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一、虛假披露

虛假披露主要是指公司在公開披露信息的過程中,違反真實性原則,所披露的公開信息存在捏造、偽造的成分。虛假披露的表現形式主要有財務舞弊和虛假陳述兩類。

(1)財務舞弊是指公司對外披露的財務信息中存在虛假成分。財務舞弊常見于兩種狀況。一種是財務舞弊發生在公司上市之后,常見情況是公司為了避免“戴帽”而對利潤進行虛構。根據滬深交易所的上市規則,上市公司連續兩年凈利潤為負,將予以特別處理,在上市公司名稱前加“ST”(Special Treatment)標識,俗稱“戴帽”。為了避免公司名稱“戴帽”導致的不良影響,有些上市公司的管理層會采取虛構利潤的方式,銀廣夏就是典型的代表。另一種是財務舞弊發生在公司上市之前,但在上市后被監管方發現。公司為了獲得上市資格,在上市前的財務報表中通過虛增資產、虛構營業收入等方式造假,該類行為又常被證監會或交易所表述為“欺詐上市”,欣泰電氣和綠大地等是欺詐上市的典型代表。

(2)虛假陳述主要是指公司在公開披露的非財務信息中存在虛構的情況,一般是公司出于維護股價等目的,在陳述公司經營活動的相關重大事項中存在捏造、偽造或是夸張的情況。虛假陳述可以歸納為兩種類型:一種是典型的虛假陳述;另一種是非典型的虛假陳述,又稱為誤導性陳述。典型的虛假陳述是指公司公開披露的重大事實存在明顯的虛構和捏造的成分。常見的狀況是對外發布毫無事實根據的公司重組消息或是以“畫餅”的方式描述公司發展戰略,以吸引投資者的目光。比如銀廣夏在因虛構利潤接受證監會調查期間,為了維護公司股價,對外發布毫無根據的公司重組消息,“錯上加錯”;再如2001年著名的中科創業不當行為事件,公司對外發布“高科技加金融”的發展戰略以幫助其哄抬股價,而實質上當時公司的內部管理和財務均處于極糟糕的狀況,新的發展戰略根本就無從談起。非典型的虛假陳述,在證監會和交易所公開披露的文件中常被稱為誤導性陳述,是指上市公司披露的重大事實雖然不存在明顯捏造、虛構的成分,但公司在信息披露中故意使用不準確或夸張的表達,使投資者產生歧義性理解,而對公司的狀況做出不正確的判斷,面臨投資風險。典型的誤導性陳述如2007年杭蕭鋼構不當行為案,其發布公告稱,“公司正與有關業主洽談一境外建設項目,該意向項目整體涉及總金額折合人民幣約300億元,該意向項目分階段實施,建設周期大致在兩年左右。若公司參與該意向項目,將會使公司2007年業績產生較大幅度增長”,這與安哥拉項目合同草案實際約定的“各施工點現場具備施工條件后兩年內完工”的內容存在嚴重不符,足以對投資者造成誤導,使投資者以為該項目的實施條件不存在重大不確定性,能夠確定在兩年左右的時間完工,會使公司2007年業績產生較大幅度增長。

主站蜘蛛池模板: 罗江县| 灯塔市| 满洲里市| 石屏县| 丰镇市| 上高县| 临泉县| 石棉县| 保靖县| 兖州市| 天峻县| 阿图什市| 嘉善县| 舟山市| 巴南区| 库车县| 台湾省| 洪雅县| 普宁市| 安仁县| 巴塘县| 新干县| 仙居县| 商洛市| 加查县| 襄樊市| 军事| 驻马店市| 北海市| 兰溪市| 五指山市| 保靖县| 怀集县| 井研县| 明水县| 牟定县| 盘锦市| 西华县| 三亚市| 行唐县| 宁都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