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賞賜
- 龜息長生:從雜役茍到萬古
- 發憤的豬
- 2066字
- 2025-08-15 15:54:00
“咦?”周顯發出一聲輕咦,臉上的疏淡被一絲驚訝取代。
他抬手指向三號池,側頭問趙管事:“這是誰負責的池子?打理得倒是用心。”
趙管事一愣,順著周顯手指望去,看到那格外醒目的三號池,渾濁的老眼也閃過一絲意外。
他飛快地在腦中過了一遍名冊,臉上立刻堆起更燦爛的笑容,腰彎得更低。
“回周師兄的話,這三號池是雜役弟子張壽負責的。這小子雖然靈根差些,但手腳還算勤快,做事也細致。您瞧,這池水,這龜的成色,確實比別處強些!”
“張壽?”
周顯對這個名字毫無印象,目光掃過龜池四周,很快鎖定了那個剛從池水中上來,正赤腳站在池邊石頭上擰干褲腳、顯得有些拘謹的清瘦少年。
張壽在周顯一行人剛出現時就已察覺,立刻停下了手中的活計,垂手肅立在一旁。
他心臟微微加速跳動,面上維持著雜役弟子慣有的恭敬與一絲恰到好處的局促。
聽到趙管事提到自己的名字和周顯的詢問,他連忙上前幾步,深深躬下身:“弟子張壽,見過周師兄,見過趙管事。”
周顯打量著他。
少年身形單薄,穿著洗得發白的粗布短褂,褲腳還滴著水,但眼神沉靜,并無其他雜役常見的麻木或畏縮。
身上也干干凈凈,沒有沾染太多污穢。
“這龜池,你一直是這般打理?”周顯語氣平淡地問道。
“回師兄,是。”
張壽的聲音不高,帶著雜役弟子的謙卑,卻清晰平穩。
“弟子天資愚笨,修煉無望,想著既然分派到這差事,總得盡力做好,免得糟蹋了宗門的靈獸。”
周顯聞言,不置可否地點了點頭。
宗門里的雜役弟子成千上萬,像眼前這個張壽,不過是蕓蕓之中的一個。
但這池子的狀態,確實讓他感到一絲順眼。
他略一沉吟,對身后另一名管事隨意吩咐道:“嗯,還算知道本分。賞他一粒引氣丹吧。用心做事,宗門不會虧待的。”
那管事連忙應聲,從隨身的一個小布袋里摸索了一下,取出一顆黃豆大小、色澤淡白、散發著微弱草木清香的丹藥,遞到張壽面前。
引氣丹!
張壽的心臟猛地一跳,一股難以抑制的熱流瞬間涌遍全身!
他強壓下幾乎要脫口而出的激動,雙手微微有些顫抖地伸出,恭敬地接過了那粒小小的丹藥。
“謝周師兄賞賜!弟子定當更加盡心竭力!”
周顯擺了擺手,顯然沒把這小小的賞賜放在心上。
他最后瞥了一眼那清澈的龜池和其中活躍的幼龜,便轉身帶著人繼續巡視其他區域去了。
趙管事臨走前,也難得地對張壽投去一個意味深長的眼神,那眼神里混雜著一絲贊許。
人群走遠,龜池邊恢復了安靜。
張壽依舊保持著躬身行禮的姿勢片刻,才緩緩直起身。
他攤開手掌,那粒引氣丹靜靜地躺在掌心。
價值一百靈砂!是他辛苦勞作整整十天的全部所得!
他小心翼翼地將引氣丹收進懷中,與那枚磐甲丹放在一起。
指尖隔著布料觸碰到兩枚丹藥,一種踏實感油然而生。
傍晚收工,靈獸閣的喧囂漸漸平息。
雜役院的方向卻比白日更添了幾分煙火氣。
在雜役院西頭,一片稍微寬敞些的空地上,支起了幾口大鐵鍋。
柴火在土灶里噼啪作響,鍋蓋邊緣“噗噗”地噴涌著白汽,一股混合著微弱靈氣和米香的溫暖氣息彌漫開來,驅散著勞役一日的疲憊和寒意。
這里是雜役弟子們口中,柳紅姐的粥攤。
柳紅是雜役院里少數幾個煉氣二層的高手,人長得敦實,手腳麻利,為人也爽快。
她不知從哪里搭上了一個種植靈田的外門師兄的線,時常能弄到一些篩揀下來的劣質碎靈米,或者品相不佳、蘊含靈氣極低的靈蔬邊角料。
偶爾會組織起幾個相熟的女雜役,用大鍋熬煮成稠厚的雜燴粥。
“靈米雜燴粥!五靈砂一碗!熱乎的!快來啊!”
一個圓臉少女站在鍋邊,聲音清脆地吆喝著。
早已等候多時的雜役弟子們立刻圍了上去,排起不算整齊的隊伍。
五粒靈砂,不過半日工錢,卻能換一碗蘊含微弱靈氣、比膳堂糙米餅美味得多的熱粥,這對清苦的雜役們來說,已是難得的享受和奢侈。
隊伍里多是年輕的雜役,臉上帶著渴望和一點小小的興奮,互相推搡著、說笑著。
“給我一碗!多盛點稠的!”
“柳紅姐,今天的粥聞著真香!”
“快點兒快點兒,餓死了!”
張壽的身影出現在空地邊緣。
他看著前方攢動的人頭和鍋里升騰的熱氣,鼻翼微微翕動,捕捉著那絲微弱的靈米香氣。
腹中早已饑腸轆轆,膳堂那又干又硬的糙米餅滋味實在令人難以下咽。
五粒靈砂……
他懷中那兩枚丹藥價值一百五十粒靈砂,似乎并不在乎這區區五粒。
但張壽的目光只是在那熱氣騰騰的粥鍋上停留了一瞬,便移開了。
他默默從懷里摸出干硬的糙米餅,掰下一小塊,放進嘴里慢慢咀嚼著。
餅渣粗糙,刮著喉嚨。
長生路長,看不到盡頭。
每一粒靈砂都是攀登的基石,都是換取磐甲丹、引氣丹的微小籌碼。
嘗嘗鮮,或是享受,這些念頭在二百六十二年的壽元面前,顯得如此輕飄。
眼下這一碗靈粥帶來的些許滿足,遠不如省下五粒靈砂,積少成多,換取未來一絲微弱的突破可能來得實在。
他嚼著干餅,目光越過喧鬧的粥攤,投向自己那間狹小、昏暗的石屋。
夜色漸濃,石屋的輪廓在暮靄中模糊不清。
那石屋中,有他藏好的磐甲丹,有他剛獲得的引氣丹,更有他沉下心來、運轉《玄水養元訣》時,丹田內那絲緩慢卻持續增長的微弱氣流。
這就夠了。
張壽咽下最后一口干澀的餅,喉結滾動了一下。
他不再看那粥攤,轉身,步履沉穩地走向自己的石屋。
背影在漸沉的暮色和雜役院斑駁的墻壁映襯下,顯得格外單薄,卻又透著一股磐石般的沉靜與執拗。
長夜將至,亦是修煉之始。