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1.4 技術路線與論文結構

1.4.1 技術路線

本研究的技術路線如圖1.3所示。

(1)相關文獻梳理:主要對創業金融研究的發展進程、創業生態系統概念及框架、初創企業、創業者與投資者關系研究進行了大量的文獻梳理與閱讀總結,建立了此研究方向的數據庫,包括頂刊文獻154篇、創業金融前五專業期刊文獻184篇以及此領域前沿研究學者撰寫的工作論文66篇。

(2)概念模型和假設:在對文獻進行總結的基礎上,基于創業生態系統背景,構建“股權投資者異質性→初創企業治理→初創企業績效”這一基本分析框架,并提出各種合理假設。

圖1.3 本研究的技術路線圖

資料來源:經作者整理。

(3)數據收集:利用網絡收集到第一批數據,來自CVSource投中數據和清科私募通,由于國內很少高校購買這兩個數據庫,獲得的數據不全,初期數據收集進展不甚順利;后期通過學校圖書館和商學院購買的中國研究數據服務平臺CNRDS和國泰安CSMAR兩個數據庫完成初始數據收集。數據清洗和整理花費時間較長,由于初始數據文件之間同一初創企業和創業機構的名字不同,電腦無法自動完成匹配,需要人工進行逐一核查配對。另外,融資企業和創投機構的很多信息缺失,需要登錄專業創投數據網站和天眼查網站,逐一查閱并且進行信息補登。

(4)統計與計量分析:參加國內機構組織的多場STATA培訓和研討課程,不斷完善模型和假設,利用Stata15軟件完成投資者異質性和初創企業績效直接效應模型,公司治理變量的中介效應模型和強創業生態系統變量的調節效應模型。

(5)系統分析:對數據結果進行整理,完成投資者異質性對初創企業治理和績效的效應分析,創業生態系統的調節效應分析,提出相應的對策建議和未來研究展望。

1.4.2 本書結構

本書共六章,具體內容如下:

第1章:緒論。本章首先介紹了初創企業在創業經濟時代的地位和作用,分析其所處環境背景對初創企業融資的影響,并從股權投資者異質性、創業生態系統的概念出發,介紹了創業生態系統的理論背景,為整個研究奠定研究對象和研究背景;接著提出三個研究問題,并分析了現實意義和理論意義;隨后,詳細闡述了論文的研究主題和研究方法;再接著介紹研究過程(技術路線)和論文結構,并詳細說明;最后,介紹論文可能的創新之處。

第2章:相關文獻回顧與評述。本章對于本研究的主要理論基礎——創業股權融資和創業生態系統進行回顧。首先概括了創業融資研究的發展歷程和最新進展,揭示創業融資的理論基礎;接著綜述了初創企業的股權投資者研究,分析股權投資者多樣性對初創企業的影響;最后回顧了創業生態系統理論,識別已有研究的不足與存在的研究機會,從而推導出本研究的視角與切入點,闡明本研究所依托的知識基礎。

第3章:理論分析與研究假設。本章從剖析初創企業融資的本質出發,結合已有研究成果勾勒了初創企業融資活動的概念模型;系統闡述了概念模型中初創企業融資階段、初創企業、股權投資者異質性等關鍵概念的理論內涵,為后續理論模型構建提供基本的邏輯框架;采用創業生態系統的觀點來闡述關鍵概念之間的內在聯系,進而構建出本研究所依托的理論模型;針對不同研究視角的初創企業股權投資者的實證研究進行進一步梳理,結合初創企業股權投資投資者的基本理論、創業生態系統理論的基本觀點和創業團隊異質性實證研究的思路,依據前述的研究框架,提出本文的理論假設。

第4章:研究設計。本章首先闡述研究設計的基本依據;然后通過文獻回顧研究進行變量定義;接著詳細介紹本研究實證數據收集與樣本檢驗;最后介紹數據分析方法。

第5章:實證分析。本章在上文歸納的股權投資者異質性與初創企業績效之間關系的相關理論假設的基礎上,利用收集整理數據的統計分析來檢驗所提出的理論假設,并對實證研究的結果進行討論,即立足于解釋股權投資者異質性與初創企業績效之間的內在關系,旨在系統闡述本文的基本研究問題:股權投資者異質性如何影響初創企業的績效。

第6章:研究結論、啟示及未來研究展望。本章闡述本書的研究結論、研究貢獻,并得出相應的政策啟示。此外,本章還將指出本書研究的局限性和未來研究方向。

主站蜘蛛池模板: 陕西省| 云林县| 黑山县| 丰县| 金阳县| 兴城市| 韶关市| 岐山县| 儋州市| 龙里县| 微山县| 滨州市| 石嘴山市| 鲜城| 宣恩县| 扎兰屯市| 宜丰县| 莱芜市| 伽师县| 大邑县| 神池县| 马龙县| 徐闻县| 含山县| 扶绥县| 孟村| 中江县| 陆川县| 新巴尔虎左旗| 永平县| 车致| 岑溪市| 西峡县| 恩平市| 宜兰县| 衡阳市| 兴国县| 刚察县| 威海市| 平利县| 且末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