠努力,足夠優秀。
活出自己,為自己的心而活。勇敢邁出第一步,找回自己的初心。謀愛與謀道的源泉是“心”,所以要在“謀心”下更多的功夫。如此,在“謀道”上才會事半功倍,“謀愛”的路也會越走越寬。建設自己,從“謀心”開始,做自己生命的主人,主宰自己的人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